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受访者供图
小桥、流水、木屋、竹林、飞鸟、人家,一幅由麦秆和沙石制作的《望江楼》栩栩如生。这幅画曾在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上获得产品创意金奖。
2月2日,记者在遂宁市蓬溪县黄泥乡,见到了《望江楼》的制作者柏波。这位60多岁的老人,不仅创作的麦秆画多次在全国比赛上获奖,他还常常创新,将麦秆焚烧炭化制作“炭麦画”,利用废纸壳制作“炭末浮雕字画”,还有利用沙石等各种随处可取的素材,制作“沙石麦秆画”。
小麦秆制出精彩故事
出生在黄泥乡的柏波,五六岁时,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制作麦秆画。“那时候做麦秆画很简单,没有那么多工具,做出的图案也比较单调,主要是自己做着好耍。”1978年,柏波参加工作,被分配到粮食部门。工作几年后,爱折腾的他辞职下海,靠着做衣服的手艺外出闯荡。1996年,他又回到黄泥,开始专心制作麦秆画。“虽然做了那么多年生意,还是最喜欢麦秆画。”柏波说。
走进柏波家,一楼是他的陈列室,四周挂满了他制作的麦秆画,有山水、人物、卡通、花鸟、建筑,甚至新闻时事等类型。
二楼一个靠窗的大书桌,就是柏波的工作台。桌上摆放着他制作麦秆画使用的工具:熨斗、刀片、电烙铁、尺子、胶水……都是一些很常见的简单工具,而原材料则更简单,就是普通的麦秆。要把这些普通麦秆变成一幅幅精致的麦秆画,过程却并不简单。“一般工序是,先将麦秆进行挑选、漂洗、蒸煮、晾晒处理,剖开后用熨斗和刀片打磨平整,然后用烙铁对其烙烫,使麦秆呈现不同深浅颜色,最后再通过剪、刻、雕、粘等,制作成画。”柏波告诉记者,如果要制作更复杂的麦秆画,则还需要进行上色处理。
爱琢磨自创“炭麦画”
一幅山水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山林层峦叠嶂,奇峰屹立对峙,远望像一幅水墨,凑近细看,这些深浅不同的颜色,都是用被焚烧过的炭化麦秆制成的,这正是柏波发明的“炭麦画”,原图来自南宋名画家马远的作品《踏歌图》。这幅长80厘米、宽50厘米的画作,柏波做了近半年时间。“用焚烧炭化过的麦秆制作,能体现更多细节和颜色,让画也更有层次感。”柏波说。
除了“炭麦画”,柏波还发明了“炭末字画”——用废纸壳折叠粘连做成立体的字样,将麦秆烧成炭末,然后将炭末粘附在废纸壳字样上。因为麦秆画,柏波认识了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他便采用这样的方法,将曾来德一副草书作品制作成“炭末浮雕字画”。同样,沙石画、浮雕画等也是柏波自己琢磨创新出来的,他现在正在研究如何将更多身边东西加入麦秆画中。
传统手工艺后继乏人
由于制作工艺过于繁琐,麦秆画售价比一般的画价格更高,一般都在几千元以上,不少画价格达到上万元,愿意买单的消费者并不多。实际上,柏波从1996年开始专心制作麦秆画,但直到2011年,才卖出了第一幅画。
柏波告诉记者,制作麦秆画,需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而目前市场又未能很好开拓,经济效益不高,年轻人大都不感兴趣。
柏波有3个子女,但子女们都在成都工作,虽然都多少学习了些手艺,但只有逢年过节回家时,才帮帮他的忙,所掌握的都只是皮毛。而他带的学徒,前前后后换了好几个,平均年龄都是30多岁,至今也没有能完全继承手艺的。
前段时间,柏波带着妻子,跟一些朋友一起到青神参观考察竹编,当地的产业发展让他深有感触。于是,他成立了麦秆画专业合作社,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吴梦琳
原标题:遂宁民间手工艺人 麦秆沙石做出家乡田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