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变
推动延续千年的城市结构
“百里城市中轴”的概念,诞生于2012年2月的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成都首次提出以天府广场为中心,沿人民南路、人民北路南北延伸,形成一条北接德阳、南连眉山,全长80公里、路幅达80米、两侧各配置50米绿带的城市中轴线,并提出将沿中轴线规划建设一批地标性建筑,集聚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
比照一些国际大都会城市,它们大都有自己的城市中轴线,如香榭丽舍大道是巴黎的中轴线,它连接着卢浮宫和拉德芳斯;华盛顿的中轴线串起林肯纪念堂、白宫和国会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按照规划,天府大道全线将一跃成为国内特大城市中规模最长的中轴线,其规划长度甚至在世界上也首屈一指。
“百里城市中轴”的建设推进,也让成都的城市结构一夜之间发生转变。“以前成都是以围绕天府广场为点画了一个圆,现在是围绕天府广场和创新研发区的成都科技城为中心,两个支点一个线,画了一个椭圆。”成都市规划局负责人张正红双手比划了一下,“我们的城市形态,现在看上去就像一个‘哑铃’。”
“哑铃”的比喻显得如此贴切。摊开地图一看,因为这条中轴线,它也使由中心城和天府新区构成的成都,成为一个带状结构的城市。两头连接的分别是两个中心,而每个中心都是城市的一核。以前是外环以内的老城区,辐射带动周边区县的发展;未来就是双核共兴,由双核来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在张正红看来,这会对成都的城市结构进行颠覆性的变化,也会颠覆大家对这座城市的认识,“以前说进城,就是天府广场、春熙路;10年后到成都,别人会问,你是去老成都还是新成都。”
视野变
一座城市的龙骨和脊梁
天府大道南延线确定分为三期打造。如今,一期已经竣工通车,二三期仍在进行局部建设。上月底,成都商报记者驱车从天府广场出发,一路向南试跑“百里城市中轴”南段。
许多开车跑过一期的市民,对道路的高标准赞不绝口:宽阔笔直的双向8车道、限速80公里/小时,两侧堆坡造景的绿化带,刻意将山坡褐色嶙峋的石头露出来,展示原有地貌特征……显示出天府大道的恢弘大气。
往南抵达兴隆湖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现场,沿旁边的临时车道继续向前探寻,20多分钟后,绿化带、分道线、限速标志牌等渐渐消失,路面上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增多,天府大道南延线三期工程仍在施工,再往前便是仁寿视高镇。
预计这条全长27公里的天府大道南延线,今年10月份全线贯通。有人为此算了一笔“时间账”,一旦中轴线全线通车,届时从成都前往简阳仁寿县,车程将缩短三分之一。
从交通层面来说,这是中轴线最直观的价值和作用。但张正红并不这样简单认为。“如果只是这样看待中轴线,那只看到了它作为一个物理、地理上的作用,实际上它还应该承载更多的意义。”
按照之前的设计规划,中轴线既然作为一座城市的龙骨和脊梁,体现的是长远发展的布局和大气开阔的视野。这条中轴线不仅仅是一条路,它既是高端产业聚集的发展带,也是城市高端功能的聚集带,是城市最主要、最重要的景观带,是一些重大标志性建筑、重大综合体的密集布局带,还是体现成都现代文明与传统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主文脉。
内涵变
真正成为带动发展的中枢
中轴线的定义由此更加清晰:它不仅仅是物理、地理上的中轴,同时也是双核城市的经济、产业、交通、景观的中轴,成为聚焦高端要素的重要载体,也便于城市沿中轴规划布局公共配套、基础设施。
在规划中,成都沿中轴线规划建设了一批地标性建筑、集聚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如今沿着中轴线往南探寻,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它在两侧区域的发展,整合了成都的核心商业区,串连了府南河工程。此外作为成都最重要的文教区,它集合了成都最先进的医院,最好的学校。同时,它还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产业区……
轴心的作用早已呈现出来。如果你开车过天府立交,迎面而来的天府国际金融中心、成都高新孵化园、世纪城新会展中心、天府软件园等,让城市更加现代而立体———这是一条经济轴。
沿途我们还看到了东风渠、锦江、沙河等流淌而过,在天府大道南延线左侧,我们还目睹了距离中心城最近的一个人工湖泊、目前已初具规模的天府新区“生态之肾”兴隆湖、鹿溪河生态区———这让它又看起来是生态轴。
而且,它也确实是一条文化轴,诸如成都博物馆、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美术馆、四川科技馆等,聚集在中轴线周围,让中心轴充满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四川科技馆、锦江宾馆、华西坝……则赋予它作为景观轴的作用,使它有着最优美的空间品质,包括中西合璧的建筑和园林艺术,浓重的历史积淀,使它成为成都文化的象征。
专/家/谈
中轴线是城市生长的“骨架”
城市从小到大的生长,必须要有骨架,中轴线承担了这个功能。它可能是道路、轨道交通或者河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例如日本东京的地下网络交通,其清晰的脉络就属于一种体验式的、肉眼看不出来的中轴线。城市中轴线跟着城市一起生长、延伸,能够将老城区与新城有机联系起来,形成新的稳定格局。国内中轴线的特点就是“虚实结合,文化意义更重”,同时具有一种可参与性,使市民都可以参与到附近的绿道、公园、景观等中来。
北大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吕斌
原标题:城市中轴线为千年成都打开未来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