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共识
“遵循一条规律、抓好一个结合、形成一套制度、提升一支队伍”。
遵循一条规律,是指尊重价值观养成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升中学生的价值观获得感。
抓好一个结合,是坚持“典型引领”和“底线约束”相结合,及时发现“身边的感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人感染身边人。同时针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实际,开出价值表现“负面清单”,使每一个中学生都心有榜样,行守规矩。
形成一套制度,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性要求具体化,贯穿到制定学校章程、全面修订班规校规、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中。
提升一支队伍。育人先育师,健全师德培训、教育和考核,设立师德督导巡视制度,建立师德档案,对师德进行示范和警戒,让他们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成都中学(七中)的8个历史节点
1905年
成都中学(七中)始建于1905年4月12日,那时的墨池书院与芙蓉书院合并,改制为成都县立高等小学;
1907年
更名为成都县立中学;
1952年
11月,更名为成都市第七中学;
1986年
首批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
1986年
被确定为教育部在四川的定点联系学校;
2000年
首批被四川省教育厅评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四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项目样板学校之一;
2013年
12月23日,被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成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4年
10月16日,加挂成都中学校名,恢复其历史传承。
4月11日,来自全国中学的代表齐聚成都中学(七中),就“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并达成了“成都共识”。
这次活动,正是对成都中学(七中)110周岁生日的献礼。
这所创建于1905年4月12日的名校,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积淀,培养出了张兴栋等9位院士,如今更开始实施“701工程”,以“创新实验班”为支点,探索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百年育人
9位院士从这里走出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积淀,成都中学(七中)培养出了张兴栋等9位院士,还走出了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SASTRA拉马努金奖获得者张伟、“唐爽-崔瑟豪斯”理论提出者唐爽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多年来,七中学子不断创新,捷报频传:去年,七中学生封凡获得四川省理科第一名,有56人考入北大、清华两所学校,高考多项成绩名列四川省第一。同年,还有100多名七中学生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国际顶尖大学。每年有400余学生在各类活动和竞赛中获得市级以上奖项。学科奥赛每年获国家级一等奖的总人数约占四川省的1/3,占成都市3/4左右。目前,学校已获得国际奥赛金牌9枚、铜牌1枚,亚洲金牌1枚,列四川第一,全国前茅。
这里还产生了VEX机器人挑战赛世界总冠军,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第一名,全国英语作文大赛第一名,CCTV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冠军,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外语口语大赛总决赛金奖……男子排球队代表中国参加世界青少年排球锦标赛,学校管乐团获国际中学生音乐节金奖并多次赴维也纳、悉尼歌剧院等地演出。
迄今为止,七中教育集团拥有国际高中、闻道网校、七中育才、七中初中、七中嘉祥、七中实验、七中万达、七中八一等14家成员单位。每天,在云、贵、川、渝、山西、江西、甘肃、陕西,约200所学校的6万多高中学生通过卫星直播的方式与成都中学(七中)的学生同步上课。
个性成长 40多个学生社团 90多门选修课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不少学校还在忙于高考时,成都中学(七中)就开设了越来越多的选修课和活动课,以提升学生素质为目标。
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已经形成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课程体系和“学科+社会+课外活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学校针对各类学生的特长,开设了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和信息技术学科的奥赛集训,还设立了团委、学生会、科学技术协会、社团联合会四大学生组织,创办了《成都中学(七中)报》、《成都中学(七中)心理报》、《朝花》、《未来梦》、英语《NewBable》等报刊,开设了40多个学生社团,90多门选修课,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丰富多样的选择空间。
道德培养 培养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在七中,所有的德育工作,只围绕一个目标展开: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举止文明的人、一个具有高雅情趣的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七中的校园活动格外精彩纷呈:校园艺术节、校园形象大使比赛、模拟法庭、模拟美国总统竞选、成都中学(七中)科技活动月、微电影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科技创新大赛……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了让学生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学校还大力倡导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及慈善事业,为学生奉献社会创造平台。敬老爱老、无偿献血、学雷锋、关爱残疾人、社区科普宣传、武侯祠讲解等不少志愿活动和志愿者组织里,都能见到七中学生的身影。
创新实验 “导师制”全程为学生成长服务
当前,成都中学(七中)正在实施“701工程”,即七中一号工程。学校以“创新实验班”为支点,探索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模式上,创新实验班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在课程内容上,主要开设以拓宽和加深学科知识、理论、发展前沿为内容的学科技术特选课程,包括过渡性课程、基础素养课程、考察实践课程、观察与思维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五大类。
培养方式主要采用“导师制”, 即一到两名教师负责一个项目,指导若干个学生,全程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拔尖创新人才训练营(实验班)任课教师由学校统一聘任,实行专项管理和特殊政策,并大量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家、社会活动家作为试验班的兼职教师。成都商报记者 王冕
原标题:成都中学110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