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本网最新  »  正文

2014年成都市场主体总量首次突破“百万户”(3)

2015-07-05 21:49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建立完善“信用监管”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针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信用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市场监管执法工作的有效运转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在信用监管方面,成都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实施企业年报制度和信息公示制度,从主要依靠行政审批监管企业,转向更多依靠建立透明诚信的市场秩序规范企业;二是升级改造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接入四川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多部门有关市场主体登记、备案、行政处罚等信息数据的互通共享,搭建协同监管的工作平台;三是设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和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制度等信用约束制度,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颁发荣誉等工作中推进“黑名单”管理运营;四是推动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创新“网渔式”监管等市场监管方式,改市场巡查为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利用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提高监管水平。

“创业成都”活力激发 每12个人就有一户市场主体

“市场经济是否运转有序,市场能否有效配置资源,关键在于市场主体是否具有活力。而市场主体的活力具体体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据成都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量”方面,成都市市场主体2014年底首次跃上“百万”级台阶,注册登记总量已达1031094户,占全省的近三成。这一数据,不但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24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也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注册资本总额则是市场主体“质”的重要表现。截至2014年底,成都市市场主体注册资本总额共计21344.38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质”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则是产业结构占比和区域占比。据统计,成都市一、二、三产业的市场主体户数占比为2:7:91,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同时,一、二、三圈层市场主体户数占比为51:29:20,区域协调发展趋势明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每万人中市场主体数已达824.9户,这一数据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2.76%。这意味着,成都市户籍人口中,每12.12个人就有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一户市场主体,成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之都”。

“这主要与注册资本认缴制等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给创业者带来充分利好有关。”据成都市工商局负责人介绍,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自2014年3月1日正式启动,我市在高质量完成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年检验照改年报公示等重点任务外,又配套推出“先照后证、放宽名称限制、放宽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小额经营社区备案”等系列措施,进一步降低了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得到提升,有力激发了投资者创业热情,改革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平均每天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由去年的607户增加到743户,其中,企业类达295户。

行政审批“三证合一” 年内将在我市开展

据介绍,成都正继续成为国内投资者拓展西部市场的重要首选地和集聚地。全市新增内资企业中,市外投资人共105110名,吸纳市外注册资本2469.72亿元,其中,国内投资人中来自北上广和江浙地区的增长明显,这意味着随着成都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国内投资者对成都的发展持续看好。

同时,全市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户数和注册资本连续3年保持正比增长,2014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新增925户,同比增长34.25%,新登户数在副省级城市中列第3位;新增注册资本99亿元,同比增长46.99%。户数和资本的增长幅度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8.49和23.12个百分点。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和韩国分列新增外商法人企业户数排名前5位。成都作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极核引领”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2015年,成都还将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

下一步,成都工商部门将全力支持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对凡有意愿并符合法定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工商部门均支持其转型升级为企业;对于企业集团,成都工商部门将放宽登记条件,支持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转型升级为公司,鼓励中小企业加入企业集团。

此外,企业或个人到成都投资兴业将得到更便利的政务服务。成都在持续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的同时,高新区已试行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统一相关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据悉,相关改革有望年内在我市逐步开展。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