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历史交汇点上,为“十三五”时期成都发展下达了“任务书”、吹响了“冲锋号”。青白江区委书记刘筱柳表示,青白江区将紧紧围绕市委全会确立的任务要求,主动在全市的“大盘子”和“主线上”谋划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以昂扬奋发的姿态投身新一轮发展热潮,力争在成都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征程中抓得最务实、干得最主动。
抓好时代机遇
塑造发展新优势
对于青白江而言,“十三五”时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最好时机。一方面,铁路口岸的摆位与国家、省、市战略高度契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3年内建成全国最大国际铁路港”的目标,加之目前已获批国家(临时)对外开放口岸、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这些机遇和政策,势必为国际铁路港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另一方面,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所在地,有新工业革命的政策、技术、制度等方面支持,青白江产业转型升级必将腾出更多空间,带来更大实效,区域创新创业高地建设也必将迎来更广的前景。在今后5年内,青白江区将把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的“大盘子”中来系统考量,以抓好创新驱动、走好“一带一路”为主线,奋力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创新创业高地、魅力文化城市、治理先进城市、和谐幸福城市”,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成为全市建设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国家门户城市的重要支撑。
抓好转型升级
夯实发展支撑
刘筱柳表示,青白江区已确立了支撑未来5年发展的重要载体。首先,青白江区将坚定不移实施“蓉欧+”互联互通战略,力争用3年时间把成都国际铁路港打造成为全国功能设施最完善、通达能力最突出、通关服务最便捷的国际铁路港,并用好保税物流中心(B型)、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等优势条件和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境肉类指定口岸、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等平台功能,统筹推进物流业、服务业、制造业“三业并举”,打造国际港贸易区和中西部外向型产业高地;围绕“大走廊”目标,实施“蓉欧+腹地”“蓉欧+节点”“蓉欧+枢纽”等战略,构建联通欧洲泛亚桥头堡和国家向西开放的铁路门户枢纽,打造贯通欧亚、通江达海的“一带一路”大走廊。
同时,紧抓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机遇,以10余平方公里老工业区为中心,结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青白江区将推进新材料、智能装备和产品、智慧能源装置装备、绿色建材和建筑工业化四大引领性产业以及新型商用车制造、粮油食品加工两大优势产业发展,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深化改革,从创业平台、孵化载体、创新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着力,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本报记者 陈泳
原标题:坚持改革创新 走好“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