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发展态势下,部分省政协委员将目光聚焦在旅游发展的智慧建设上,以此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成绵乐客专开通运营后,同城效应明显增强。”致公党四川省委在提交的集体提案中分析,成绵乐客专使高铁节假日经济突出,旅游目的地地位进一步凸显,旅游接待量总体增长。
“十三五”时期,四川、成都的高铁建设加快推进。如何根据高铁线路布局,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致公党四川省委建议,加快构建旅游快速交通体系。完善城市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打通各沿线城市最短交通连线,逐步形成“高铁+公交”“高铁+租车自驾”等各种交通方式无缝链接、换乘便捷的道路交通网络。
在深化同城效应,促进四川“高铁休闲圈”形成上,建议从全省层面研究区域合作机制,建立旅游战略联盟,促使高铁沿线城市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确立差异化错位发展原则,加强区域旅游产品开发,“深度挖掘成都古蜀文化、绵阳科技文化、乐山佛禅文化、彭山长寿文化等高铁沿线城市本土文化内涵,引导项目形成差异化发展,形成上下游衔接、产业延伸有序的旅游产业发展集群。”
还要针对高铁游客的旅游需求及习惯,重点整合打造几条精品高铁旅游线路,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局面。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形成区域合作的新动能。
“智慧”建设是近年来的热词。省政协委员于桂尤其关注“智慧旅游”建设,“就是以旅游者为核心服务对象,面向未来的全新旅游形态,是现代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新模式等在旅游业的有机运用。”于桂建议,改变传统管理营销方式,构建服务导向型旅游发展模式。立足于为游客提供更便捷、个性化、信息化的服务,实现个性化旅游与旅游管理服务无缝对接。建立与智慧城市统一的数据中心、智能化指挥中心、基础数据管理体系、现代化服务体系,为众多潜在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促使它们为游客提供智慧化旅游服务。开发APP,发挥信息网络社交平台优势,鼓励游客把旅游期间对景区服务、旅途观感等消费体验进行分享和评价。
省政协委员杨晓红建议,用“互联网+旅游”的思维去改善景区的旅游环境。建议旅游部门积极与三大电信服务商联合,在全省所有A级景区和星级农家乐建设免费公共WiFi系统,让旅游者用手机在景区内游玩时方便寻找公共服务场所。本报记者 华露艳 李凌翌
原标题:形成“高铁休闲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