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汇聚成都发展新动能

2015-12-11 07:09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汇聚成都发展新动能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的决定》出台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创新中国的当下正如诗所颂:创新之风正劲,创新之旗高展,创新之船千帆齐发。

当此之时,成都这艘锐意创新的航船应何去何从?

12月3日至4日,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召开,点亮了航行的灯塔。当会议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关于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的决定》时,场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久久回荡。

面对成都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依靠要素和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的客观现实,《决定》酝酿出台,下达了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任务书,绘制了以改革促创新的路线图。

以《决定》为指引,成都在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的进程中,势必汇聚强大新动能,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绘就成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一场发展方式的谋变

创新是成都发展“新引擎” 改革是创新引擎“助推器”

从商代晚期器身薄如蝉翼的太阳神鸟金箔,到先秦时期妙绝古今的都江堰无坝引水工程,再到北宋发行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从古至今,创新的血脉,一直在成都这片土地上流淌;创新的基因,一直在成都这座城市中传承。

时至今日,面对创新已然成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当下,成都如何“激活”创新因子,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和创造潜能?如何依靠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又如何在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布局中找准定位,主动作为,走在前列?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中,找到了答案。而这份答案就蕴藏在文件起草组所提交审议的《决定》之中。

三大板块,十个部分,上万言的内容,《决定》凝聚了成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方向思路、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而在这背后,是起草小组调研咨询的日日奔走、焚膏继晷的伏案研究、字里行间的字斟句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刻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同时,中央立足全国创新发展大局,出台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作出了在四川等地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决策部署。

创新发展的“冲锋号”吹响,改革试验的“任务书”下达。

作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相关精神的管总性、引领性和指导性文件,9月初,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由市发改委牵头,成立了《决定》起草小组。起草工作在市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起草过程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从成立起草小组开始,9月份密集的调研、座谈就是全部的行程。”来自市发改委的一位起草组成员如是说道。

为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成都市域内的重点科技企业、各大科研院所是逐一走访的重点。通过与企业面对面的交谈,企业创新突破的瓶颈、发展进阶的困境、破除症结的需求都被一一记录在了起草组成员的工作簿上。而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在专题座谈中,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自己的调研成果、多年研究倾囊相授。

汇集各方才智,凝聚创新共识,共谋改革思路。

多方调研的累累硕果让成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决心得到了更强有力印证——

从发展大势看,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突破的大背景下,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撑。成都要在新一轮更加激烈的产业和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就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从发展方位看,当前成都进入资源要素“紧约束”时代,面临着速度变化、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等诸多挑战。要突破发展瓶颈、厚植发展优势,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与活力,就必须全面开动创新这个发展“新引擎”,充分点燃改革这个创新引擎“助推器”。

一轮集思广益的“借智”

充分发扬民主 多方凝聚共识

认真研究和吸纳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做到能吸收的尽量吸收——这是市委常委会对《决定》起草小组的要求。

共征求到各类意见和建议156条、吸收采纳105条——这是起草组全面汇总、逐条分析各方面意见建议后的“借智”结果。

“我认为在《决定》中要考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在一次专题座谈中,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企业提出了这项建议。“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在对建议具体阐释完善后,纳入了《决定》内容。

“科技成果转化的不畅通,是创新‘知本’市场化、产品化的难题。”在一次专题调研中,起草小组成员笔录了这个问题,在认真研究后,“打造校地科技成果转化区,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产业园和创新创业特色街区”作为问题解决的举措,在《决定》中有了具体体现。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105条意见和建议的采纳可以说深入到了《决定》内容的方方面面。

收集各方意见,加紧专题研究。《决定》初稿的成稿在对成都全方位“摸底”调研,掌握大量鲜活的一手材料后,提上日程。

从9月初成立起草小组,到11月初形成《决定》初稿,短短两个月,时间紧,任务重。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周末无休……起草组成员们挑起了责任的担子,对《决定》初稿的框架反复进行集中讨论研究,对每一句关于全面创新改革的文字表述拿捏斟酌,在重点分析、深入思考中,不断细化、完善,形成系统。最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决定》初稿的起草。

但是,在整个《决定》诞生的时间轴上,初稿只能说是迈开了实质性的第一步。广泛践行民主,凝聚各方共识。可以说集思广益、反复打磨、精益求精贯穿了《决定》诞生始终。

11月12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志宏和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筹备组及时组织市委办公厅、市委改革办、市人才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委、市农委、市金融办和高新区、天府新区等对《决定》进行专题研究。

11月23日,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邓修明组织召开市委与党外人士、专家学者座谈会,专题听取市级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书面征求了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市级部门党组(党委)和各区(市)县党委的意见和建议。

11月27日,十二届市委第150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12月3日至4日,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召开。连续两天,参会人员分组对《决定》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起草组也“临阵待命”,抽调了思想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10名成员,在大会分组讨论期间,认真记录参会人员分组讨论的意见和建议,最终从提出的47条建议中,采纳了7条,对《决定》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其余意见已按要求逐条梳理,将在下一步工作中研究采纳和推动落实。

12月4日下午,《决定》在反复锤炼、精心雕琢后,得到了全会的顺利审议通过。

一份创新改革的索引

破解发展难题 厚植发展优势

《决定》全市“聚力”,广泛“借智”,其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和新目标,可谓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催人奋进。

在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为期两天的分组讨论中,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决定》的内容既表现了成都作为全省首位城市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重要依托城市,须干得最主动、走在最前列的担当精神,又体现了成都立足自身实际,须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选择。

那么,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目标定位在何处?实施路径有何谋划……这一连串的问题,参会人员对《决定》给出的回答频频点头。

《决定》明确成都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成为贯穿《决定》全篇的着力重点,要求必须把深化体制改革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先导工程”,加快在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上打开突破口,为创新要素集聚和创新活力释放“排障清道”。

《决定》紧扣成都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提出了“三年率先突破和五年率先形成”的主要目标。

这个目标既紧密承接了国家和全省层面的目标,又充分体现了成都作为我省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和首位城市的责任担当。同时,基于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校院地协同创新、“创业天府”行动计划等方面的工作基础和既有探索,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坚实支撑。

目标的实现,需要明确的路径。《决定》着重突出了“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创新‘两个通道’”。

当前科技创新与经济深度融合不够,存在着分散、封闭、低效等突出问题,是成都的现实。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增强创新创业动力,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就是为了解决创新资源难以从科研机构和高校向企业流动、为企业和市场服务的突出问题。

成都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较多、科研成果丰富,特别在航空航天、核物理、信息安全等领域优势明显,但受体制机制限制,军工科技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面对优势和限制叠加,“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打通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就是成都这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取得重大突破的责任担当。

当然,《决定》中对于系统推进全面创新的部署和谋划还远不止此。

“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是《决定》要求紧紧扭住的“三大抓手”;知识产权、人才发展、金融支撑、开放合作,是《决定》明确大力实施的“四大战略”;组织、政策、法治、服务、舆论,是《决定》提出着力强化的五大保障……

风力正劲,扬帆起航。在《决定》铺就的“路线图”中,有瞄准的突破口,有明确的目标,有清晰的路径,成都有底气、有信心,向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迈出坚定步伐。 本报记者 徐璨

原标题: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汇聚成都发展新动能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