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新华日报: 活跃在成都的抗战新军

2015-07-04 09:59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1938年1月在武汉正式创刊,这是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唯一党报。《新华日报》成都分馆1938年3月在祠堂街建立,在成都共9年整,是《新华日报》坚持最久的分馆之一,它也是中共党组织在蓉的重要据点。

《新华日报》经常报道前线川军和四川的各种情况,高度赞扬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发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为牺牲的川军将领写的挽联、发的唁电。

老街旧楼添新馆

抗战前,成都有一条不起眼的小街祠堂街,其得名源于,祭祀清代四川总督年羹尧的祠堂建于此处。

抗战开始后,祠堂街书店曾多达183家,出现许多出售“左翼”书刊的书店,如北新、开明、生活、三联等,堪称文化一条街。中共曾在这条街上,先后建立过七个党支部。

如今,走进狭窄但古风犹存的38号(原88号)院门,脚踏天井内青砖小道,一栋中西合璧的三层旧式楼阁,扑入眼帘。

这处古旧建筑,不仅是抗战时期公开的《新华日报》成都营业分处(常称成都分馆或驻成都办事处)旧址,也是中共地下组织活动的重要据点。遥想当年,烽火连天、风云变幻,这处小院落内发生过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个院落的房东是谁?如今已罕为人知。原来,这是川军师长刘肇乾的产业。刘肇乾之胞兄乃四川大军阀刘存厚,刘肇乾后来退隐,热心佛教,但与邓锡侯、潘文华等地方实力派交往密切,说话仍大有分量。所以后来“皖南事变”发生,当局有人要他把房屋收回,刘肇乾却态度坚决:“人家租赁我的房屋,按期交房租。我要增加租金,他们也毫不讲价按数增加。这种房客很难找,我有啥子理由收房退租嘛?至于党派问题,现在不是仍在号召‘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吗?”结果不了了之。

《新华日报》亮相成都

1937年12月24日,有两个人风尘仆仆来到成都——中共中央派遣邹风平、廖志高回四川重建中共党组织。他们在西华门平安桥马道街法国天主堂旁租了一个小院,组建中共四川省工作委员会(“省工委”),邹风平任书记,廖志高任副书记。

邹风平、廖志高到成都后,同最先受派入川的张曙时、罗世文接头。当时全川只有张、罗两人分别联系的80多名党员。他们认为:要把秘密工作与公开工作结合起来,决定成立公开合法的“《新华日报》成都推销处”。任务是:1、推销报纸,扩大中共的影响;2、为失掉关系的党员,提供联系“找党”的方便。

1938年3月1日,廖志高将筹备推销处的任务交给曹福源,介绍他到祠堂街找罗世文。罗已事先租好祠堂街这个铺面,当即把钥匙交给曹。3日下午,曹福源在铺面右侧砖墙上,钉上“《新华日报》成都代订处”的木牌子。头三天,只代订了四份报。天黑时罗世文来了,笑着说:“好呀,报费你留下,买个笔记本子、蜡烛之类,给我报个账单就行。”

就这样从四个订户起家了。随着营业扩大,中共组织陆续调来申同和、洪希宗、王锦章、宋宝龙、李椿、彭代君、潘健萍等人,由洪希宗任党支部书记。推销处由罗世文、邹风平共同负责。罗世文还以八路军重庆办事处驻成都代表的身份进行活动,经常在傍晚来门市指导工作。

中共党组织重要据点

1939年1月,“省工委”改为中共“川康特委”,罗世文、邹风平分任正副书记。这年4月,正式成立《新华日报》成都分馆,洪希宗担任公开的经理。发行量逐渐增加到近万份,推销分站遍布彭县、邛崃、乐山、新津、雅安、西昌、汉源等十多个县。

祠堂街38号店铺挂的横匾额,是白底红字四个大字“新华日报”,上有四个小字“成都分馆”,下边是七个小字“川西北总分销处”。店堂内设备简单,除销售零报,也售图书杂志——《新华日报》自印和翻印延安解放社出版的书刊,中共中央负责人的讲话和书籍,如毛泽东的《论新阶段》《论持久战》。同时,还代销苏联出版的一些外文书刊,以及左翼文化色彩浓厚的书、刊、报。

店堂内具有延安特色,西边书架顶上挂有一幅油画:一个手持军号的八路军战士在昂头挺胸吹军号。画上有两句标语:“《新华日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角!是坚持抗战的一支新军!”

《新华日报》最初由重庆总馆邮寄报纸到成都分馆。1939年11月,改由当天的欧亚航空公司客机运纸型到成都,委托地方实力派的《华西日报》印刷厂翻印,成都当天就可看到《新华日报》了。

祠堂街38号还成了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在成都半公开的联络点,四川一些党员和青年去延安,先到这里联系,装成八路军后勤人员,再乘坐八路军办事处的车去延安。1940年初,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留养在成都沙河堡的一个女儿,就是先接到祠堂街38号,化装成八路军的小护士,再乘办事处的救护车去延安的。中共“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也经常来分馆,对外以八路军重庆办事处驻成都代表的身份进行活动。据成都市档案局的资料,周恩来当年到成都,曾经多次下榻祠堂街38号。

祠堂街38号,也是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交通站和联络站。谍战剧《潜伏》中的秘密特工余则成,原型之一是黎强。他潜伏期间,身份只有周恩来、董必武等极少数中央领导人知晓。当年黎强秘密接头之地,也常在祠堂街38号。

重庆《新华日报》至1947年2月28日停刊。3月1日上午,成都警备司令严啸虎通知成都分馆即日停止营业。3月5日,分馆最后留守的工作人员,登上严啸虎派出的汽车,驶离祠堂街,撤到重庆。

从1938年3月3日“《新华日报》成都代订处”挂起木牌,到1947年撤离,成都分馆在成都共9年整,是《新华日报》坚持最久的分馆之一。

《新华日报》盛赞川军

抗日战争是第二次“国共合作”下,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英勇悲壮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战文化的主流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当时的文艺作品中,既有歌颂中共抗日根据地的优秀小说、戏剧、歌曲、美术作品,也有描绘国民党战场的小说、电影、报告文学、诗歌。

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正式创刊。这是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唯一党报。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新华日报》迁重庆。毛泽东高度赞扬《新华日报》,称其为八路军、新四军以外的“另一方面军”。

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战”历史背景下,《新华日报》宣传中共观点和主张,大力宣传抗战:不仅宣扬八路军、新四军的英勇抗战,也宣扬国民党抗日军队的英勇抗战。《新华日报》发表的《踏进台儿庄》《台儿庄血战速写》《湘北会战回忆》等通讯,高度赞扬国民党军队抗战的英勇事迹。张自忠殉国后,延安《新中华报》发表社论,高度评价他的抗战功勋,毛泽东、周恩来分别题写“尽忠报国”“为国捐躯”的挽词。

抗战时期,成都及四川民众喜欢看《新华日报》,以此了解抗战形势,更通过此报,知道家乡子弟兵——川军出川的情况。

1938年1月20日,年仅48岁的川军首脑刘湘在武汉病死。两日后,《新华日报》登出毛泽东发的唁电:“国家失一栋梁,川军失一主帅。”《新华日报》还发表《悼刘湘》:“川康绥靖主任刘湘死了,抗日的积极分子又弱一个。他在过去怎样,我们可以不论,但从这次抗战开始后,他是统一战线中的一个有力分子……我们谨向刘将军的英灵敬献民族解放的敬礼!”

刘湘竭力主战、扶病出征,为川军抗战史册写上光荣的一页,也为他晚年写上最光彩的一笔。毛泽东和《新华日报》对刘湘的高度评价,有力地鼓舞了前方川军官兵的士气。

中国抗日军队中,每五六人中就有一个四川人,故有“无川不成兵”之说。出川抗战的350多万川军,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新华日报》对抗战的川军非常重视。

1938年1月,《新华日报》派出战地记者叶海萍和《大公报》名记者范长江一起,去山东临城川军22集团军总部驻地采访。1月31日,穿着普通棉军衣的总司令邓锡侯说:“我们从上到下,官兵都晓得这是‘打国仗’,不惜战死沙场!”

川军45军127师陈离师长说:“川军由四川徒步到陕西宝鸡,官兵赤脚草鞋、短裤单衣。到了宝鸡奉命急赴山西战场,火车日夜不停,饥寒交迫……士兵下车时,已两腿肿硬发直,失去知觉,随铁门骤开,货物般倾倒而出!”

379旅旅长陶凯苦笑说:“川军是‘土包子’,中央军服装好。有次站岗的川军弟兄,遇日本骑兵前来侦探。破衣草鞋的哨兵还以为是友军长官呢,竟被敌所杀!”381旅旅长杨宗礼也说:“还有一次,一些受伤的士兵见敌人坦克车开过来,又误以为是中央军的‘洋盘’汽车……结果也遭射杀!”

叶海萍说:“牺牲虽惨重,但已取得经验教训。所以现在川军才勇敢地挽回津浦路、山东防线的危局!”

叶海萍等去采访民众,吃惊地感觉到:川军的军誉,竟是出奇的好。一位陈团长对他们说:“弟兄们都晓得不能糟蹋川军和四川人的名誉,所以特别自爱!”

叶海萍等去滕县采访。125师王仕俊副师长说:“川军不扰民,但各村各镇送菜粮者仍络绎不绝。计已送到猪100多只,粉条1000多斤,白菜以万斤计。我们再三推辞,但村民送到即走。我川军弟兄多穿草鞋,冰天雪地的。老百姓心中不忍,纷纷送来鞋袜……民众这样爱戴川军,我师很多官兵感动得大哭落泪,说:‘这辈子当兵打仗,从没有遇上老百姓这样关爱我们的……我们去为国家民族而战,死而无恨啊!’”

2月1日,叶海萍等人再由膝县赴最前线之界河镇,街道被川军扫得干干净净。门墙上有川军贴的“不退倭兵誓不还乡”等标语。125师的谭尚修团长对记者说:“这里民众对于军队的爱护,比滕县更好!民众送猪已30多只,粉条近千斤,鞋袜、手套则临时做好送来,使每个弟兄都有一双……我军与敌军作战遗下伤亡,民众自动将伤者收容家中。对战死的弟兄,老百姓交付尸体之后,同声痛哭如丧父母。我们官兵只好节制对同伴的哀痛,反去劝慰村民说:‘他们为国家而死,死后可以升天,乡亲们不要过于难过了……’”叶海萍、范长江听了,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叶海萍以“海萍”为笔名,在1938年2月14日后,以《军民合作下的鲁南战场》为题目,连续生动报道川军在山东前线的情况。文章最后说:“在我方的阵地上,自川军到后,每天不停地做着工事。在马上遥望着川军健儿,冒着寒风,精神抖擞地挺立在山峰放哨的雄姿,深信这些热血军人将予敌人一番痛击!”

叶海萍的希望没有落空。一个月后的“台儿庄大捷”让中国人欢喜若狂,其中就有血战滕县的“热血军人”川军的巨大功劳。

1938年2月28日,中共《新华日报》以《长治我军苦战,有极壮烈牺牲》,称赞川军李家钰率部在山西“坚守长治四门,苦战累日”,城破后“肉搏巷战,杀敌极多……血战不屈!”

1938年3月17日,血战滕县的川军122师王铭章师长英勇战死。5月9日,王铭章的灵柩运抵武汉。这天,总编辑吴克坚写的《向为国牺牲的模范军人致敬》在《新华日报》发表,高度赞誉川军“与当地民众打成一片”,刊登了毛泽东送的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新华日报》还报道,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及吴玉章、董必武等人,亲去武汉医院慰问滕县保卫战中受伤的川军127师师长陈离。

1938年7月27日,《新华日报》报道:“山西民众对(川军)47军纪律严明、爱护百姓和英勇抗战十分感佩……地方民众埋葬川军阵亡官兵,并在东阳关建立‘川军抗日死难纪念碑’一座,在黄帝陵建‘川军庙’一所。”

《新华日报》经常报道前线川军的情况,也客观报道四川各种情况。

1941年6月5日,日本飞机狂炸重庆,发生重庆“大隧道惨案”,震惊中外。6月9日《新华日报》以《大隧道惨案彻查真相,蒋委员长令组审查会》为题目报道:“蒋委员长闻讯,异常震怒悲痛……当即亲临灾区视察,抚慰被难家属。”

抗战时期,四川踊跃从军的高潮从未间断。1943年11月21日,《新华日报》报道:“新津县的爱国模范、72岁高龄的高尚奇,将4个儿子中的3个先后动员去参军抗日,仅留老三高光田在家做小生意,维持一家6口人的生活……”

1943年10月1日《新华日报》报道,四川各地区都在支援抗战,刊登了给前方抗日将士的慰问电:“前方将士均鉴:抗战七年,幸得诸将士之艰苦奋斗。最后胜利已日益接近,后方同胞复念将士之辛苦,无不感激万分。对将士家属之生活,更无不备极关切……后方各界,不仅爱护前线将士,亦且爱护后方之家属。全体将士之家属,不论在任何地区、任何时间,均能享受优待之权利,得到社会的维护,以减免诸将士后顾之忧。特掬至诚,驰电慰问,希继续奋勇杀敌,共争最后胜利为荷!”

1944年5月21日,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悲壮殉国,震惊全国。6月11日,《新华日报》发表《悼李家钰将军》:“中原大战……我将士英勇抗敌,李家钰将军在此役中杀敌殉国,是应受到全国尊敬的!”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8日中共《新华日报》发表重要社论《感谢四川人民》,有一段文字感人至深:“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历年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此外各种捐税捐献,其最大的一部分也是由四川人民所负担……仅从这些简略的统计,就可以知道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送出了多少血肉、多少血汗、多少血泪!”

几千万四川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忍饥忍寒、共赴国难。《新华日报》还高度赞扬: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战争之大后方的主要基地。”郑光路 撰文/供图

原标题:新华日报: 活跃在成都的抗战新军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