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专题协商“加快天府新区建设,发挥天府新区重要作用”——
作为国家级综合功能区,天府新区如何担负起西部地区发展引擎重任,带动周边区域协同互动发展?如何强化特色,成为创业创新高地?怎样探索构建天府新区生态建设保障?在5月21日召开的省政协十一届第十次常委会上,与会者围绕“加快天府新区建设,发挥天府新区重要作用”开展专题协商,积极建言献策。
增强产业成长互补性
“天府新区是有‘边界’但没有‘围墙’的国家级综合功能区,无论性质和功能如何定位,始终是区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罗雪松委员说,如果忽视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将导致规划区域内外资源难以实现整体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基础设施衔接不畅、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断崖”。他建议树立“一盘棋”的理念,变区域分割为整体联动,统筹天府新区及周边区域的规划布局,增强区域内外产业成长互补性、成链整合度,突破同质化竞争困局。
廖果委员认为,天府新区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尚未发挥,全省各市州除成都、眉山、资阳外不仅不能分享天府新区带来的红利,人才、资金、重大投资项目还被天府新区吸引而去。他建议通过“飞地经济”、产业一体化或园区同城化等区域经济开放合作创新模式,支持市(州)主动参与天府新区建设。
今年1月,成都新机场正式获批立项。张玉山委员提醒,在规划新机场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时,应统筹考虑天府新区及老机场已有产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错位联动互补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
突出区域创新需要
紧扣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发挥高校“创业苗圃”功能、强化金融支持创新功能……委员们认为,天府新区要大胆探索平台建设、做强孵化载体,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谢佳佐委员发现,近年来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广州高新区等都在建设科学城或科技城。在他看来,天府新区科学城建设要突围,必须突出区域创新需要,紧扣我省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等研发和孵化功能,形成一批专业孵化器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要把广大青年吸引进来,把天府新区建成青年创新创业的热土。”共青团界别呼吁,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创业苗圃”功能,形成“萌芽-选拔-挖掘-孵化-培育”工作链条,推动青年创客项目向创办企业转化、向创业园区转移,实现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在天府新区的高度聚集。
推动创新创业中,资金如何保障?强化金融支持创新的功能成为委员们的共识。省政协科技委建议,要充分利用好天府新区已设立的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向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倾斜,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带动社会资本支持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曹丰平委员则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并有序推进民营资本进入。
破解环境“瓶颈”
天府新区在建设中如何保障生态环境,真正宜业宜居?这一直是委员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罗雪松委员建议,要探索构建天府新区生态建设保障机制,通过纵向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产业功能区新增税收分享、生态经济援助、专项补助等方式,让提供生态服务的“两湖一山”功能区及各功能片区内的生态单元获得持续的动力支持。“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新区建设最大环境‘瓶颈’。”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调研中发现,天府新区水质状况较差,水资源环境容量十分有限,并缺乏统筹管理,蓄水、输水、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和配套管网的设计施工、水资源的调度使用,目前均分属成都、眉山、资阳负责,导致各类设施运行难以协同,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他们建议,必须加强区域联动,统筹水资源配置,合理划定天府新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并将天府新区用水总指标从三市单列出来,实行严格的用水许可和总量控制。
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杨林兴则提出,加快建立水体污染监控网络,重点监控锦江、鹿溪河、东风渠等流域各污染点源,同步实施小集镇管网整治和改造,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
原标题:如何下好天府新区“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