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统筹城乡 打造“小组微生”新农村

2015-08-21 07:44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玲珑锦院鸟瞰

 

玲珑锦院鸟瞰

小规模

本着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和尊重农民意愿、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原则,合理控制建设规模,新村规模一般100户至300户;内部每个小组团20至30户,一般不超过50户

组团式

新村由几个大小不等的小聚居组团组合而成,组团间留有足够的生态距离和空间,既适当组合集中,又各自相对独立

微田园

对相对集中民居,规划出前庭后院,形成“小菜园”“小果园”,保持“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和农村风貌

生态化

正确处理山、水、田、林、路与民居的关系,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统筹城乡,广袤农村是主战场。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成都是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色。如何缩小城乡的差距?怎样持续改变城乡的差距?成都开始了一场破解城乡二元化的探索试验。

成都的新村建设实践中,一个新模式的面目和轮廓日益清晰——“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简称“小组微生”)。“小组微生”的建设,不仅为成都的城市人提供了一个领略田园风光的场景,也让千千万万农民享受了实惠,富裕了生活。截至目前,成都市共推进“小组微生”幸福美丽新村建设109个。其中,已建成54个,在建55个。

保留“乡土味” 新农村留得住乡愁

通往大邑县香林村的公路修到村民家门口;郫县安龙村的村民认为城里的设计公司并不懂农村,原先的设计方案被修改了一半以上;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新村选出了7名村民代表,组成自治小组,新村怎么建、房前屋后栽什么树、房子怎么分,都由自治小组引导村民共商共建……在拥抱现代化便利的同时,保留“乡土味”,已成为成都平原上新村建设的共识。

“新型城镇化并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市委统筹委相关负责人强调,城镇化的过程应保留农村与城市的功能性差别。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保留乡土味?成都给出的答案是:不挖山、不填塘、不毁林、不改变道路渠系肌理;实现“背山、面水、进林盘”;努力让群众家有小庭院、户有小菜园;以传统院落改造和保护传承乡风民俗为重点,植入现代设施和公共服务;在建筑风格上,既保留川西民居轻盈精巧的建筑造型、朴素淡雅的建筑色彩,又融入现代建筑美观实用、简洁大方的特质,打造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现代川西民居村落。

除了视觉上与城市不一致的美感,在空间功能上也强调“这里是农村”。比如,小区景观用农业景观来做,与城市里做草坪很不一样。农业景观有很多的优势,养护成本低,还有产出。

目前,我市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规划覆盖率达100%,也加强了对新村规划建设的指导。市统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对有条件、农民有意愿集中居住的区域,引导农民新建“小组微生”新村;对不具备集中居住条件的散居院落,按“小组微生”形态和功能改造提升;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民居,严格锁定保护,列入保护的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8个,命名天府林盘示范点106个。

以业兴村 新农村助农增收

“新型城镇化要解决两头问题,一是城镇体系建好,农民进城,容纳得下,活得好;另一头是让留在农村的人生活得好、居住得好。进城还是留村,把选择权交给居民。政府的责任是无论哪种选择,都能保证居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市统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要想持续新村的‘幸福美丽’,就必须让‘经济活血’给幸福美丽的状态提供动力。

一到周末,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游客如织,产业兴旺,放眼望去百亩稻香……“我们这里的环境好着呢,”说起近两年的变化,村民们津津乐道,现在村里成立了合作社,还引进了“盘古”和“柏萃”两个农业项目,种草莓、养殖稻田蟹,项目的进入也解决了当地不少农民在家门口的就业问题。两年时间,全村人均收入从4800元猛增至12000元。

让村民喜笑颜开的不仅是入住了新居,还有能为他们带来持续收入的产业——乡村旅游。这在成都的很多地方正在变为现实。

新都区新繁镇玲珑锦院,村民将农用地以1500元/年·亩的价格流转给明学川芎等3家龙头农业产业项目,在综合体周边建设了1000亩百草园、400亩尚作有机蔬菜园、300亩樱桃园,并依托邻近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建成1200亩精品蔬菜基地,搭建起“三园一社”的产业框架。完善“种植—加工—体验—餐饮”产业链条,发展集特色种植、加工、休闲、观赏、餐饮、互动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住在新村的农户大部分都实现了就近就业。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继续深入实施 “10个十万亩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7个产村相融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和“3条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集中连片建设产村相融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园、带),推动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协调发展,为新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本报记者 粟新林 李颖

(图片由市统筹委提供)

原标题:成都统筹城乡 打造“小组微生”新农村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