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立文家中的假馨海蝶
然而,就在众人庆幸之时,沈立文却陷入两难。
“兰花大盗”杜吉兵,是沈立文的司机,也是他的亲戚,是他乡下堂妹的老公。
杜吉兵被抓后,堂妹找到沈立文,希望他找警方说情,“竟然兰花已经找回,大家又都是亲戚,盗的兰花也算是自家的东西,是不是放了杜吉兵”。沈立文找到警方,提出释放杜吉兵的要求,遭到了警方严词拒绝,“兰花大盗”必须被法律审判。
沈立文无能为力,只能对堂妹实言相告,可堂妹不能理解,抱怨于他。因为自己的兰花,将亲戚送进了监牢,也就无言与老家来往了,甚至于杜吉兵何时被判刑也不愿打听。
时至今日,杜吉兵夫妻仍认为,兰花案是沈立文设下的圈套,“因为卖花的人是吕某,跟沈立文关系好,最后做出鉴定的人也是吕某。”
端倪/
“馨海蝶”花朵有异样
专家出结论:莲瓣兰,最多5元一苗
2007年,沈立文结束了在宣威的生意,定居昆明,从吕某处所购兰花也未有一苗售卖。闲暇,他考察于昆明的兰花市场,有人来看他兰花,指出他的“馨海蝶”似乎有假,但因当年未开花,而难以辨别。
2008年1月,花终于开了,仅仅一朵。
沈立文查阅资料,发现此花朵并非“馨海蝶”,就立马打电话给吕某。几天后,吕某提出来看看,可沈立文并不在,只好找来一位兰友杨林陪同。看过后,吕某对杨林说,花不对,可能是肥重了,明年如果还不对,就赔偿沈立文。
2009年1月,兰花一下子开了5、6盆,同样也非“馨海蝶”。
沈立文认定吕某卖给他的兰花有假。他再次致电吕某。吕在电话中称,“不来看兰花了,品种都是对的,过了这些年,谁知是不是你吃了,不服你就去告”。此段通话,沈立文至今留有录音。
气急之下,沈立文到昆明市西山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
接案后,警方立刻接手调查,沈立文的兰花也被送至云南省兰花协会鉴定。三位专家给出的鉴定结论称,“6盆兰花均属云南特色品种莲瓣兰,如果现在出售其价值一般在3至5元一苗”。
显然,沈立文此兰花非是“馨海蝶”。
这时的沈立文想到了“兰花大盗”杜吉兵,如果杜所盗兰花一文不值,也就不该被判重刑,他就太对不住这位亲戚了。他急忙找到堂妹,得知杜吉兵在2006年被云南省高院终审判刑10年,至今已坐牢快三年,他急忙将新的鉴定结论告诉堂妹,让其找检察院申诉。
原本,沈立文抱有极大期望,有了鉴定结论,终可让吕某赔偿了。但没多久,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西山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停止了查案。经侦大队的情况说明称,鉴定的这些兰花让吕某辨认,吕某根据花型和叶型判断,并不是其当年卖给沈立文的兰花,他们认为此案没有犯罪事实发生,只是买卖纠纷,遂不立案。
B 孰是孰非
兰花DNA鉴定结果显示:
3份样本源于同一母本,都非正品
警方虽未立案,可沈立文堂妹在云南省检察院的申诉有了转机。省检极为重视,在查看了相关证据后,责令曲靖市检察院复查此案。
曲靖市检察院(下称曲检)分别找到沈立文、吕某、杨林调查。同时,曲检也找到了另一位投诉者刘忠贵,刘以15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吕某三苗“馨海蝶”,也认为自己上当受骗,遭遇了假“馨海蝶”。
曲检在取证时,带杨林到了吕某家中,对照沈立文家中的“馨海蝶”,杨林挑选出了三盆“馨海蝶”。同时,曲检也带走了沈立文家中的数盆“馨海蝶”,并在云南省兰花协会的认定下,通过当初的鉴定照片比照,证实这数盆兰花正是他们当初鉴定过的兰花。
云南省兰花协会的鉴定书
为了取证,曲检采取了DNA鉴定,并取了四份样本——一是沈立文自称从吕某购得的兰花,二是刘忠贵自称购吕某的兰花,三是杨林从吕某家中选出的兰花,四是省兰花协会正品的“馨海蝶”。
2009年10月,经过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DNA鉴定,发现前三份样本的系缘关系,“有完全一致的遗传,是相同的来源”,而第四份与前三份“不可能是同一来源”。
沈立文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兰花的DNA,与人、动物一样,基因具有唯一性,他手中的、刘忠贵手中的、吕某家里的兰花,源于同一母本,就能证实其来源均是吕某,而与正宗“馨海蝶”DNA不符,又能证实其兰花自然是假的“馨海蝶”。
至此,沈立文觉得兰花案峰回路转。
但是,曲检将此鉴定结论在告知吕某时,吕称刘忠贵、沈立文的兰花不是其卖的,拒绝在笔录上按手印。
有此新的事实和证据后,曲检认为杜吉兵所盗“馨海蝶”,原本只价值20元,其涉案250万元的盗窃数额中180万元不能认定,遂将此案移交省检,省检再向省高院发出了检察建议,经省高院审委会讨论,撤销了杜吉兵原审判决,并发回曲靖中院重审。
兰花案“柳暗花明”,多人均认为“兰花大盗”杜吉兵至少减刑,或是当庭释放。
通过此兰花案改编的电影《馨海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等制作完成,并于2012年上映。影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讲述了检察官通过一次偶然的巧合,无意中发现一年前办理的一起案件“兰花案”的真相,让无辜者重获自由的故事。
然而,与现实相反,影片外的杜吉兵并未重获自由。
原标题:兰花案中案:盗百万名兰获刑10年,其实只值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