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超过200人10年来在成都学习俄罗斯民歌

2016-03-28 07:02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成都俄罗斯歌曲班学员合唱演出

教之诚

“我相信在成都肯定有有俄罗斯情结的人。”68岁的王建清在四川老年大学教授俄罗斯民歌,一干就是10年。教过的学生超过200人。“教他们我从不觉得辛苦,每一次上课都像是在过节,非常愉快”

学之缘

青年时期听到的歌曲是《喀秋莎》、《贝加尔湖畔》,看过的电影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初中高中要学习俄语,穿的也是“布拉吉”,“那时的俄罗斯更像是我们的精神故乡”

24日凌晨6点半,72岁的王朝荣比以往起得要早一些。醒来后,他摸了摸提前熨好的西装、西裤就起床了。然后拿出独唱曲目开练,这首俄罗斯民歌他学习了不到2个月,而他与俄语打交道已有57年。学俄语、看俄罗斯电影、听俄罗斯歌曲……俄罗斯成为王朝荣这批30后、40后独有的青春记忆。

10年前,从俄罗斯回国的王建清出于热爱、主动请缨在四川老年大学教授俄罗斯民歌。10年来,她教过的学生超过200人,大多数年龄都比她大(平均年龄70岁)。

每一次上课都像过节

24日在三圣花乡农家乐,八音萨克斯奏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100多位老人因为成都俄罗斯民歌班10周年聚在一起。到了《告别华尔兹》独唱时,掌声格外热烈,演唱者是68岁的王建清。10年时间,4次迁址,两度重病停课,这门课开得比所有人想象中都要长久。

“接触俄语是1961年,从33个字母学起。”大学时,王建清在西南师范大学俄语专业学习。1992年,她前往莫斯科,直到2005年回国。带回的行李里装满了从俄罗斯各地搜来的民歌。回成都后,王建清希望更多人了解俄罗斯民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人肯定会喜欢俄罗斯歌曲。”她听说四川老年大学有声乐班,毛遂自荐去当起老师。“当时就想把这么多年的心血传播开去。”

2006年3月6日第一次试讲前,王建清心里其实没有多少底,“但我相信在成都肯定有有俄罗斯情结的人”。当天,教室里坐了100多位学生,她从《喀秋莎》讲起俄罗斯民歌的特点,从此一干就是10年。自编俄汉双语教材,涵盖了100多首俄罗斯歌曲。“教他们我从不觉得辛苦,每一次上课都像是在过节,非常愉快。”王建清乐在其中。

学生平均年龄超70岁

“10年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王朝荣是王建清的第一批学生。1959年,王朝荣第一次接触俄语,重新拾起是在10年前的成都俄罗斯民歌班。他说,10年来,教学地址搬过4次,从2006年的方池街,到2010年的清江东路,再到现在的宁夏街和致民东路。“我们这批人都有俄罗斯情结,学生平均年龄超过70岁,最小的60岁,最大的80岁。”

“2014年,我右腿受伤手术,只能找来其他俄语老师代课,一直到今年这学期才能重新开课。”王建清回忆。10年教学,每周上课。工资从最初每次课70元到现在150元。“其实教学费用真的很低,王老师完全是凭着热爱来教书,绝不是为了钱。”学生们说。

“最早接触俄罗斯还是高中——《卓娅与舒拉的故事》!”成都著名美食家车辐之女车蓉回忆,几年前听说宁夏街有一个俄罗斯民歌班,有俄罗斯情结的她也去了,“每次重大聚会都会去”。

青春时期的精神故乡

学生李女士细数,大家学会的俄罗斯民歌已经接近200首,庆祝会当天学生表演的就有35首。“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过程中,俄罗斯的痕迹抹不去。”李女士回忆,青年时期听到的歌曲是《喀秋莎》、《贝加尔湖畔》,看过的电影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初中高中要学习俄语,穿的也是“布拉吉”,“那时的俄罗斯更像是我们的精神故乡”。

民歌班里大多数是青年时期学过俄语的人,语音和文法虽然生疏,但重拾并不难。在民歌班副班长王朝荣眼中,学习俄罗斯民歌还有一丝丝悲壮意味。“近几年已经有4个学生去世,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继续学下去。”王朝荣说话时舞台上传来《俄罗斯田野》:“你是我青春,你是我寄托,在一生中多少事经历过。”成都商报记者 颜雪

实习生 刘茜 摄影记者 张直

二战十大名曲之一

俄罗斯民歌《喀秋莎》

《喀秋莎》是一首俄罗斯民歌,也是一种让德军闻风丧胆的武器。她代表着俄罗斯女性最坚强和最纯真的感情,她是俄罗斯的美丽传说。

关于《喀秋莎》的来源,民俗学家们给出了许多个版本。其中一个是:1941年7月一个黄昏,苏联近卫第三师的年轻士兵们从莫斯科奔赴前线。望着这些也许不会再回来的同龄人,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的女生们为他们唱起了这首《喀秋莎》,它的词作者是苏维埃桂冠诗人伊萨科夫斯基。

1个月后,近卫第三师在第涅伯河边战斗到最后一刻,全体殉国。但更多的师团唱着《喀秋莎》走向前线,此时士兵的母亲、姐妹和情人们,则代替他们走进后方工厂,加班工作,为了民族生存的权利。

1942年,一种新式秘密武器交到了前线士兵的手中,它的炮身上只刻着一个“K”字。设计者的本意是用这个字母来代表“共产国际”,但士兵们却在第一刻想到了美丽的姑娘,“喀秋莎”成了火箭炮的代名词。(新华社)

原标题:俄罗斯田野“你是我青春,你是我寄托”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