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美丽乡村有了硬指标。”5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在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规定了21项量化标准。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在总体方向和基本要求上的最大公约数。
而在此次国标发布之前,各地早已有对美丽乡村建设量化标准尝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和“新常态”,四川省于2013年底就启动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并明确其4大指标——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开始了一场破解城乡二元化、去农化、空心化等一系列“乡村病”的探索试验。也就在5月27日,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来自全省的各地代表参观了我市多个点位,纷纷点赞。
“2020年全省80%以上的行政村要建成幸福美丽新村。”面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成都市提出了“到2017年成都农村要普遍达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标,在全省率先完成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任务,发挥“首位城市”示范引领作用。
我市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效?探索了哪些办法、路径?总结了什么经验启示?能否提供普遍可供借鉴的模式?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我市部分已建成的新村进行了走访。
“建房坡还在,种地塘依然;寻声林盘里,烟飘话农闲。”在邛崃市高何镇毛河村,入住新居不久的村民寇显军感慨,“住着两层小洋房,水电气讯全通,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房前屋后有自己的果树、菜园,乡土味依旧,很巴适。”语气中藏不住满足。
如今,这样的新村,在成都平原上,正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特别是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后,明确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同步发展。
“然而,成都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大中心城市。新村建设极易受城市建设影响,农村形态更易被城市形态取代。一旦农村形态消失,农村文化将失去载体,传统耕读文明就失去了根。”
如何避免新农村建设复制城市模式?成都的新村建设实验中,一个新模式的面目和轮廓日益清晰——“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简称“小组生微”)。
“‘大集中’时代的经验和教训表明,‘集中之后干什么’才是关键。同时,还要考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好川西农村传统文化和形态。”因此,“小组生微”综合体不仅仅是居所的集中,其核心是推进农村组织、产业、空间、文化的整合。新时代下,川西农村正重塑一个有机联系的现代乡村的生态系统。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
如何保留乡土味?
连续几场夏雨后,崇州市桤泉镇余花龙门子的空气异常清新,混杂着泥土、树叶和栀子花的气味弥漫开来。余氏药堂古风犹存,余家大院古色古香,青石板小径蜿蜒,将一座座错落排列、青瓦白墙、穿斗结构的川西民居小院连接,阳光透过林盘,在白墙洒下斑驳的光影。
这个自然村落初建于光绪年间,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如今,居住在林盘里的,多是姓余的村民,大家口耳相传,先祖是余腾海,是清朝的武举人,是元世祖成吉思汗的后裔。
既要消弭城乡差距,又要故园依旧,怎么办?“我们按照‘修旧如旧、不大拆大建、不毁林’的原则,对道路、排水排污、公共活动场所及建筑风貌实施改造并配套公共设施,推动自然聚居点的现代化。” 群安村支书余江涛说,余花龙门子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了所有的树木、竹林、古井、老屋,并通过打造使它们成为对游客具备吸引力的魅力元素。
不挖山、不填塘、不毁林、不改变道路渠系肌理;实现“背山、面水、进林盘”;努力让群众家有小庭院、户有小菜园;以传统院落改造和保护传承乡风民俗为重点,植入现代设施和公共服务……保留“乡土味”,已成为成都平原上新村建设的共识。
在邛崃市夹关镇,天台山下、白沫江边拔地而起的周河扁聚居点,29幢极具川西民居风格的独栋小楼与山水风光充分融合,与自然相互映衬为风景。
在大邑苏家镇香林村,公馆风格民居实现恢复更新,巧妙利用苗木基地、荷塘等天然资源,借景、造景打造了社区生态公园。
“成都市目前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规划覆盖率达100%,加强了对新村规划建设的指导。”成都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对有条件、农民有意愿集中居住的区域,引导农民新建“小组生微”新村;对不具备集中居住条件的散居院落,按“小组生微”形态和功能改造提升;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民居,严格锁定保护。
幸福美丽
如何实现可持续?
“纵观成都全市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会发现其中一个显著的共同点,‘产业立村’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成都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认为,“要想持续新村的‘幸福美丽’,就必须让‘经济活血’给幸福美丽的状态提供动力。”
时值周末,位于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的“香草湖生态湿地”迎来了不少划船、骑自行车的游客,中午时分,三三两两的游客走进农家小院,坐在木制的方桌条凳,就着粗朴的碗筷杯碟,品尝一顿农家风味。
“新村建设之初就将旅游业作为产业主攻方向,所以整个村就被作为一个景区来规划,按照4A景区标准打造。新居住区建筑风格保留着传统川西民居轻盈精巧的建筑造型、朴素淡雅的建筑色彩,原有的高大乔木全部得以保留。”村民邱应章指着香草湖说,这个湿地原来是大家都不愿意种植的一片低槽田,通过引水进田、搭桥造景、种植水生植物,形成了一个漂亮的生态湿地公园。
现在,青杠树村已经成功组建了粮经专业合作社,启动800亩优质粮油和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并在田间、沟边、河畔修建原生态的慢行通道,强化农业的观光功能。成功实现了一、三产业融合发展。
其实,“小组生微”在设计之初就嵌入了产业元素。“组团式布局,就是为了突出新村建设与产业布局相融合、方便生产与方便生活相结合,统筹兼顾农民生产半径,选择村民小组中心点位或村民小组交界点位的院落布局聚居组团,构建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的格局,促进产村一体融合发展。”
原标题:小组生微 记得住乡愁的“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