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委】
3大举措
1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体制更顺畅、职责更清晰、监管更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2在全域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上,将狠抓难点攻坚
3在设施配套方面,将重点规划建设垃圾处理设施
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城市环境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城市管理转型升级攻坚年。成都城市管理将重点抓好三大举措,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魅力。
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体制更顺畅、职责更清晰、监管更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同时,在城市治理方式上注重创新,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管理;编制城市综合管理手册,明晰城市综合管理各项内容的行业标准;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建设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两级协调、两级指挥、三级监督、三级处置”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系统。
在全域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上,将狠抓难点攻坚。首先攻坚薄弱区域,以出入城通道沿线、重要河道沿岸、学校周边及文化商业街区等公共区域为重点,集中开展全市城郊结合部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力争用一年时间使城郊结合部环境实现革命性变化。其次是全域管理方面,城管委将牵头实施“四改六治理”,强化市域高速公路环境卫生和广告设置等省市共管机制、扬尘污染等城际共治机制,深化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示范片区”建设、郊区(市)县 “环境优美示范县(镇、村)创建”和“百村容貌整治”,严格实施生活垃圾不落地收运、白色垃圾快速拣拾、市区街三级全时段日常巡查等制度,开展严管街区建设。
在设施配套方面,将重点规划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建成投运万兴环保发电厂项目,大力推进隆丰、宝林环保发电厂项目建设,启动大林、金堂环保发电厂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在2018年实现全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标。建成中心城区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项目(二期),新增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300吨。完成成都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扩建项目,新增医疗废物日处置能力60吨,实现日处置能力120吨。实现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项目新增居民3万户,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
【市水务局】
5大方面
1梯次推进河流水系建设
2供水安全方面
3水环境治理方面
4水生态修复方面
5水景观提升方面
推进建设“活水成都”
成都将梯次推进河流水系建设,优化千年水网,建设活水成都……昨天下午,围绕“成都市水生态系统2025规划”的相关内容,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成都将梯次推进河流水系建设,优化千年水网,建设活水成都。具体说来将从以下5大方面来进行:在防洪治涝方面,构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流域整体防洪工程体系,完善全市防洪布局。对全市岷江、沱江、西河、南河等23条主要江河堤防实施综合治理。2020年,全市主要江河堤防建成长度将提高到790公里,中心城区内涝防治能力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重点城镇防洪标准提升到“20-30年一遇”的标准。
在供水安全方面,从水源开发、城乡供水体系、用水总量控制等多个方面构建供水保障体系。2020年,将本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提升到25%,中心城区供水规模达到278万吨/日,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用水总量控制在红线范围内。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实现金马河、锦江、沱江三大出境断面水质达标。至2025年,中心城区和区(市)县城实现污水全收集处理,乡镇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0%,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50%。
在水生态修复方面,通过河道综合整治、湿地建设、河湖连通构建“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城市水系,中心城区以及天府新区中小河道整治率达到85%以上。至2025年,成都市主要河流生态基流保障率提高到80%,环城生态区内河湖湿地水系面积比例提升到21%,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达到60%。
在水景观提升方面,选择主要河流适宜段建设滨水绿道,构建以河流为廊道、湖泊湿地为节点的生态宜居滨水景观格局。至2025年,建成57个滨水城镇景观节点,滨河绿道建成长度1000公里,城市主要河段绿化率达到85%以上。
【市林园局】
3条措施
1建设市域“两山”环抱生态屏障,构建绿色生态本底
2构建现代林产业体系,助推绿色经济持续发展
3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建设,再现“花重锦官城”城市景观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昨日下午,市林园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就未来5年成都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建设市域“两山”环抱生态屏障,构建绿色生态本底。2016年,我市还将积极建设天府新区兴隆湖等湿地公园,启动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市将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实施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生态植被修复提升工程,形成重点区域植物层次多样、景观类型丰富的森林生态格局,森林覆盖率达41%。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体系,高标准建设成都大熊猫国家公园。加快推进龙门山、龙泉山“两山环抱”生态屏障建设。其中,龙门山重点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启动实施生态提升工程,拟用3-5年时间,完成10万亩的改造提升和景观景点打造工作。
构建现代林产业体系,助推绿色经济持续发展。将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园区建设,努力构建“一区一主业、一县一特色”的林业产业发展体系。力争到2020年,在全市二、三圈层,建成8个产业布局合理、优势突出、效益显著、集中连片面积分别达到10万亩以上的主导林产业示范基地和一批特色林产业示范基地。
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建设,再现“花重锦官城”城市景观。每年打造10条花树特色示范街道,以再现“花重锦官城”城市景观,持续加大立体绿化力度,不断推进郊区(市)县新增绿地建设,完成新增绿地建设1000公顷。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绿色家园150个,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2020年,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绿地率达到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力争5年内新增现代林业产业基地85万亩。
本报记者 李霞 实习记者 缪梦羽
原标题:“十三五”期间 坚持绿色发展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