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1日16时15分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蒲长城、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张晓山、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修文、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巡视员傅文杰就“人大监督工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紫光阁杂志、紫光阁网记者】专题询问一直都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方式,去年出台的有关意见要求每年都安排国务院副总理,或者国务委员到会应询,请问这是出于一种什么考虑?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可以实现?近期的几场专题询问好像都是由国务院部委到会应询的。此外,还想请问,为什么没有安排对“两高”的专题询问?我也想问一下,“两会”为什么没有“两高”的记者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巡视员 傅文杰】首先,有没有“两高”的记者招待会,这不属于人大监督的范畴。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我重点想说一说专题询问的问题。“两高”的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就三次专题询问,都是得把反复讨论,人民群众反复呼吁的问题列到专题询问当中。“两高”的议题一直是人大监督的重要内容,每年都要涉及。全国人大开展监督工作是有计划、有重点的,“两高”的报告每年都要听,而且听取“两高”报告分组审议的时候,“两高”的负责人是要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的,只不过没有加“专题”两个字,但实际上询问是常态化的。
你讲到的国务院领导同志到会应询的情况,可能我们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去年三次专题询问,国务院领导来了两次,张德江委员长主持或者出席的专题询问,刘延东同志、汪洋同志都参加了。今年的专题询问,我想国务院的领导同志也会到会应询的。为什么?这是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应有之意,宪法规定了“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建国以后,周恩来总理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16次,这都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具体做法和具体体现。
讲到专题询问,我再讲一点,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一点解释。什么叫专题询问,专题询问通常是在常委会联组会议上进行的,六个组组成了一个联组,叫联组会议。联组会议有什么效果?围绕一个议题,比如刚才讲的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先在分组会议上审议,在分组会议讨论审议的基础上,把大家共同关注的,特别突出的重点问题,再拿到联组会议上进行进一步审议、交流、讨论。所以联组会议的审议,重点更突出,审议更深入,意见更集中,效果更明显,社会更关注。从效果上讲,专题询问的效果,我个人觉得,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等列席人员,以及国务院领导同志及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有一种现场办公的感觉,大家面对面的交流,是短平快的一种高效的工作方式,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迅速达成共识,更加有效的推动一个方面的工作。毫无疑问,专题询问这项制度还会进一步坚持、进一步完善。
原标题:傅文杰:两高”的议题一直是人大监督的重要内容 每年都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