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明
“伟大的事业需要更多的好干部,伟大的时代呼唤更多的开路人。”县委书记如何当好发展的开路人?县委书记只有勇于创新、敢于攻关、善作善成、敢于担当,才能带领人民群众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当好发展的开路人,就要勇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县委工作是党治国理政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县委书记是执政兴国的一线“总负责”,要有“依靠创新驱动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发展”“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危机也是发展契机”的创新发展意识,全面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及时发现新问题,及时回应群众新期待,才能成为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开路人。
当好发展的开路人,就要敢于攻关。全面做好扶贫开发,是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最迫切的艰巨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只有五六年了,但困难地区、困难群众还为数不少,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县域是扶贫开发的前沿阵地,县委书记是打好县域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总指挥”,不能畏首畏尾,妄自菲薄,更不能“吹着进军号撤退”,不仅要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勇气,更要有“不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们决不收兵”的紧迫感使命感,带领人民群众投身到千帆竞发的扶贫攻坚洪流中,成为坚决打赢扶贫开发这场攻坚战的开路人。
当好发展的开路人,就要善作善成。当下,全面深化改革已成千帆竞发之势,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复杂,任务更艰巨。“开弓没有回头箭”,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善作善成、善始善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改革既要管宏观,也要统筹好中观、微观,”领导干部要“成为善于驾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县级党委、政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中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直接,县委书记是解决问题的“总旗手”,更要善于“扬鞭策马”,凝心聚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县委书记作决策、抓发展,必须尊重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只有立足本县实际,深刻认识到制约本地发展的复杂条件,制定出适合本地发展的规划和措施,推进改革、善作善成,才能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开路人。
当好发展的开路人,就要敢于担当。敢于担当就要有血性、有作为、有本事,就要对党和国家、人民无比忠诚。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推进改革的难度更复杂、形势更严峻,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担责、敢于负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县委书记要强化责任,牢记自己是推动县域改革发展的第一责任人,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要集中力量解决好推动一系列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和问题。县委书记是带领干部群众推动改革发展攻坚的“总舵手”,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真正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用实际行动“打样”,带动各项工作。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拼搏进取、真抓实干,成为本地在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和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过程中贡献智慧、建功立业的开路人。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政党不能缺少标杆。”县委书记要勇于创新、敢于攻关、善作善成、敢于担当,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攻坚克难,才能带领人民群众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当好发展的开路人,以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副校长、教授)
原标题:当好发展的开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