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汪大军:比人多看一眼 比人技高一筹 (2)

2015-06-24 07:47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对话匠心

沉下心去 做深做透

问:在汽车维修领域工作十多年,从最初的普通维修工到技术总监,为什么愿意选择在一线工作这么多年?

答:刚学习汽车维修的时候,成都的汽车产业还只能说是刚起步。但是我很幸运,经过了最初几年的坚持后,遇到了汽车产业在成都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对我们这类技工人才的成长也非常重要。

这项工作是需要与时俱进的,随着工作的更深入,自己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一行,技术的革新也推动着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而身处一线,才能最快地学到这些东西。

问:一线的工作非常辛苦,经过最初的发展,现在行业内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你拥有业内领先的技术,有没有想过换换工作?

答:这个问题要看你怎么想了。其实能有这么多领军人物的涌现,也客观反映了汽车行业在成都的确是飞速发展。我不会离开这个行业,同时,由于新技术和新人才的不断涌现,也说明这个领域充满了活力,干一行专一行,希望今后能继续沉下心去,紧跟时代步伐,将这一行做深、做透。

记者手记

虽然对于汽车维修的专业知识我们不是太懂,但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却能深刻感受到,汪大军热爱这项工作,用心在做工作。

近年来,成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维修产业也迎来了黄金机遇。他先后在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荣威4S店进行维修工作,汪大军对全车系各系统原理有深入的了解,经常处理各种疑难故障,通过整理分析各种维修案例,他也从一名普通机修工做到维修骨干,从班组长做到了技术总监。

每天超过10个小时的工作,40台维修后的汽车从汪大军手中验收经过。每一个零件反复核查,每一项数据逐一对比,是汪大军现在工作的常态。汪大军说,必须要适应这种快节奏,城市变化日新月异,汽车产业发展的脚步也是飞速前进,要尽可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采访中,汪大军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他赶上了成都汽车产业发展最好的时间机遇,自己也走上了事业发展的上坡路。在汪大军的背后,则是一条产业线,这条产业线助推了城市的腾飞,在成都汽车产业的各个领域中,还有很多的汪大军们,在城市“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起点上挥洒着汗水。

延伸阅读

成都汽车产量

今年将突破百万辆

5月22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一辆银色的沃尔沃S60 Inscription在沃尔沃成都基地揭开红盖头,它标志着该车正式出口美国,这不仅是“成都造”的豪华车首次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在中国汽车史上也属首次。

而作为成都汽车产业的另外一个重大项目,神龙汽车在龙泉驿区布局的国内第四个工厂,从去年底进场,到目前四大工艺车间全部封顶,其总装车间建设仅用了140天,比原计划提前15天。这个世界一流工厂年内就将下线第一款样车,主要生产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和东风三个品牌车型,以高端SUV、MPV为主。这对于丰富“成都造”产品结构,推动车型走向中高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市汽车产业的发展空间布局,重点围绕汽车产业突出发展,以经开区为核心,推动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和金堂县“一区四园”一体发展,着力打造汽车、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聚集区。

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成都经开区这一成都汽车产业主阵地,下线整车达到23.35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4%。“目前,成都已经成为国家级汽车基地之一,我们近几年一直在赶超,去年已经上升到前十名,这非常不容易,我们还要突出发展,预计今年全市汽车产量将超过100万辆。”据市经信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到2017年成都将实现整车产能200万辆、整车产量130万辆的目标,以发展乘用车为重点,以发展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推动我市汽车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本报记者 钟文

 

原标题:汪大军:比人多看一眼 比人技高一筹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