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资料图
明天是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文化遗产日当天,我市文博机构将举行各类主题活动。由市文广新局主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15年“文化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系列活动之“竹编、竹雕、棕编竞技暨产品竞卖”将在武侯祠博物馆美术馆广场举行,展示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成果。在成都,非物质文化资源已成为年轻“手艺人”的创业富矿。
这些年轻的“手艺人”不再固守前辈们的老路,凭借广阔的视野和前沿的资讯,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非遗创业之路。在他们的经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今日起,本报将推出“从非遗中创业”系列报道,揭秘非遗“手艺人”的创业之路。昨天记者走访了一名80后女店主,她用自己的手艺和智慧,在传承银花丝技艺的同时,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银花丝新天地”。
创业不容易
女继母业独挑大梁
华灯初上,在光华大道某商场一楼,道安银花丝的店铺内顾客盈门,80后女店主王晓璐正在耐心为客户介绍着店内的手链产品。“这条手链是我们刚做好的新款,特别适合你女朋友的气质。银花丝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手工制作,很有收藏价值哦。”伶牙俐齿的王晓璐卖力地推销着自己的产品。
两年前,记者采访王晓璐时,她还是银花丝技艺传承人道安的女儿,也是道安银花丝的设计师。而今,她摇身一变,成为了身兼数职的全能老板。谈及为何要创业,王晓璐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成家后,我觉得不能再依靠父母生活了,应该‘自立门户’,靠我自己的能力来创业。”王晓璐说,创业并未离开自己的老本行银花丝。她有银花丝的基本技艺,有设计能力,她希望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铺面,经营自己设计的银花丝产品。一年前,满城找门面的王晓璐终于在光华大道某商场内找到了合适的店铺。为租下这间60平方米的店铺,她和丈夫不仅拿出了所有的积蓄,还将结婚时10多万元的礼金也投入其中。“那时为节约费用,铺面的设计都是我们自己来做的。装修时为保证工程质量,从贴墙纸到做展柜……这些细节都是自己盯着工人做。新店刚开张时,没有足够的钱来招人帮忙,我就收银员、售货员、进货员一肩挑。”王晓璐笑了笑说道,从埋头制作银花丝的“手艺人”变成独当一面的老板,真的很不容易。白天在铺子上班,晚上还要去母亲的工作室学习银花丝技艺。成本如何核算、销售如何顺利开展、如何留住回头客……以前从来不用去考虑的问题,如今成了她必须要学习的生存法则。王晓璐向记者感慨道,“现在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真的觉得自己一下子成熟了很多。”
创业有门路
不断创新销售渠道和工艺
王晓璐的银花丝虽然有着道安银花丝的名气和技艺基础,但是她并没有停滞在巨人的肩上。王晓璐通过不断创新,让自己的创业路越走越宽。经过一年多的经营,王晓璐的店铺已聘请了3个售货员帮忙看店,她则开始放手尝试全新的经营模式。王晓璐指着柜台面的银花丝产品,向记者讲述起了她的生意经。她说,这些银花丝是全手工产品,典雅而不失时尚,价格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对很多人来说,这是能够接受的收藏品。在实体店里销售得好,放到网上一定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想到这里,王晓璐请人为银花丝设计了一个专业网站,在网络上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非遗销售平台。通过各种精美图片和详细介绍,让银花丝赢得越来越多的年轻粉丝,收获了一批批订单。
除了开拓销售渠道外,王晓璐还尝试工艺创新。比如,以前的银花丝都是平面的,王晓璐根据年轻人的喜好,将浮雕、镶宝、烧蓝等立体制作技艺运用在银花丝的设计制作上,让银花丝更具观赏性与装饰性。她还创新性地尝试将珐琅这种技艺融入到素色的银器制作上,通过珐琅技艺的烧制,让纯净素雅的银花丝有了全新的光泽和色彩,深受消费者青睐。
银丝画《团团圆圆》挂屏 纯手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银花丝《孔雀花卉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业有价值
打造中国银花丝蒂芙尼
“我希望将道安银花丝品牌打造成为中国的银花丝蒂芙尼。”对于自己的创业未来,王晓璐充满了信心。她说,银花丝技艺是成都最具特色的传统金银工艺之一,这项工艺在明清时就已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与蜀绣、竹编、漆器一起号称为成都的“四大名旦”。在传承银花丝传统工艺的前提下,她为银花丝注入更多的装饰性与实用性,让“放下身段”的银花丝走入寻常百姓家。
除了设计单品饰物外,王晓璐还在品牌的包装与推广上进行开拓,实现产品设计、生产、包装、推广一条龙的良性发展链条。她希望将道安银花丝打造成为中国的银花丝蒂芙尼,让银花丝成为家喻户晓的时尚品牌。本报记者 王嘉 摄影报道
原标题:成都80后手艺人 希望将银花丝打造成世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