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殉国前六日 将军留下训子家书成为历史见证

2015-07-24 10:21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邹绍孟的战地家书

“宁儿如晤:日前接得汝外祖父手谕,藉悉汝去岁下学期成绩甚坏,名列丙等。想汝天资不甚坏,只要稍为勤奋,最优等虽不可得,优等谅必可能。今竟名列丙等,真使我增加无限的忧思。回想汝前次来函云,准定受外祖父母教训不再贪耍,勤奋读书,于乎因功课甚多,正准备试验,均是一派假话,益令我愈觉忧气。幼时均一味说诳,长成亦必无所成就,对国家社会无补。国家何须有此国民,家庭何须有此子弟。望汝凡事立志向上,存极盛竞争心,不可一味贪玩,不温功课以致每事均落人后,不知羞奋。因我身属军人,刻在前线抗战,万一不幸以身殉战,完我军人天职,则今后捍卫国家与复兴中华民族责任端在汝辈。而是否能肩此重任,则视汝等幼时之修养造诣如何为然。望汝细味此旨,不晓处请汝外祖父与汝解说。牢记勿忘,见函后汝之思想如何,及汝外祖父家老幼情形如何与汝今年入校经过,统盼函报,手此顺询。”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叛唐。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写下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春望》。

即使是穿越千年,这句“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的贴切形容,也让人为之一动。在抗日战场上,曾经也有万千家书穿越硝烟弥漫的战场,送抵后方亲人手中,抚慰了一个个家庭。

1938年4月17日,成都《新新新闻》曾经刊出一封战地家书的全文,写信者为参与滕县保卫战中的124师参谋长邹绍孟。让人深感悲壮的是,就在信寄出几天后,邹绍孟战死疆场,这封家书也成为他的遗墨。

新闻资料

抗战时期通邮困难

邮件要依次序发运

在抗战时期从战区往后方寄信,在当时并非易事。抗战爆发后,当时国内的邮政陷入困境,大量信件无法寄送。

因运输量艰苦,高峰时期邮政局还曾发布各类邮件发运次序:信函、明信片;日报;小包邮件;其他新闻纸类;图书小包;包裹;书籍印制物,“盖在交通工具不致需用时,不得不分别让急,以定其先后次序也。 ”

邹绍孟一直坚守的山东,其省会城市济南在抗战初期陷落后,山东邮政管理人员仍多留济南局中清理邮件,该局及其所辖支局数处旋30日即恢复业务,确保了邮路的畅通。

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正是这些邮局工作人员的冒死坚守,才能让一封封家书穿越硝烟弥漫的战场,送抵后方亲人手中。

提笔写家书

得知长子成绩“丙等”,甚为不安

1937年12月24日,山东曲阜城北的孔林神道上,匆匆走来一群说着四川话的军人。此行他们并无喧哗,只为拜谒一下中华民族的古圣先贤。

一行人神色凝重。10余天前,南京刚刚失陷,济南也在劫难逃,“山东王”韩复榘竟未战而走,弃城南遁。

参观者中,有川军第41军124师副师长税梯青、参谋长邹绍孟及部分122师军官。他们此行目的,实际是领命前往滕县,保卫这个南距徐州一百多公里、扼津沪铁路咽喉的小城。

时至今日,已很难揣测大敌当前,军官们参观孔林的内心感触,只能从一张由邹绍孟孙儿邹维提供的旧照片上,依稀揣摩当天情形。

43岁的邹绍孟身披大衣、双手紧握身前,立于久负盛名的“洙水桥”石坊下合影。石坊雕刻有云龙、辟邪,由嘉靖二年衍圣公孔闻韶立。黑白影像间,邹绍孟傲然而立、神色冷峻,将军气质跃然而出。

彼时,“徐州会战”一触即发。1938年3月上旬,日军在邹县、兖州大量增兵。邹绍孟则随122师、124师调入滕县城内。122师师长王铭章为第41军前方总指挥,指挥122、124两个师。

就在每日忙碌县城保卫大计时,邹参谋长收到一封来自乐山五通桥的家书,得知长子邹汝宁成绩“名列丙等”,他甚为不安。3月11日夜,忙碌完一天军务的邹绍孟坐下来,伴着不远处不时传来的炮声,提笔给儿子汝宁写了一封家书。

在这封仅有187字、后来曾激励无数有志青年奔赴前线抗日的家书中,邹绍孟似乎预感以身殉城已经在所难免,唯有将抗战到底和建设国家的重任托付后辈,“今后捍卫国家与复兴中华民族责任端在汝辈”。

原标题:殉国前六日,将军留下训子家书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