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在红军走过的大地上 绘就绿色经济致富图

2015-08-20 08:38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马兰

二万五千里的征程,历时两年的战略转移,红军在四川境内的时间长达一年零八个月。红军行进区域,在当时几乎是最贫穷、最落后的地方。依托特色产业,如今红军长征曾经走过的这片红色土地,人民正逐步走上致富的道路。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川明确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会理石榴、甘洛苦荞、汶川车厘子……如今红军长征曾经走过的这片红色土地,人民正逐步走上致富的道路。

而成都平原西南边缘,也是烽火岁月的红色之地。1935年11月至1936年,红军相继进入邛崃、蒲江、大邑三县境内,在这里浴血沙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而邛崃市更因区域内党史资源丰富、革命遗址众多,成为成都市唯一的革命老区。

把握时代脉搏,弘扬长征精神。近年来,邛、蒲、大地区随着“五大兴市战略”的推进,一幅城乡巨变的壮丽蓝图已经展现。日前,记者重走我市红军长征路,实地探访这些区(市)县的产业、交通、民生之变。

“项目全部建成后,可直接吸纳劳动力300人以上,间接带动区域就业上千人。”8月4日,记者来到位于邛崃夹关镇的“丝路花秋·茶产业示范基地”,山坡上青翠的茶园绵延开来,与远处的天台山连成一片。从夹关镇到临济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线,这里将建成一条长15公里,纵深1公里的邛茶走廊,打造成集茶文化体验、旅游观光、康体健身、科普教育、乡村度假于一体的新型旅游综合体,建成川内第一条以线路为主题的国家级4A景区,塑造城乡统筹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典范。

产业发展是富民之本、小康之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红色土地上正掀起一场绿色经济“革命”。

地处出川、入滇、进藏咽喉要道,邛崃、蒲江、大邑,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同时,由于其地理环境、交通等区位因素,长期以来一直是成都平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

虽然底子薄,但发展的空间广、潜力大——这是成都市对三圈层市县的基本研判。邛崃、蒲江、大邑,在最新的《成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规划建设为区域中心城,这个区域既是城市“米袋子”“菜篮子”的保障地,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阵地,同时还要兼顾“兴二优一”,担负着承接产业转移、吸收先发圈层溢出生产要素的使命。

同时,作为生态屏障,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边缘的邛崃、蒲江、大邑,承担了生态保护、水源涵养的主体功能。这样的功能定位导致其产业选择性强、门槛高、限制多。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如今,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加快优化特色农业和旅游业,邛崃、蒲江、大邑正用“绿色”发展之笔,描绘产业致富图景。

现代农业

打造都市现代农业样板

邛崃市牟礼冉义水稻(制种)基地、大邑县蔡场粮经基地、蒲江县成佳茶叶基地、龙门山猕猴桃基地等正积极打造成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样板区。

走进位于邛崃市临济镇的嘉林生态农场,三五成群的小猪仔正在觅食,听见脚步声,便一溜烟儿跑上了山坡。“今年3月,‘邛崃黑猪’国家地标产品正式授牌,使邛崃黑猪产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嘉林生态农场负责人骆曦怀告诉记者,农场还将在临济镇建设有机循环综合体,以循环种养及黑猪代养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据了解,随着“邛崃黑猪”养殖规模和效益不断扩大,目前存栏量已达到10万头,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如今,“邛崃产”有机冷鲜黑猪肉、“粒粒香”猪肉干等产品,已走进各大商超、航空等市场,销售区域遍及北京、上海等地。

从临济镇往南,进入蒲江成佳镇境内,映入眼帘的是漫无边际的茶园。7月底,全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在成都举行,成佳茶园与两河新村柑橘产业园、联想佳沃猕猴桃基地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典型,迎来了全国150多名代表参观考察。

如今,蒲江县柑橘、茶叶种植规模分别达到20万亩,猕猴桃种植规模达10万亩,是全球三大黄肉型猕猴桃种植地之一。“蒲江雀舌”“蒲江猕猴桃”“蒲江杂柑”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牌成功跻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成为拉动蒲江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三驾马车。

大邑县自获批创建全省首个“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以来,其“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脚步踏得更有力。目前已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2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共7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5个、绿色食品30个、有机食品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个。

邛崃市牟礼冉义水稻(制种)基地、大邑县蔡场粮经基地、蒲江县成佳茶叶基地、龙门山猕猴桃基地……如今,这里已成为成都市集中打造10个十万亩粮经产业高产高效成片示范基地的主要阵地。正积极打造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最具规模、最具效益、最具实力、最具区域特色、最具辐射带动力、产村相融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样板区。

现代工业

世界500强纷纷落户

通过圈层融合,邛崃、蒲江、大邑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政务服务等成为区域吸引投资的优势,吸引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

8月5日,炎炎烈日下,邛崃市羊安工业园区羊横四路旁,阿克苏诺贝尔邛崃项目的厂房已完成初步建设。“目前,项目已完成土建工程总体进度的95%,9月底前将完成设备调试,年底就可以实现试运行。”羊安工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阿克苏诺贝尔是世界500强企业,其在邛注册公司为阿克苏诺贝尔太古漆油(成都)有限公司,投资近4000万美元建设油漆、涂料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近10亿元,税收近1亿元。

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是邛崃继达能集团后引进的又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去年,达能集团邛崃工厂当年投产即缴纳税收1.58亿元,实现了邛崃市年度纳税超亿元企业“零”的突破。

目前,邛崃市以临邛、羊安两个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载体,基本形成了以达能乐百氏饮品、伊利乳业、天喔食品、蓝剑矿泉水、金六福酒业、文君酒等为龙头的食品饮料及优质白酒产业集群;以科伦药业、恒瑞制药、升和药业、神威药业、步长制药、天台山制药等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阿克苏诺贝尔涂料、三棵树涂料、东洋油墨、长兴化工等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两个园区入驻企业288户,工业集中度达65%以上。

在蒲江,世界500强德国博世的3大项目落户后,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建设不断提速。今年6月2日,投资额84亿元的中小企业项目开工签约,再为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添砖加瓦。目前,蒲江园区支撑“五金小镇”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达到59家,这也是引入德标企业带来的成果。

目前,德国博世包装、博世电动工具已经在把“蒲江造”的德标产品,源源不断输往全球市场。“未来蒲江将打造成一个立足成都、服务西部、辐射全球的千亿级‘五金小镇’。”该负责人表示。

而大邑,目前拥有四川大邑经济开发区、沙渠工业园、王泗食品产业园三个工业园区。其中,经开区成功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法国达尔凯集团以及凯西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内的161家企业入驻园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为主的产业集群。

世界500强企业缘何青睐传统意义上区位优势并不明显的三圈层市县?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说,在一二圈层没有多余空间承接大型工业项目落地的情况下,工业向第三圈层转移是城市溢出效应的体现。同时,通过圈层融合,邛崃、蒲江、大邑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政务服务等成为区域吸引投资的优势。

生态旅游

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地处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实施旅游产业化建设,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培育壮大,这不仅仅是大邑的战略,同样是邛崃与蒲江的选择。

1935年,红军从雅安大川进入大邑县境内,直抵大邑双河场上场口龚家坪。如今,西岭雪山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发了占地7平方公里,海拔在2200~2400米的中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大型高山滑雪场、大型雪上游乐场和大型滑草场、高山草原运动游乐场。

截至目前,除了西岭雪山,大邑县还拥有刘氏庄园、建川博物馆聚落、花水湾温泉度假小镇,一共4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居全省县级区域内拥有国家4A级景区数量之首。

据统计,2014年,大邑县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4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4亿元,分别增长20.4%、17.8%;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3.15亿元、增长9.6%。

同处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实施旅游产业化建设,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培育壮大”,这不仅仅是大邑的战略,同样是邛崃与蒲江的选择。

邛崃市文旅局副局长周扬介绍,2014年,邛崃市全市共实现接待游客734万人次,同比增长33.46%,旅游综合收入12.17亿元,同比增长41.31%,与2013年比,实现旅游市场井喷。

为实现旅游发展提档升级。今年,邛崃市启动了天台山·平落古镇打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同时结合灾后恢复重建,以邛崃西部单元规划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将高何红色文化小镇、道佐温泉小镇、夹关水寨茶乡等资源有效连接融合,促进旅游产业连片发展。“我们的目标是2015年力争实现旅游接待77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3.39亿元,力争达到15亿元。”周扬说。

“城市旅游、景区旅游、乡村旅游”整体联动。按照蒲江县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规划,蒲江将依托成佳茶叶基地、朝阳湖“三湖一阁”风景名胜区、光明樱桃山等旅游资源,形成以山水运动、商务会议、田园休闲、体验观光为主题的石象湖乡村旅游度假区、蒲江河田园休闲度假区和大溪谷樱桃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故事

邛崃高何从穷乡僻壤

嬗变为红色旅游小镇

从邛崃市区驱车,向西南方沿文井江逆流而行,大约40公里的路程,就来到雅安芦山与邛崃交界处,这里隐藏着一座红军长征纪念馆。这也是成都市境内唯一一座红军长征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邛崃市高何镇高兴村,掩映在一片密林修竹之中。与之相邻的石塔寺,就是当年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所在地,山门外还建有红军亭等历史遗存,刊立着红军遗留下来的石刻标语。

“现在,我们正借力灾后重建,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小镇。可以说,在特色镇建设上,高何已经驶入‘高速路’,进入快车道。” 高何镇党委副书记赵兴洲告诉记者,“4·20”芦山地震后,邛崃市高何等6个镇乡被国家列入“6+6”重灾区范围,大力实施住房、基础设施、产业、文化和生态重建。同时,还被成都市列为80个特色镇示范建设点之一。

赵兴洲坦言,高何过去就是一个偏远山区的农业镇,最初困扰高何的不是发展资金,而是发展思路。经过反复地讨论,“红色文化旅游小镇”成了高何人给自己的定位。

目前,作为红色文化旅游小镇打造的第一步,高何场镇风貌已基本改造完成。“下一步,将利用现有的河流和自然植物资源,进行景观提升改造。”赵兴洲说,通过梳理河岸边较为杂乱的植物,设置亲水平台等等,最大限度地保持现有生态基底,打造具有良好生态功能和视觉效果的滨水景观。

 

原标题:绘就绿色经济致富图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