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
90后大学生创德阳唯一农产品电商平台
●在本届农博会3号馆德阳馆内,有个与其他展示单一产品不一样的展台。这里展出了130多种产品,涉及各类果蔬、小吃以及各种酱、油类。
它的主人是个90后,他创办了德阳唯一一个特色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金商客”。
大学时
做网络订餐,一年赚了50万
小伙名叫李朝亮,今年23岁,一年前毕业于成都某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
上高中时,李朝亮就对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逃课到网吧玩”。大学后,看到同学们经常为中午吃什么发愁,便突发奇想,“建一个论坛,把校园周围的商家拉进来,网上订餐。”说干就干,李朝亮和另外2位同学一起研究了不到一个月,便在该校的内网上推出了“博越论坛”,并招募到了学校周围30余家餐厅加入。
“商家在我们的论坛上做外卖,我们收取发布费,再帮忙招募大学生做兼职送餐,收取送餐提成。”李朝亮说,一年时间,3人便赚到了接近50万元。但是,就在他们准备把这笔资金投入到另外一个行业时,其中一位同学突然退学,并带走了这笔钱。
“我们追到他家里,才发现他把钱用来治他父亲的病了。”李朝亮说,当时一人最少能分到16万元左右,但这位同学还不上,写了欠条,到现在都还没还他。
再创业>
做农产品电商,已有3000多会员
虽然钱没拿到手,但有了这次创业的经验,李朝亮回到德阳后,就想在当地创办一个电商平台。政府部门知悉后建议他创办农产品交易网络,并给予了他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2015年1月,李朝亮安排他的姐姐负责招商,并聘请了一位技术人员,一位文案策划和2位工作人员投入到平台的搭建中。3月初,这个德阳市唯一的农产品交易平台“金商客绿色农产品电商平台”上线。
“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和运营,现在平台上有130多种产品,有3000多个会员。”李朝亮介绍,他们的运作方式是与农产品生产商签订合同,以最低价购进货品,然后放到平台上销售,“还不错,这3000多会员都比较活跃,平均每隔3-5天就要下一单”。
这次来到农博会参展,李朝亮有两个想法,一是推销一些生态农产品,二是招商,扩大销售类别。
“3天时间,我们已经和广西、云南、中国台湾、斯里兰卡、泰国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司签订了合同。以后平台上的产品就会多出各种热带水果、饮料、红茶、精油和澳洲牛奶,希望这些产品能受到德阳消费者的喜爱。”李朝亮说。
教师团参观农博会。
/拍客互动/
乡村教师组团来农博会
“让娃娃晓得未来农业大有作为”
“这是芥蓝,我们在生活中叫‘包包白’、‘大白菜’。”“这是灵芝,在潮湿的林中生长,很有营养。”
一位斜挎包的中年男子,手持数码摄像机,神情专注盯着屏幕,口中念念有词,详细介绍着场馆内每一种蔬菜。随后,他关掉摄像机,掏出手机,拍下每种菜的介绍,自言自语:“只要仔细种,再偏远的农村,娃娃也有可能。”
他是自贡市荣县一所小学教科学的老师,名叫万弟和。和他一起来的,还有荣县全县40多所小学,总共40多名科学学科的老师。22日上午6点50分,由当地教育局组织,来自40多所当地乡村小学的科学老师,乘坐大巴车从自贡荣县出发,驱车3小时,抵达成都新会展中心。带着DV摄像机、照相机或手机,拍下本届农博会上最前沿、最有趣的农业高科技产品,带回去和学生分享。
万弟和说,娃娃们平时很难看到这些农业高科技,比如智能遥控大棚长什么样,节水灌溉是什么原理,“我们出来看看,能带回去很多科普知识。”
同行的另一所小学教师邹晓燕说,这次出来收获很大,“特别是在比较偏远的山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方,娃娃要晓得,未来农业大有作为。学好科学知识,也能改变命运。” 华西都市报记者何艾琳摄影吕甲 华西都市报记者刁明康摄影吴小川
原标题:纽交所敲钟人 农博会卖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