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对于生活在中车汽修(集团)成都7436工厂片区棚户区的居民是一个“大日子”。作为棚户区自主改造项目,该片区项目搬迁工作正式启动。“这以后啊,日子只会越来越红火!”在项目拆迁动员大会上,高婆婆禁不住拍掌说道,和她的老邻居们一样,脸上挂满笑意。
在成都,“共享”发展的题中之意早已紧紧伴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脉动”,“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促公平”作为基本遵循在成都一以贯之、矢志不渝的践行着,也许所处的情形不同,遇见的事情不一样,但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却如同高婆婆和她的邻居们一样,享受到了城市发展带来的真真切切实惠,人们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
因为共享,这座城市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保障基本
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构筑完整社会保障安全网
城市发展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长期以来,成都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和发展成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垒起了愈来愈厚的民生账本。人有普保,在成都并不是一句口号,在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的不懈努力下,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截至去年12月底,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23.79万人,其中从业年龄人员229.47万人,超龄人员94.32万人,参保覆盖率达97.21%…… 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制度,全市基本形成了城乡居民共创共享的养老保障机制。
“更加注重公平性、更加注重可持续、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提高管理和经办服务水平”,以此为基本遵循,在成都,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逐步构建;在成都,“接续难”“转移难”这一现象,随着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无缝衔接”已不再是问题;在成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市级统筹也已提上日程,政策制度、缴费标准、待遇水平、基金使用、基金预算、业务规程将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统一……
“如果不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的出台,我可能已经放弃了治疗。”当时身患白血病的刘昌华,面对高昂的医药费,在身体和精神受到双重打击下,曾这样悲观地表示。
在病情康复稳定出院的时候,50余万的医疗费,刘昌华报销了35万。不能让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都在医保制度的打造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几年前的“三保合一”,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让全市城乡居民享受同样的医疗保障;整合资源,创建了城乡一体的经办服务体系,实现医保资源集中管理与城乡共享;实施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一体化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制度,城乡居民自愿参保,便可享受同等补充医疗保险待遇……
健全的医疗保障制度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医药负担,但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更在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乡、地区、人群之间的均衡配置。
“十二五”期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引进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293名,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壮大;实现了街道、乡镇基层卫生服务全覆盖;全市建立全科医生团队2429个,并同步推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大医院托管小医院,推动着优质资源下沉和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与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配备日臻完善……
坚守底线
让全体市民朝着
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全面小康,是市委、市政府对全体市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毫无疑问,相对贫困村和相对贫困户的长期存在,我市实现全面小康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减少相对贫困”,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我市必须要攻克的难题。
难题就是任务,任务必须付诸行动。为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在深化新一轮高标准扶贫开发工作的过程中,成都加大马力,推动农村扶贫、城市扶贫、对口支援“三驾马车”并进,聚焦“精准”二字,将启动一项又一项扶贫项目,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明年启动“百村万户”行动,倒排相对贫困村和相对贫困户;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着力培育特色“天府农产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成都聚焦农村扶贫,逐户摸底,精准帮扶,培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
城市低收入群体也被市委、市政府记挂在心,画上了“着重号”。以深化北城改造为龙头,加快城市有机更新,破解城市二元结构;同步推进城市业态的有机更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凡是能为低收入群众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和更好的生活条件的有效举措,都被一一写入了成都的扶贫开发计划之中。
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成都的职责决定了既要管好自家“责任田”,还要担当起全省扶贫攻坚排头兵的责任。对口支援甘孜州、阿坝州,推进其实现自身的“造血”功能,带领贫困户脱贫、普通老百姓致富,正是成都首位城市的担当和责任。
然而,在促进脱贫的过程中,确保群众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社会救助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陷入生活窘境的群众,“兜底线”“救急难”就是要让他们求助有门。在成都,构筑严密完善的安全网,就是让社会救助统一窗口密布在各社区、各街道实现一站式服务,就是在全国率先实现低保标准城乡统筹,就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逐年提高……
当然,坚守底线还要将社会的聚焦点“瞄准”社会的弱势群体,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尊严。有人说,“老有颐养”是每一个人幸福概念的题中要义。可是对于一些晚年依靠绵薄收入的老人而言,并不是那么容易。为筑牢这一百姓幸福底线,成都在今年的民生实事目标中单列一项: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4.3万人。
“残疾人在哪里,就业招聘会就开到哪里;残疾人在哪里,帮扶服务就落实到哪里。”这是成都作出的承诺。扶持1.2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生产增收、6.5万名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资助7.5万名重度残疾人护理费用……在成都2015年十大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中,残疾人帮扶的目标、任务、进度清晰罗列。
促进公平
在迈向全面小康的进程中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只有让发展成果公平共享,全面小康才能凝心聚力。对于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而言,这就意味着就业求职的机会公平,创业竞争的环境公平,接受教育的起点公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保障基本,坚守底线,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解决群众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
就业优先,创业带动。在成都,一揽子推动就业创业的新举措先后出台。将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补贴的范围扩大到了全市企业,稳企稳岗减少失业;将高校毕业生摆在了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首位,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覆盖范围;多举措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成都,这些仅仅是推进就业的一个维度。无论是人才市场天天举办的专场招聘会,还是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见习示范基地,都在传递一个信号:成都在千方百计地创造就业机会,保障社会就业人群。
在创新创业已成燎原之势的当下,成都作为西部的创新创业核心城市,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创业氛围持续升温,创业效应初步显现。顺势而为,在成都,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频繁出台,尤其是对初创期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10万元,2年内由财政给予全额贴息;向符合条件的创业青年大学生提供额度最高为50万元的创业信用贷款,并给予贷款利息50%的补助;市属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在三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多措并举,为创业破除“枷锁”,鼓足“风帆”,让“蓉漂”创业者在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下将“成都创业、创业都成”奏出最强音。
教育公平,就是起点公平。作为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成都在2013年就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首个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城市。
“学有良教”并不是成都的自我标榜,2014年,成都教育发展指数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位,基础教育满意度位列全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第1名。“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正逐渐得到有效缓解,户籍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已成为常态,义务教育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并逐步向高位均衡迈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从成都走向国内知名乃至世界顶尖高校深造的学子逐年递增;高等教育实现高水平特色发展……
后记
共享发展的温情践行
“人有普保、劳有应获、学有良教、病有适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这是成都对何为共享发展最为有力的回答,也是最为温情的践行。
24个字在成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第一次被提出的时候,共享、民生这些宏大的命题细化成了每一个市民触手可及的实惠。当万家灯火点亮城市的夜空,这里的每一家、每一户不为孩子上学难而发愁、不因患病而无助、不为失业而担忧、不对未来而不安……这些就是每一个人对“幸福”最基本的期盼,也是市委市政府许下的庄重承诺。
现在,“十二五”即将收官,“十三五”起航在即。未来的五年,是全市人民紧跟市委、市政府步伐,向更高发展台阶迈进的五年;也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共建共享中增强全体市民获得感的五年;更是这座城市谱写伟大中国梦成都篇章,继续创造辉煌的五年。
本报记者 徐璨
原标题:共享:让发展更有温度 让幸福更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