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成都新棋局:引领“钻石经济圈”

2015-05-17 22:53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成都倡导共建“菱形经济圈”,打通“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节点。成都也将由两大战略经济带的末端,成为互联互通中极重要的中间极点,影响力和辐射力势必会更大、更强。

 《凤凰周刊》记者/张弛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若把成都、重庆、西安、昆明4座城市用直线连接起来,正好呈现出一个菱形,仿佛一颗迷人的钻石,闪耀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上。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长唐良智向李克强总理汇报时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建议国家规划支持成都、重庆、西安、昆明构建“成渝西昆菱形钻石经济圈”,以此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的互联互通,打造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菱形和钻石在英语中是同一个单词Diamond,以此命名既指空间结构中的形状,又暗喻其价值如钻石般熠熠生辉”。成都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处处长李振之说。 

0

“钻石经济圈”

“菱形经济圈”的构想一经提出,此前对这4座城市协同发展有颇多研究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便在媒体撰写万字长文,阐述其在国家战略中的突出地位。

李后强认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本质是轴带引领战略,勾画的是国际合作框架和国际经济大通道。这种全方位的开放战略,将把中国的东中西部及沿海连接成一个整体。“世界向东,中国向西。未来30年,中国西部将成为走向南亚、中亚、东南亚的前沿,铁路、公路、航空等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主战场,高新技术的集聚地”。

在他看来,成都既是南北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长江经济带的起点。“菱形经济圈”则网罗了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西部城市,这个区域正好位于两大国家战略的心脏位置。他认为,由成都、重庆、西安、昆明构成的“菱形经济圈”将发挥心脏作用,为国家战略的推进提供动力、资源和“血液”,如对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都是有力的支撑。

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对成都的定位就是“内陆型开放经济高地”这么一个简单表述,李振之说。

据介绍,目前规划的长江经济带从上海经重庆延伸至成都,南丝绸之路从成都经昆明延伸到缅甸、印度,北丝绸之路从西安经新疆、中亚延伸至欧洲,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上海经新加坡、缅甸、印度延伸至欧洲。当人们把“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规划叠加后,可发现从成都到西安没有连接。

但经济带战略,本质就是道路经济、通道经济,核心是要素流动带来的“传输红利”。因此,区域协同发展,最关键是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古丝绸之路的本质就是服务于亚欧之间的商贸和物流通道”,李后强说,要把丝绸之路从线形的“商贸路”变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首先要有现代交通和物流的基础保障,这样才能吸引企业入驻,形成产业生态链。

“我们深入研究了菱形经济圈4个城市的基本情况。”李振之告诉记者,2014年,成渝西昆四地经济总量占比约为西部地区的1/4,达到24.8%。从国内区域战略来看,4个城市空间距离相当,大约为800—900公里,综合交通便捷高效、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市场空间广阔、科技人才优势突出、文化认同度较高,具备建设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基础条件。

他认为,如果说“一带一路”西向、南向旨在解决中国“包围圈”问题,那么 “菱形经济圈”将解决中国对外开放打开内部第二道大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菱形经济圈有着很强的对内联结、对外开放的通道优势,有着明显的现实支撑基础。如果这个设想成真,未来将推动中国经济版图的整体联动格局,构建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的战略平台,推动东、中、西部均衡发展”。

再把发展的利好具象化一些,就能看到这样一条清晰脉络:构建“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将实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整合互动,向北经成都、西安可进入欧亚大陆桥;向南依托成都、昆明及泛亚铁路南通道,可打通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出海大通道;向西通过中欧货运班列网络,形成通往中亚、欧洲的运输大动脉;向东加快发展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多式联运。尤其成都第二机场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将达8000万人次,成为“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抱团”发展

“总理曾多次说,我国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而‘菱形经济圈’正是这个最大的回旋余地,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空间”。李振之透露,“菱形经济圈”构想在全国两会期间一提出,就得到李克强总理的高度肯定。李克强称赞成渝西昆协调发展的考虑很有意义,建议结合实际、通盘考虑。

当时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其他几位城市主官也纷纷点赞。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赞同“菱形经济圈”的提法,称重庆两年前就已提出构建西安、重庆、成都“西三角经济圈”,打造中国内陆城市的增长极。

西安与昆明的设想也与成都基本一致。西安市市长董军表示,建议国家支持西部中心城市协同打造“中国腹地经济新引擎”,也正是希望能像珠三角、长三角一样,在西部也打造出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主的增长极,辐射带动“一带一路”发展。昆明市市长李文荣认为,构建“菱形经济圈”,等于打通了南北丝绸之路,把南丝绸之路和北丝绸之路都概括进去了。这是一个交汇区域,很有意义。

不仅成渝西昆四地,临近城市也表达出协同发展的强烈意愿。

攀枝花市市长张剡说,通过“钻石经济圈”的打造,攀西地区这个资源富集地会被迅速“激活”,对战略安全、扶贫解困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辐射带动,川、滇、黔三省交界区也将会获得生机。

长江首港城市宜宾市市长徐进认为,培育区域增长极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腾飞最鲜明的特征,如果“菱形经济圈”设想成真,将会让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融入长江经济带中。

有鉴于此,“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本着开放、包容的态度,提出一个‘菱形经济圈’4+N模式,就是除了成渝西昆四地,还可根据需要和双方意愿,联合贵阳、兰州,共同联动,抱团发展”。李振之说。

他透露,虽然目前尚未有战略性框架协议,但重庆、昆明市发改委主任已先后率队前来成都考察交流,表示要共同努力做好工作。有关“菱形经济圈”的研究工作,正在向纵深推进。“我们已正式委托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开展调研考察,进行政策研究和项目储备,为与其他三市的沟通合作创造条件”。

研究的重点,主要锁定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背景下,针对西部经济社会相对滞后的现实问题,研究“菱形经济圈”在落实国家战略、实现协同发展方面的基础、机遇、政策及体制机制问题。特别是在基础建设、产业互补、贸易往来、政策支持等领域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目标和工作措施,促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

这个构想,也赢得了川外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是一名学者型官员,在人大工作之前,他曾长期担任重庆市发改委主任一职。他认为,经“菱形经济圈”连接,可将国家规划中的成渝、关中-天水和滇中城市群连为一体,形成西部最大的城市带。这在世界上已有先例,比如美国、加拿大形成的城市群规模,可达两三万平方公里。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认为,中国“十一五”时期提出建设成渝经济区,“十二五”期间又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即在成渝的基础上,又纳入了西安。不管是当初的“西三角”,还是现在的“菱形经济圈”构想,都是一种把西南和西北连通起来的想法。

“成都平原和关中平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两大块地方,但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致使联系不是很紧密,沟通不是很便捷。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菱形经济圈’构想,是优化空间格局的一种思路,这对未来中国的‘一带一路’等三大区域战略的对接将发挥很大作用”。陈耀说。

而在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牛文元看来,“菱形经济圈”是一个大的设想,能够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有战略上的必要。他认为,“菱形经济圈”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抓手,将形成经济大战略的犄角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东部沿海开放与长江经济带的‘T’字形开发格局,并逐渐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与环渤海三大增长极”。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问题专家陈秀山认为,如果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下,成渝西昆四地连接形成“菱形经济圈”,中国未来的发展就可形成“H”形经济整体联动格局。

“设想一下,如果这4个城市全部由高铁连通,形成一个闭合的经济整体,会大大加速区域间要素的流通,引领整个西部新一轮快速发展。如果设想成真,对内联通东部区域,对外则抱团出海,真是有无限的想象空间”,陈秀山说。

“以前,大家都说是入川,现在成都应该走出去。”他认为,成都主动连通“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现在是个很好的契机。构建“菱形经济圈”,等于是成都主动打通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节点,成都也将由两大战略经济带的末端,成为互联互通中极重要的中间极点,影响力和辐射力势必会更大、更强。 

打破行政壁垒

中国西部已有不少“经济区”、“经济圈”,但要想构建一个像长三角、珠三角那样的经济体,关键还在于定位和破除差异,建立起有执行力的组织机构、联席会议制度。重庆社科院研究员、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他认为,即便是构建“菱形经济圈”,也必须要设定好成、渝、西、昆各自的定位,不能淡化作为国家战略的成渝经济区,“不能提一个新的构想来否定以前的构想。”同时,破除“圈”之间合作框架下,各省际之间的行政壁垒和缺乏差异化竞争。

“现在的经济发展主要是行政区经济,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做文章,区域经济就要有区域协同关系。”李勇说,目前中国正在编制“十三五”规划,4个城市可以进一步加强协调机制,如建立一个联席会议,轮流坐庄组织定期碰头,协调区域间相互联动发展。

对此,李后强也持相同意见。在他看来,成渝经济区是中国经济的“第四极”,是全国重要的产业基地,是西部“尖凸点”,实际上这已经树起了一面西部崛起的旗帜,构建了一个“吸引子”,把四川盆地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吸引盆”,能发挥更大的“金盆效应”和“虹吸效应”,也能产生更大的辐射效应和示范带动效应。

李后强说,西安、昆明也都有国家级开发区,这样的叠加组合,带动和辐射效应会更突出。“川滇渝陕之间的合作,是中国西部兄弟省市之间的互惠共赢合作,既有竞争更有配合,能产生1+1>2的增值效应,现在差的就是一个2+2>4的效应了”。

而要让四地改变各自为守的利益格局,必须打破“诸侯经济”。李后强说,欧洲已经统一货币,“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都在发挥作用。“菱形经济圈”的跨行政区划合作正是世界潮流的反映。4个省份要变“拔河效应”为“相扑效应”,共同协商GDP、税收等合理分割方案,在产业、交通、市场、政策等方面进行衔接,推进经济区的一体化、同盟化,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合作中共赢。

事实上,这4个城市早有跨区域合作历史,典范当然是“成渝经济区”。除此之外,2011年6月6日,云南省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在昆明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李振之告诉记者,“菱形经济圈”建设,需要构建跨部门联合、跨领域融合、跨区域竞合的推进机制。“首倡‘菱形经济圈’框架的成都,有能力、有条件担负起领头重任。”

而中部四市“抱团”发展的实践经验,也给了成都信心。所谓中部四市就是武汉、长沙、南昌和合肥。四地合作机制于2013年由武汉最先发起,当年签署了《武汉共识》,2014年有《长沙宣言》,今年3月份又出台了《合肥纲要》。“我们专门去取过经,发现这4个城市在很多领域已经有了实质性推进,效果非常好”。

对于外界担心的同质化竞争问题,李振之坦承,这实际上的确存在。但他也强调,有竞争并不意味着不能合作,这有一个错位发展的问题。“对各自城市的功能定位,如何进行优势互补,如何错位发展,如何强强联合,如何避免同质竞争,产业如何协同发展,资源如何整合,大家肯定要经常在一起协商,至少每年都要会商”。

他举例,比如成都和重庆都在发展汽车产业,重庆产能虽然大,但主要是长安、奥拓系列等较低价位产品,成都发展的则是中高价位产品,像丰田、大众,还有刚刚引进的神龙。这就是一种错位发展。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