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二中校长李伟带领师生唱校歌
学生正在学唱校歌
在你的求学生涯中,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在学校的开学典礼等活动时,都会隆重演唱校歌,以此作为传扬学校文化的载体。与校训、校徽一样,校歌犹如学校的精神图腾。它被不少教育专家认为是一所学校历史和文化的浓缩,是学校精神风貌、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校园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
“校歌?我们学校有校歌吗?”“记得以前学校好像教过,但现在想不起来了。”“会哼几句,但是没法全部唱下来?”激励、拼搏、梦想,是校歌的主旋律,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励志的校歌离我们渐行渐远,在不少 90后、00后的眼里,它被冠上了“过时老土”的标签。
学生渴望融入流行元素,学校希望传承办学方针,这样的代沟让校歌走进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学生眼中的校歌
90后 觉得校歌老套 对固定模式不感冒
黎箫在内江市资中县一所高中念高三,因为各种原因,从小学到高中,他辗转多校。虽然念过的学校都有校歌,可他却不能完整唱出任何一首。
“现在这所学校的校歌是去年才创作的,目的是为了创建省级示范学校。”黎箫说,教校歌的时候,他正好请假,所以没有学。虽然每天中午放学广播时都会播放这首歌,但是他还是不会唱,“因为太难听,不愿意去学。”
回忆起曾经听过的校歌,黎箫总结了一下,一般先唱学校历史,然后激励学生拼搏奋斗,最后号召大家共创辉煌,老掉牙的套路,不符合中学生前卫的思维方式。
00后 恶搞校歌当趣事 合唱校歌不张口
作为00后,10岁的孟框正也不喜欢学校的校歌,虽然每周升旗仪式都要求一起合唱,但他几乎都没出声。在他看来,校歌的音调虽然好听,但歌词太老土,像儿歌一样,都是“摇篮”、“梦想”一类的词汇。
孟框正说,如果校歌要改编,首先得现代一点,歌词得新颖一点,最好是像他喜欢的歌星唱的歌一样。
五年级的小伟就读于内江市第十三小学,对于校歌,他觉得歌词有些老气。为了让校歌有趣好玩,他还将校歌做了改编,歌词原本是“一朵朵鲜花含苞欲放”,而小伟改编成了“一朵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担心被老师责怪,采访时,古灵精怪的小伟一再要求别将他的真实名字刊登出来。
学校做出的改变
20年前校歌计划重编 希望学生二度创作
在内江市实验小学,每一位新入学的同学都必须学习校歌。
工会主席张燕2005年才来到实验小学,对于校歌的历史,她并不太熟悉。翻开 1994年10月出版的《建校30周年纪念册》,她找到了答案,第二页印着手写的校歌歌谱,标注了作词者甘光地,作曲者吴中海。
张燕告诉记者,虽然这首歌起到了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些歌词也不太适用了。所以,她正在酝酿重编一首新的校歌,在传承的基础上植入现代教育理念。她认为,好的校歌,应该曲调激昂、愉悦欢快,朗朗上口,最好能将校风校训融入校歌,让学生在传唱的同时加深印象。
“流行音乐并不提倡作为校歌,满足了这一代,下一代或许也会觉得老土。如果学生创意好,可以自己二度创作。”张燕说。
百年老校历经3首校歌 校长亲自参与填词
2014年10月5日,资中二中举行了百年华诞联谊大会,文艺节目以校歌开篇,校歌由资中二中现任校长李伟填词,而谱曲的则是曾为辽宁舰写歌的著名音乐人吴飞。
其实,这是学校历史上第三首校歌。1938年,学校前身——资中县立女子中学校歌出炉,歌词与当时峥嵘岁月、立志报国的背景契合。
上世纪90年代末,学校迎来第二首校歌。
2014年,百年校庆前夕,学校校长李伟决定面向全国征集新校歌。短短一个月收到了几十件作品,可是李伟一件也不满意,于是,他选择亲自操刀。“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修改了十多次,每字每句,都需要仔细推敲。”李伟一再强调,歌词创作的成功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还包括了国家一级导演张玥,学校教师杨建勇、周萍、邵成英、何雅丽等人。
吴飞为校歌谱曲后,中国爱乐乐团为这首歌进行了录音演唱。光盘拿到手里后,不少教师第一时间教给了学生,音乐教师周萍说:“同学们听两三遍就会了,有时上音乐课还主动要求唱校歌。”
谈校歌发展
东兴区汉安小学校长王坤崇:
小学生校歌应天真快乐朗朗上口
2010年,在东兴区汉安小学新校区落成典礼上,校歌首次登上了舞台,这是学校一名音乐老师和一名幼儿老师共同创作的。
学校校长王坤崇认为,小学生的校歌应该以天真快乐为主题,所以老师在创作时以儿歌作为基调,听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也非常喜爱。
“再好听的歌曲,听久了也会腻。”王坤崇告诉记者,以前每周升旗仪式上,学生们要唱三首歌曲,分别是国歌、少先队队歌以及校歌,后来,因为时间的关系,校歌就没再唱了。
或许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对校歌的了解甚少,高年级的学生,对校歌有印象,但是已经忘了歌词。
内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艺术实践教研室主任冯波:
音乐教育忽略成问题关键
冯波是内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艺术实践教研室主任,他也是该校校歌的创作者,他创作的校歌以舞曲的风格代替了寻常校歌进行曲风格,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目前,中小学校歌存在的问题,冯波早就留意到了,他说:“很多同学都不喜欢唱校歌。这与中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有很大关系。”小学生对音乐的意识不强,中学生开始有音乐审美观时,学校却忽略了这方面教育,音乐课被语数外课程占用,同学们只能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接触音乐,而这些音乐大部分都被流行音乐充斥。
另外,校歌创作不专业、学生对歌星的盲目崇拜、代沟问题,都是校歌不接地气的重要原因。
冯波告诉记者,受到流行音乐对传统音乐的冲击,校歌存在的传唱度不高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平衡。要想改变现状,首先需要加强对音乐教育的引导,让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正确认识。同时,在创作时,尽可能考虑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融入流行元素,或许可以增加校歌的人气。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黄晓庆(资料图)
原标题:尴尬校歌 学生嫌过时老土 学校却希望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