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师刺青
自1937年起,川军300万将士出川抗战,所到之处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但并不广为人所知的是,一支并非川军主力的“杂牌军”,在浙江的温州、丽水、金华一带,用血换来了当地今天的富庶。
那就是范绍增招兵买马组建的部队,番号“新21师”。
背景特殊的新21师,其一万多名将士,手臂上无不刺着“21师”字样的青色文身,寓意“生是21师的人,死是21师的鬼”。悲壮至极。
然而更令人为之动容的是,丽水的陶悟青,金华的施金友,这些浙江当地意气风发的铁骨少年,誓要与四川兄弟并肩作战,主动加入了新21师的队伍。
70年后的今天,他们衣袖挽起,“21师”的模糊字样犹在,并着血和泪,揭示出当年那段暖心的情谊,与惨烈的回忆。
新21师
“范哈儿”吆喝,万人追随
自抗战胜利至今,陶悟青一直呆在浙江丽水缙云县城北乡的小山沟里。记者找到他时,他仍然带着70年前的刺青。
16岁时从家跑去投奔新21师的他只知道,这支部队全是四川人,是家乡的保护神,当时的师长叫罗君彤,副师长叫李文密,而自己,是师部的电报员。
这支队伍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是支边缘军队。它并非来自刘湘的川军主流队伍,而是人称“哈儿”的范绍增自己筹集的军队。
在巴蜀抗战研究院专家何允中的描述中,抗战初期,范绍增为赶赴当时的“第三战区”江浙一带抗日,需自募军队。他变卖财产买武器,更亲自跑回家乡征兵。“袍哥”起家的“范哈儿”,在当时的达县(今达州)、大竹一带有着惊人的号召力。一声吆喝,一万多视死如归的弟兄就被聚到一起,这就成为了后来的“新21师”。
这支队伍出川时,除了惊天的气魄和为国血战的豪情,其他几乎一无所有。草鞋、短裤布衣、家中带出的大铁刀和红辣椒,就是他们搏命的行囊。
1943年,新21师师部设于缙云县的河阳村,距陶悟青家只有十几公里。尚在壶镇读书的大户人家少爷陶悟青,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日机轰炸。书是读不下去了,16岁的他独自跑去河阳,叩响了师部的大门。
还有一位名叫施金友的人。同是大户出身的读书少年,同是为报国参军的热血儿郎,同是自己主动投奔了新21师。施金友今年已91岁高龄。
施金友的家在永康市龙山镇溪田村,地属金华。那一年,读过多年私塾的施金友看家乡炮火连天,决心“做一番大事”,他偷跑出家门,来到离家最近的新21师搜索连一排排部所在地,成为了搜索连的兵。
陶悟青与施金友,抗战时期从未谋面过。但他们知道,同他们一样加入了新21师,成为浙江籍川军一员的老乡们,其实还有很多。
曾担任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文史教研室主任的78岁老人柯永波,多年来查证川军新21师在温州一带的作战历史。在他与志愿者的奔波找寻中,已有5名新21师的浙江籍战士被发现。
将这些浙籍川军紧紧相连的,除了共同的惨烈回忆,还有一道抹不去的刺青。刺在手臂上,那是至今仍依稀可见的“21师”。
印记
“生是21师人,死是21师鬼”
论家国情怀,最悲壮的刺字当属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一万多四川将士们手臂上的“21师”,有过之而无不及。
去年之前,没有人知道陶悟青的手臂上那模糊的黑色印记代表着什么,他也很少跟人提起。直到柯永波寻到了这位幸存的老英雄,他才挽起了衣袖露出手臂,刺青的含义终未被时光掩埋。
7月5日,在坡岭头村家中,陶悟青用颤抖的手,为记者撩开衬衣袖,露出了腕上的这一历史符号。70多年了,昔日的青葱少年已成耄耋之年,黝黑的手臂布满时光的纹路,使刺青糊成一片。但那字迹执着地不愿褪去,仍是依稀可辨———没错,“21卫”!
“21卫”,代表新21师师部的卫生兵。那是陶悟青刚入伍时的职位,几个月后,他转作电报员,直到抗战结束。而“21卫”的烙印,跟了他一辈子。
撸开袖子的施金友,露出的是“21搜”,上方,还有两撇模糊的痕迹。那代表的是师部搜索连,以及曾参加新21师军事大队训练营受训时的“二”排。
还有温州永嘉县岩坦镇溪二村91岁的戴盛凯,另一位浙籍新21师老兵,他与其他大多普通士兵一样,腕上的刺青,是“21师”。
给他们刺字的,都是部队的四川老兵。刺下时痛感早已没了记忆,记忆中只剩下刺字后的光荣。他们都清楚记得,这批川军出川时,手臂上就带着这个印记。遗憾的是,新21师的川籍将士,至今健在的,一个都未被找到。唯留陶悟青等5位被寻到的“浙籍川军”,还保留着历史的印记。
而在陶悟青的记忆中,刺青是报国、忠军的象征。自四川弟兄们出川之日起,就全部刻下了“21师”的印记。对着手臂的印记,部队常喊着一句口号,“生是21师的人,死是21师的鬼”。
原标题:浙籍老兵:我们是永远的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