奉先生索性脱下外套,露出“宣传T恤”
那两件T恤奉先生只穿了一个月,就闲置在家了。
今年5月,因为不满地铁上有人外放音、视频,成都市民奉先生特意定制了两件T恤,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中禁止手机外放的规定印了上去。
做足心理建设后,他穿着T恤出门,印象中有人盯着他的衣服看过,也有人拍照,但他注意到:低头看手机并且外放的人,根本不会注意到T恤,更不要说上面的文字了。
衣服不穿了,丢在家里的角落。后来,奉先生收藏了“成都地铁”官微发过的一条劝阻手机外放的微博,“遇到了就拿给对方看,效果还不错。”
“但是一个人做这个事情,成效有限。”奉先生感叹道。
他的烦恼
每天乘坐20个站上下班
会被地铁车厢内的手机外放影响
家住南湖立交附近,上班的位置在天府广场旁边,因此,地铁是奉先生主要的通勤工具,走一趟单边是20个站。
但对于奉先生来说,坐地铁有点烦恼——他告诉记者,地铁上常有乘客查看手机里的音视频时,会外放出来,“我不喜欢那些视频的背景音乐,而且公共场合很影响别人,也不礼貌。”
2019年10月,《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由交通运输部印发,当时将在2020年4月1日施行。“后来我就在等施行,但到了4月,还是有不少人在地铁里外放手机里的音视频。”他观察过,地铁里手机外放时,周围很少有人制止。
“文明,应该就是体现在这些小事里面。”奉先生告诉记者,起初他提醒手机外放乘客的方式是:拍拍肩膀,再用言语告诉对方不要外放。“一般来说,对方或者会把声音调小,或者会掏出耳机戴上。”
不过,他也直言,这种方式是有些唐突的,“会让对方觉得丢脸,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大。”
他的行动
第1种方式
穿“禁放”T恤一个月 效果一般不再穿
印制T恤的想法来源于路人。奉先生回忆,一次看到有路人的个性T恤上写了“禁止抽烟”的文字,“我就觉得可以借鉴。”他把想法告诉给妻子,“她也赞成,这样也不用担心我和别人起冲突。”
至于T恤上的字,奉先生选了前述管理办法中禁止手机外放的条款,最后又加上一句网络语言,“把气氛搞轻松些。”
因为想着尽量每天都穿,奉先生定制了两件,前胸后背双面印刷,80多块,“网店老板也没说什么。”
几天后衣服到了,奉先生准备第二天就穿出去。不过那天早上奉先生心里还是“打起了仗”:又希望别人看见,能提醒到大家,又有些羞怯,“最后还是决定穿。”
他解释,钱也花了,不穿的话,老婆会有意见;另外,衣服做都做了,只差最后一步。
这一天直到上地铁前,奉先生都没有露出T恤,“在外面穿了一件衬衫。”进车厢后,他脱下了衬衫,“20个站,好像有人盯着衣服看了。”到公司后,“同事们看到后,大家也都很赞同。”
那天晚上回到家,奉先生说自己有一点成就感,“在公共场合做了这样一件与于众人无害的事。”
紧接着第二天,奉先生索性不再套一件衬衫遮着T恤了,“就当一件普通的T恤。”
后面一个月里,每周他都要穿两三次,“印象里过地铁安检的时候,工作人员也没有多注意我,但偶尔还有路人拍过我的衣服。”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事情发生。
第2种方式
出示官微图片 “留情面式”提醒效果不错
“在地铁里面低头看手机还外放的人,他们也看不到我的T恤,更不用说上面的文字了。”奉先生觉得,T恤印字提醒的方式效果不好,因此那两件T恤也只穿了一个月,就没有再穿。“还是当面直接提醒会比较好。”
今年6月14日,成都地铁官方微博发了一条消息,提醒手机外放属于影响地铁运营秩序的约束性行为,并配有简单明了的图片。奉先生收藏了这条微博和图片,“后来再遇到地铁上手机外放的人,就拿微博图片给对方看。”
这一招效果还不错,奉先生感觉,这种无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也保留了对方的情面。
对话
“我只是希望地铁环境越来越好”
“但也只能局限在我旁边的人,稍远一些也管不到。”奉先生于是买了防噪耳机。
他向记者感叹:“一个人做这样的事,太难了。这么久了,还是不停有人在外放。”
6月的时候,奉先生曾通过市长信箱提过建议,当时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在回复中表示,2020年4月1日起执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10类影响运营安全的禁止性行为以及7类影响运营秩序的约束性行为,其中包含禁止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并介绍地铁方面进行了宣传、宣讲和展示,也要求从业人员加大巡视频次、强化巡视力度及秩序维护,及时制止。后续将充分发挥警企共建优势,加强双方联动协作,会同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活动。
奉先生也注意到,就在前几天,在成都市网络理政社会诉求平台中,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回复市民重申,依据2020年4月1日执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禁止使用电子设备外放。
“还是希望乘客多注意,未来地铁上的环境也会更好。”奉先生说道。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