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注重朝廷之兴替,通志则注重民事之盛衰”。地方志记述一个地方的历史风物,事无巨细,有一地“百科全书”的性质,是修国史的基础材料,历来被世人看重。10月26日上午,华西都市报记者在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在成都举办的一场图书发布会上了解到,由四川省图书馆研究员、文史专家王嘉陵主持整理的大型省志丛书《重修四川通志稿》,全套共62册,已经全部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意义非凡。
据王嘉陵在发布会上介绍,他所主持整理的《重修四川通志稿》,是民国时期由宋育仁主持纂修的四川省地方志稿,也是民国时期四川唯一一部大型通省地方志稿。之前,自清嘉庆至民初100多年未修省志,之后,迄今又近100年所修的志稿未曾结稿付梓。此志重修的意义在于,“这是填补清嘉庆之后至民国前期100年间,四川无省志的的空白。”
王嘉陵说,“宋育仁主持编纂的《重修四川通志稿》手稿,是一部重要而特别的志稿,原稿应为300多册,因部分篇章和“艺文志”缺佚,现存四川省图书馆242册,加上四川大学图书馆所存1册零本,计243册。由于该志稿卷帙浩繁,存放年代久远,多散乱无序。再加上其他因素,该志成稿80余载,辗转递藏,多次搬迁移交,已有部分亡佚,大部散乱无章,封存于书库,渐成残稿。众多学人关注此稿,却无缘一阅。很多学者也曾翘首以待,希望尽早对之进行抢救性整理出版,以满足研究的需要。”
2013年,国家图书馆推出“民国文献保护计划”,该志稿获得课题申报和专项经费,使这项整理工作得以开展。王嘉陵主持并组织省多位专业人士参与,集中精力花费2年时间,终于将之抢救整理出来,并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首次出版,使之免于濒危失传的命运。
《重修四川通志》内容如何?
了解民国时代四川新生事物的“百科全书”
比较清嘉庆《四川通志》,《重修四川通志》卷首增设“建置志”,述自先秦各代行政设置;则此暗合于明正德《四川志》设目“藩封”。分志如舆地、食货、学校、人物等之序列,仍依嘉庆《通志》,但也有增设如“礼俗志”,并述以序列的缘由。如“礼俗志第五,学校志第六,有养然后能施教,学校与礼俗互为其根,以礼化民成俗,然后兴学立学造士,教民以礼乐。”因对礼经的研究是宋育仁之所专长,并“附录宋育仁考订大清通礼及习行四礼殿于末篇。”
在内容上,《重修四川通志稿》分为建置、舆地、官政、食货、礼俗、学校、艺文、人物等八门。成稿“兹八门凡四十七目,附录凡若干篇,都一百六十七卷。”除了传统修志内容如舆地、田亩赋税、钱币、物价、驻军、战争、 科举制中的考试选举、书院、孝廉节烈官宦隐逸人物等的递加外,新生事物如各级学校、学会、商会、洋教、官制、机构、市场、税收等都有列入。此外,增加一个分志“民职志”,兹本可进入官政志,但实际列于“人物志”之后,专为一个与“人物志”等并列的分志,亦可视为第九门。
宋育仁是谁?
四川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宋育仁(1858-1931),字芸子,号云岩,斋号问琴,晚号道複,四川富顺人。中国近代思想家,经史学家,变法维新人士,被誉为四川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宋育仁早年就读尊经书院,与杨锐、廖平、吴之英并称“尊经四杰”。
宋育仁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庶起士,后改任检讨。
光绪廿年(1894)宋育仁出使欧洲,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又于公使缺席时任代理公使。宋育仁长于经史文章,著述等身,尝言:“学术明而天下治,学术晦而天下乱。”早期著有《周礼十种》《周官图谱》等,展示其“托古改制”的蓝图。进京入仕之后,著述更凸显“中体西用”和“变法维新”的取向。其代表著作有《时务论》《泰西各国采风记》《复古即维新》等。王嘉陵说:“宋育仁去欧洲写下各国采风记,并不是一般常见的游记,而是记述欧洲的议会、政体制度、经济生活、文化教育、社会万象,眼界深广,志在介绍给国内,开启民智,以利于推出新政。这也是为什么称他为四川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因甲午海战激愤报国
曾欲向大英银行贷款购置战舰招募洋人雇佣军
整理、研究宋育仁手稿,让王嘉陵多宋育仁有深入了解。在王嘉陵看来,宋育仁简直是个“奇人”。宋育仁在欧洲驻足时间不长,但以他匪夷所思的做法几乎改写历史。这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宋育仁于代理公使任上,拟从大英银行借贷钱银购置战舰,招募洋人雇佣军突袭日本本土。此事已在进行之中,因被公使龚照援觉察阻止,遂以遭清廷撤职召回告终。王嘉陵感慨地说:“此事若未受阻而一旦成为事实,以当时中日海上军力之悬殊,改写历史或言之过甚,局部改写近代中国史当言之不虚,谁知还有什么变数呢?以此不但可见宋育仁的书生气,也可见其胆大妄为、独立特行的一面,这毕竟在帝制王朝时代是个罕见的特例。”
曾参与康梁变法维新
创办四川近代首份报纸
宋育仁被召回国后,积极主张变法维新。他加入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强学会”及演讲活动,每每“奏保率与康、梁及杨锐名列相次”,因此仕进却又屡受守旧势力阻扰。一度回川督办商业矿物,与潘清荫、杨道南创办四川近代首份报纸《渝报》,发起建蜀学会,与杨道南、廖平、吴之英等创办《蜀学报》,宣传变法维新,弘扬蜀学。宋育仁回川后办国学会,出版《国学月刊》,出任四川通志局总裁,主持《重修四川通志》编纂。华西都市报客户端记者张杰
原标题:尘封80多年 《重修四川通志史》手稿首次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