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如今说起抗日的烽火岁月,老人依然难掩内心的激动,并表示忘不了当年那种宁死不屈的壮志豪情。陈家乾笑称,这些回忆恐怕要百年归山,闭上眼之后才会忘掉,言辞中是老人对世事的洞察与豁达。
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在北京举行。这是最近让老人感到特别高兴的事,因为他将作为抗战老兵代表到北京观礼。
人物名片
陈家乾:
在衡阳保卫战中
曾参加敢死队
陈家乾,1925年出生,现年91岁,邛崃市高何镇楠木溪人。1939年,年仅14岁的他在“卫国从军”的感召下入伍参军,曾任国民革命军20军133师399团2营4连中士班长,随部队转战湖南长沙、衡阳,广西全州,贵州黄坪、独山等地。在衡阳保卫战中,他还曾参加敢死队。抗战胜利后,于1949年回到老家高何镇高兴村。
老人虽然上了年纪,有些耳背,但依然精神矍铄,说话时中气十足。回忆、叙述起过往的峥嵘岁月,思路清晰、口齿清楚。战争虽然已经遥远,但那些记忆中的故事在陈家乾的讲述中,仍然历历在目……
记忆·重庆参军
家中独子
14岁自愿参军
既然来了,就要“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陈家乾一直觉得他的青春是从14岁开始的,离家的时候只有14岁,那一年,他刚小学毕业。“当时陈家是当地的大户,陈家大院在1939年是几户陈姓人家的住处。”从陈家大院和相邻的陈家祠堂,可以依稀看出陈氏一门曾经的辉煌。当时陈家乾是家中独子,父亲早逝,然而当地的油榨乡乡长还是下令他去当壮丁。
离开邛崃步行1000多里到达重庆,但是在那里停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陈家乾就下定了决心要留在军中。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既然来了,就要‘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此时,恰逢国民党第20军军事教导团到重庆招生,招收条件要求要有点文化、身强力壮。陈家乾小学毕业,正是年轻小伙子,顺利入选,随后前往巫山。由于当时宜昌已经陷落,他又从巫山步行,经洞庭、桃源、常德到达江西武陵,在那里接受了半年的军事训练,随后于1940年冬加入第20军133师399团2营4连。
陈家乾说,那时候,他所属部队驻守岳阳关王桥,在新墙河一带布防,不久后他晋升为中士班长,指挥16个人,配备美式装备,每个班还有一挺机枪。“装备当时算不错的了!”提起战争中的点滴,老人灰暗的脸上渐渐亮了起来。他说,自己的第一仗就是在新墙河打的。时至今日,他早已记不清关于那场战役的细节,但战场上“你死我活”的规则却依旧记忆清晰。
记忆·长沙会战
在第二道防线
“死里逃生”
在战场上不能后退,即便是死也要死在阵地上
1943年春,陈家乾所在的部队调守湖南长沙,当地多丘陵,但岳麓山是山地,部队就在那里设防。当时冈村宁次带领日军精锐部队4次进攻长沙,前三次均被击退,直至第四次才攻陷长沙。
“当时部署了4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的伤亡最为惨重,我在第二道防线上。”老人印象最深的是战斗十分激烈,为躲避子弹和炮火,有人甚至把战友的尸体三四个叠起来,躲在后面继续作战。“要守住阵地,这是没办法的办法。”这时的陈家乾已经是一名老兵,他明白“在战场上不能后退,即便是死也要死在阵地上”。陈家乾称之为“死里求生”。
但令陈家乾感慨的是敌我双方的武器装备存在天壤之别。“日本当时的飞机是那种俗称‘雁儿飞机’的战斗机,这种小型飞机俯冲和爬升的机动性好,速度快,它飞来投弹或用机枪扫射的威力都巨大。”老人回忆时,还不时用手比画起来。那时候我军用机枪打钢心弹,如果敌人发现目标,我们就基本上只有挨打的份儿了,相比之下,日军的钻地弹要先进许多。
中国军队用尽各种办法,敌人进攻时首先会遇到利用枞树等设置的障碍,然后是战壕,要挖一丈多宽一丈多深,保证敌人的坦克没有办法越过……4道防线是怎样建的,他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原标题:日机最后一次飞来投下了投降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