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盘点成都造"独门绝技" 有轨电车不带天线也可行

2015-06-15 07:13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制造, 不如智造

对一些行业来说,引进、模仿、代工不失为创富模式的一种。然而对于在制造业里历练多年最终发展壮大的企业来说,大多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成都多家制造企业发现,创新驱动成为现代制造业在新常态下的新动力———一项叫得响的自主研发技术、一个可以走向国际市场的自主品牌,让更多人对“成都造”、“中国造”赞不绝口,不少企业也因此而获得核心竞争力。

“不可否认,中国的制造业起步比较晚。但这几年起色很大,在有些领域,我们不输给德国、美国等,部分甚至更好。”在采访中,一位机械制造企业高管如此看待今天的“成都造”。

今天,成都商报将以“创新驱动”为关键词,问计成都制造业的发展之道。

这些也是“成都造”

S60 Inscription

近日,成都海关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出口模式受理了中嘉汽车申报的3票出口报关单,出口S60 Inscription整车22辆,搭乘海船出口到美国东西海岸整车口岸。据悉,今年5月由沃尔沃汽车成都工厂生产的豪华轿车S60 Inscription正式下线出口美国市场,标志着中国制造的豪华车成功进入美国市场。这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尚属首次。

北斗卫星手表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时间同步系统参与了我国历次卫星发射、“神舟号”、“嫦娥奔月”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在时间频率领域拥有亚洲最完整产业链,技术积累无人能及。其制造的北斗卫星手表误差只在0.1秒内,通过了总参谋部测绘局导航局的鉴定,被授予“军用标准时间”的唯一称号,是中国认证的唯一“军表”,被业内誉为最准的“中国时间”。

银杏内酯注射液

2012年,银杏内酯正式在国内上市,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要求批准上市的第一个中药注射剂,也是国际第一个有效成分达到95%以上、结构清晰的银杏叶类注射剂。

问计企业

新筑路桥

关键1

自主研发

这是一种嵌入式无扣件整体道床系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仅有德国在进行应用推广。所谓嵌入式轨道,由工厂生产出的水泥模板预制件上附有一段将近200米长的嵌入式轨道,轨道直接由机器装入了预制件,现场便可完成铺设组装,这种技术利用高分子材料,将钢轨和轨枕形成一个整体,既结实耐用,又防震降噪。

关键2

配套延伸

不断延伸产业链,才能提升价值链。新筑路桥公司在天府新区新津分区规划建设2200余亩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集现代有轨电车、地铁、城际车、养护装备制造、维护以及有轨电车驾驶员培训、焊接培训为一体的西部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

“成都造”轨道系统媲美德国

“自主研发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国外有做成案例,我们就一定要做成。”从生产零配件起家,成为国内知名上市企业,与国内外巨头形成战略合作,成立15年来,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筑路桥”)成绩颇丰,但并未停止创新。

十年磨一剑 瞄准有轨电车

去年6月,成都市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新津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R1线工程初步设计通过专家组评审,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这是中国西部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项目建设方正是新筑路桥。

“进入有轨电车产业,是公司积累多年的提档升级。”公司总裁助理吕强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于2001年,最初是生产交通、路桥相关零配件,2010年上市。在国内同行业中,公司最早采用国际标准,参与了12项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拥有260项专利技术。公司的传统产品在三百多条高速公路和几乎所有高铁项目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远销五十多个国家。

“相较于公交,有轨电车运载能力更强,对环境污染更小。”上市之后,公司瞄准现代有轨电车产业,在吕强看来,这也是未来地面公共交通的重要方向。公司在天府新区新津分区规划建设2200余亩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集现代有轨电车、地铁、城际车、养护装备制造、维护以及有轨电车驾驶员培训、焊接培训为一体的西部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

不断延伸产业链,才能提升价值链。吕强介绍,相较于传统有轨电车,现代有轨电车结合多种路权形式、车辆模块化设计,运能更大,速度更快,环保美观。不过,由于中国有轨电车技术起步较晚,缺乏自主创新,不少技术只能从德国、英国等引进,成本非常高。

试验上百次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核心技术包括三大部分:车辆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轨道系统。目前新筑路桥已系统掌握了这三大技术。其中,车辆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通过引进中国北车和西门子技术,轨道系统则采用自主研发,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水平。

让吕强尤为感慨的,正是自主研发的轨道系统。这是一种嵌入式无扣件整体道床系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仅有德国在进行应用推广。所谓嵌入式轨道,由工厂生产出的水泥模板预制件上附有一段将近200米长的嵌入式轨道,轨道直接由机器装入了预制件,现场便可完成铺设组装,这种技术利用高分子材料,将钢轨和轨枕形成一个整体,既结实耐用,又防震降噪。

“买专利太贵,我们只有自己研发。”2013年初,公司联合北京城建院、西南交大等科研单位,组合了一个30多人的研发团队。项目一开始,吕强就体会到自主研发不容易。技术需要的高分子材料,就像是一味中药,需要在10多种高分子材料中筛选出合适的“原材料”,然后按照不同的比例,“调制”出一个合适的“配方”。烟台、重庆、成都,材料生产商在不同城市,研发人员就一家一家跑,最终确定出8家。最终“配方”既要锁定钢轨,又要经得起车运行,需要无数次试验,每一次由研究人员先给出“配方”,然后试验人员试验,把数据结果返给研究人员,再修正模型,重新导入数据,调整配方。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枯燥。试验周期长,一次一次失败,总共试验了上百次。”2013年8月,初步配方成功;2014年初,项目开始另一个枯燥的试验———“300万次疲劳试验”测试寿命;2014年6月,项目获得省科技厅技术成果鉴定,“研发团队的喜悦已经被漫长的试验时间稀释,只在获得成果鉴定的晚上喝了一顿酒。”

原标题:成都造轨道系统即将推向全国凭的啥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