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成英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专访
本期嘉宾: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甘洛县喜洋洋、美洋洋双语幼儿园董事长 潘成英
访谈主题:大小凉山彝区开展学前双语教育“一村一幼”
四川新闻网北京3月4日讯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部长通道”媒体云集。教育部长袁贵仁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为媒体停留的13分钟时间里,贫困农村地区教育事业是他主要谈及的内容。袁贵仁说,农村教育一直是我们的薄弱环节,这些年,虽然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但现在还存在明显差距。按照中央决策和部署,继续向农村教育倾斜。
贫困农村地区教育,正是四川今年和今后几年将要重点着力的领域。四川省2016年20件民生大事中,涉及教育扶贫的就有5件。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四川省大小凉山彝区的小朋友们可以直接在村里上幼儿园了。为此,今年省级将计划安排1.24亿元资金,专项投入到大小凉山彝区开展学前教育“一村一幼”,在2586个行政村每村选聘2名学前辅导员,开展学前双语教育,省财政按平均每人每月2000元给予劳务报酬经费补助。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部署,凉山州早在去年9月下旬在大凉山彝区10县率先启动“一村一幼”建设试点,11月扩大到全州17市县。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将全面完成开办3342个幼教点、5101个教学班和选聘10202名辅导员的任务。
潘成英和幼儿园小朋友快乐合影
“一村一幼”:让彝区小朋友在家门口上幼儿园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不便,教育基础薄弱。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深入大凉山腹地昭觉县彝族村寨,考察乡村小学和幼教点,看望留守儿童家庭,考察了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召开教育扶贫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刘延东充分肯定四川省教育扶贫工作。她指出,扶贫要扶智。要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扶贫基础性工作,着力扩大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是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甘洛县喜洋洋、美洋洋双语幼儿园董事长潘成英一直都很关心的问题。在潘成英的手机相册里,数量最多的照片是她跟幼儿园孩子们快乐的合影。“一村一幼”是今年四川民族地区教育中的重要民生大事,也是过去一年潘成英基层调研的重点工作。多次走访调研后,她梳理出一份详尽的调研报告。潘成英说道,在大小凉山彝区开展学前双语教育“一村一幼”建设是推进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实施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对有效缓解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入园难、入园率低,学前教育严重滞后问题,特别是培养少数民族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基本的汉语沟通技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前,村里的小朋友都没有专门的幼儿园可读。就像我,小时候就没上过幼儿园。但是现在随着学前双语教学‘一村一幼’的实施,特别是对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最幸福的事就是可以在家门口读书了。”潘成英还记得去年她曾去一些村子调研,当了解到村里幼教点办学条件需要改善时,当即决定想要通过自己的幼儿园对这些幼教点进行帮带。“后来,‘一村一幼’项目开始实施了,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也替这些幼教点感到高兴。我们作为当地比较有教学、管理经验的民办幼儿园,也非常愿意在教师交流、培训等工作上做一些努力。”潘成英说道,在全州各县招考村级幼教点教师的时候,她所管理的幼儿园也有部分教师流动了过去,进村当上了幼教辅导员。
在潘成英看来,实施彝区学前双语教育也是为孩子们将来更好进入小学学习打基础。“以前,不少幼儿园汉语教学相对较弱,孩子们进入小学学习后,遇到不少困难。近几年来,我们州里都开始实施学前班双语教学,当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时,有一年时间来进行双语学习。现在全面实施彝区学前双语教育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潘成英说道。但她在调研中,也发现不少乡镇中心幼儿园附属于乡镇中心校,未独立建园,导致幼教“小学化”倾向较为严重。潘成英同时还提到,彝区双语教学对幼教老师要求也较高,“若老师汉语、彝语都不好,怎么跟孩子、家长好好沟通呢?”通过调研,潘成英认为,实施大小凉山彝区学前双语教育‘一村一幼’需要招聘大量幼教,所以在招聘环节要把好教师关,并且在教师招聘上岗后,还需要做好教师管理工作。
在村里走访调研时,潘成英还发现,“部分村级幼教点的小朋友还没有享受到营养餐,不少孩子吃的食物都是从家里带来的。”她说道,义务教育都已落实了营养午餐,学前教育“一村一幼”是否也可纳入享用呢?
潘成英村调研时拍摄的村级幼教点
建议建立乡镇中心园→村园(点)联动发展的农村学前教育网络
如何更好地保障“一村一幼”落实到位,真正解决彝族小朋友入园问题?聊起“一村一幼”,潘成英这位业内人士滔滔不绝。拿着这份用脚走出来的调研报告,她认认真真地分享着对项目实施的见解。怎么补好这块教育短板?潘成英一口气提了6个建议。
实际上,她最关心的还是村级幼教点的校舍和师资问题。“在‘一村一幼’设置校舍时,大多选用村委会活动室或者租用民房作为幼儿园教学阵地。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校舍安全问题。”潘成英说道。
而在师资上,潘成英在调研中一直在思考着师资选拔、管理问题。“仅我们凉山州,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前,将完成开办3342个幼教点、5101个教学班和选聘10202名辅导员的任务。”潘成英说,要选聘上万名幼教,务必要加强对他们的资格审查和业务能力的考察。同时,后续如何留住人才,让他们安心扎根在农村,当好幼教辅导员,也是接下来政府应当好好考虑的问题。
潘成英建议,加强对幼儿园聘用教师管理,规范聘用标准和程序,依法依规落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和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等。“可对辅导员进行试用期考察,比如3个月或者半年等,在此期间不仅要考察她的教学能力,也要考察她的品格,不合格者一票否决。在学前教育中,老师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所以一定要把好师资关,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同时,她还提出建议,在县域内幼儿园中,打破教师流动壁垒。幼教可由县上统一管理,进行分配。这样可以让县城或乡镇中心幼儿园里的优秀教师流动去村级幼教点上课,如此可帮助提升村级幼教点的教育水平。同时,她还提出,可配备专职学前教育管理人员和教研员,建立督导责任制,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模式,编制农村幼儿园工作手册,包括办园标准、工作章程、管理制度、实操要点和一日活动环节及规范等,细化流程标准、明确具体要求。完善农村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教研联组机制,建立覆盖乡村的教研工作网络,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分区域、到园、到人等方式开展教研工作,强化农村幼儿园保教实践研究和指导,着力解决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今年省级已规划了专项资金完成“一村一幼”这件民生大事,但潘成英继续提出建议:可设立农村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保障农村幼儿园正常运转。实行“以奖代补、优级优奖”,对办园有成效的园所给予扶持和奖励。“国家有关部门应出台政策,明确民族地区‘一村一幼’参照义务教育标准,实施营养计划和生均公用经费补贴政策。”潘成英说道。
“建立农村学前教育科学的管理模式和长效发展机制。逐步取消学前班,由学前一年向学前三年转变,加快学前三年教育普及进程。实施乡镇中心园标准化管理,按照‘建成一所,达标一所’的原则,通过统一管理标准、加强师培师训、区域互动交流等方式,支持乡镇中心园建设与发展。实现村级幼教点常态化管理和指导,逐步提升村级幼教点质量。构建乡镇中心园辐射管理村园(点)的管理模式,形成中心园→村园(点)联动发展的农村学前教育网络。”潘成英在接受采访时便表态,她所管理的幼儿园师资水平在当地具有一定实力,她也非常愿意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师资培训和教师交流工作。
“通过落实用地、资金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村级组织、社会团体或个人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和自然村单独建设或联合建设标准化村级幼儿园,由分散设‘点’到集中办‘园’。”潘成英最后建议。(川网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 陈淋 董焦)
原标题:[全国两会·川网会客厅]潘成英:“一村一幼”让彝区小朋友在家门口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