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遗墨
报纸刊出全文,激起入伍热潮
家书虽然顺利寄走,但是前线的惨烈后方要等上好一阵才会知情。而其后的战事也应验了邹绍孟在家书中的担心。
3月14日,日军拂晓时分从两下店附近发起进攻,于15日傍晚到达滕县附近。滕县保卫战由此拉开。
17日黎明,日军以山炮、野炮及重炮五十余门及飞机二十余架对滕县猛烈轰炸,全城变成一片焦土。当晚,占领西关城楼的日军居高临下,向刚行至西关电灯厂附近的王铭章等一行十余人猛烈射击,邹绍孟随王铭章壮烈殉国。据1938年3月22日《大公报》称:“滕县之役,守军死事壮烈……三百重伤兵互以弹炸死……我三千将士生还寥寥。”
邹绍孟的信寄到成都时,加盖的邮戳日期为3月15日。几天后,信送到了乐山五通桥邹绍孟的岳父手里。时任124师留守处处长杨光明专门将这封家书翻拍,冲洗数千张,赠予前来索要该信文本的人们。
1938年4月17日,成都《新新新闻》刊出了这封家书的全文。题为“滕县殉国前六日,邹慕陶(即邹绍孟)训子家书。”称“兹复觅得邹氏于殉国前六日,致长公子汝宁家书一封,此为邹氏最后遗墨,笔力雄浑,文理极通,特录志如下。”
家书的影印件还登上了当时国内唯一的画报《良友》1938年第4期的扉页。一时间,川人报名入伍成为热潮。东北流亡学生为多的绵阳国立六中,报名入伍者尤多。
珍贵的礼物
五代后人家中,都挂家书影印件
邹绍孟战死疆场后,国民政府追认其为“少将”。1984年,他被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并颁发证明书。
邹维告诉记者,祖父的家书当时是写给长子邹汝宁,之所以寄到乐山,是因为当时祖母带着三个孩子,住在乐山的娘家。让人更觉遗憾的是,祖母当时还身怀六甲。闻听祖父噩耗,全家抱头痛哭。
这封家书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祖父去世时,大伯还在读小学,对家书的内容还似懂非懂,但后来也是刻苦学习,谨遵教诲。”邹维说,祖父教导“凡事立志向上,不可一味贪玩,不温功课”,大伯邹汝宁也刻苦用功,后来还考取了四川大学法律系。
但是变故再次到来。1949年,才50多岁的祖母又因病过世。为了拉扯三个弟妹,邹汝宁只好中断大学学业,在绵阳找了个学校教书。后来他与一个同事结婚,前后诞下三个孩子。
可惜的是,这封家书原件在上世纪60年代被烧毁,只留下影印件。后来邹汝宁也被安排去乡下务农。在家族人的记忆中,邹汝宁后来话语不多,性格也变得内敛,1974年左右就因病去世。
邹汝宁的长女邹晓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父亲一生践行祖父的教诲,诚恳做事、善良为人,“他还在教书时,经常教育我们的就是:误人子弟如杀人父兄。这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也是我跟人打交道的一个信条。”
如今邹家已繁衍到第五代,几乎每个家庭都悬挂有将军家书的影印件,作为对家庭成员的谆谆教诲。邹晓芳说,不管过去多少年,祖父的家书都是他留给后人最珍贵的礼物。
少将的“绝笔”
未来抗战,还是要靠共产党
跟邹绍孟同在滕县保卫战中牺牲的还有122师参谋长赵渭滨。
让赵渭滨留名于世的,除了壮烈事迹外,还有一封情真意切的家书。这封信是赵渭滨赶赴山东参战前,于1937年10月在太原参加娘子关战役间隙时写给儿子的。
家书全文1700多字,11页,赵渭滨在信中重点叙述了国共部队在山西的作战表现与军民关系,阐发了自己对中国前途的思考。不想最后也成了给儿子的“绝笔信”。
赵渭滨牺牲时十分惨烈。他的警卫员后来回忆,赵渭滨遭到日军机枪扫射后,警卫员把他背到壕沟里,他说不要再管他,“我已经回不去了。”随后解下枪和武装带交给警卫员,嘱咐转交给他的儿子。
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了赵渭滨的孙子赵令德。尽管没有见过祖父,但他对祖父很多事迹耳熟能详。他现居北京,今年73岁,父亲名叫赵世诚,也就是赵渭滨在绝笔书中抬头所提到的“铁松”。“铁松是父亲的小名儿。”赵令德说,父亲1993年就去世了。
来自于祖父的这封亲笔信,曾经让赵令德大吃一惊。他看到信时已是42岁。198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要拍摄血战台儿庄的电影,找他父亲赵世诚要一些资料,父亲从一直锁着的抽屉中拿出了这封绝笔书。
“第一眼看到那封信时,我就热泪盈眶了。”赵令德回忆说,这封信是祖父牺牲前几个月写下来的。按时间推算,当时这封信被父亲锁在抽屉里48年。
在信中,赵渭滨除了表达对家人的殷切关怀外,还直陈了对局势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期许:“未来的成功,未来的抗战,恐怕还是要靠共产党吧!”这让赵令德很是惊讶,“1937年时的红军力量还很弱小,他却看到未来中国的前途要靠共产党。”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 摄影记者 陶轲
原标题:殉国前六日,将军留下训子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