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达州罗家坝遗址第四次发掘 或揭千年巴人消失之谜

2015-12-30 17:06   来源: 四川新闻网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马兰

工作人员正在罗家坝遗址进行勘探

四川新闻网达州12月30日讯 12月30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达州市宣汉县获悉,国家文物局已批准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家坝遗址实施第四次考古发掘,相关工作人员已于26日进入考古发掘现场,这次考古有望揭开千年巴人消失的诸多历史之谜。

12月30日,在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的罗家坝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只看见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勘探。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赵建介绍,大约4000年前,川东北地区生活着一支生性骠悍的民族——古代巴人,然而2000多年前,这支民族却神秘消失,留给后人无尽想像空间。

罗家坝遗址的发现和前三次的考古发掘让这支伟大而神秘的部落浮出水面,但是史书上对其记载语焉不详,又因为缺乏相关考古学实物证明,巴人文化成为一团迷雾。1999年,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相继出土许多巴人文物、墓葬,这段尘封五千年的古文明也随之被揭开,它的价值震惊了世界。随着罗家坝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多惊喜,也带来更多猜测、遐想,或许困扰人们上千年的巴人消失之秘终将显现出历史的本来面目。

据了解,罗家坝遗址是四川省20世纪末发现面积最大的先秦巴人文化遗址。2000年,该遗址考古发掘被被评为“1999年四川省十大文物工作成果。”2001年,罗家坝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家坝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成都古蜀船棺葬遗址一道,被评为“三星堆之后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是全国150年重要大遗址之一(四川省共6处)。

罗家坝遗址位于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的,距宣汉县城西北46公里,分布于渠江流域中河与后河交汇的一级平台上,包括罗家坝“外坝”和“张家坝”,总面积140多万平方米。据史料记载,该遗址曾为东乡县城所在地,在此建县兴废长达730年(公元555年至1283年)。20世纪70年代,当地村民挖泥烧砖曾挖到过青铜罐,四川省博物馆文物专家前往考察,采集标本,认定罗家坝外坝为“战国土坑墓群”,张家坝为“汉代遗址”。

直到1996年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发掘罗家坝战国土坑墓群。罗家坝遗址先后经历了三次发掘,1999年9月至11月,考古人员对罗家坝遗址实施了第一次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50平方米,清理墓葬6座、灰坑19个,房址1座,出土青铜器、陶器、玉石器等100余件。

2003年3月至7月,对罗家坝遗址实施了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400平方米,清理墓葬33座、灰坑31个,在清理33号大墓时,出土了大型青铜礼器、巴式青铜兵器、彩绘陶器和巴人印章等文物。此次出土青铜器、陶器、骨器、铁器、玉石器等随葬品600余件、陶片3000余件。专家鉴定,这些文物涵盖新石器至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时期,历史年代久远,文化积淀深厚。

2007年6月到2008年1月,对罗家坝遗址实施了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53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26座、灰坑14个,出土各类文物500余件,其中铜器230余件、陶器200余件、玉石骨器近90件。此次发掘,实现了“八个首次重大发现”,即:在该遗址中发出了“船棺葬”、俯身葬、“人殉”、陶器刻有“符号”、“木盾”痕迹、“三棺合葬”、用人头作“牺牲”、“凤鸟图案”纹饰。

据考察队初步推断,罗家坝遗址距今约3000至5000年。随着三峡电站建设进程的推进,三峡库区内巴文化遗址基本被淹没,罗家坝遗址的发现和进一步发掘,出土文物具有显著的巴文化特征,填补了巴人历史研究的空白,为进一步研究巴国、巴人、巴文化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资料和史料线索,在研究巴文化和蜀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的相互交融关系方面具有特殊价值。

原标题:达州罗家坝遗址第四次发掘 或揭千年巴人消失之谜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