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爸爸”和其女儿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10日讯 近日,成都“漫画爸爸”这一热词在网上炸开了锅,如果你还不知道“漫画爸爸”是谁,那你就out了。“漫画爸爸”叫何淼,在西南交大工作的他,自幼就喜欢画画,为了帮助女儿学习成语,自己手绘了1440幅主人公为“成小语”的成语漫画,漫画被朋友上传到微博后,随即被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凤凰网、重庆日报、扬州晚报等多个官方微博转载,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而这种方法好不好,会不会误导孩子对成语的理解,班级实施情况等都成为广大网友目前最关注的问题。
对此,四川新闻网记者走访了相关专家,专门为广大网友解答疑惑:
网友:这种方法好不好?
专家:好!有助于孩子的形象记忆
“漫画爸爸”一出,就有网友羡慕地说,“又是一个别人家的爸爸。”很多网友认为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孩子学习成语,也能让孩子更加快乐的学习。而相关专家也认为“这样的爸爸可以来一打。”
香港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杨炀认为通过漫画记成语是很好的,“这对小孩子形象记成语很有用,会让小孩子的记忆更深刻,而且在通过漫画记成语的过程中,孩子与家长必然会产生交流,孩子产生疑问,爸爸去解释,其间孩子想的越多,思考的就越多,这对小孩子来说是很好的。但未必对所有人都有用。”
成都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蒋生文也很赞成漫画爸爸的做法,“在大人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忙得不可开交、越来越疏于跟孩子的交流、沟通的当下,漫画爸爸能够十分投入地用创造漫画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保持良好的亲子交流,非常值得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借鉴。”
“漫画爸爸”用漫画帮助孩子形象记忆原本晦涩难懂的成语,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也引起了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廖静波的关注,“学无定法,通过漫画、音乐、运动等等方式来学习知识,本身它们之间是可以融会贯通、进行联结的。我也从中看到了他的爱心和用心,值得肯定。”
网友:成语漫画不可行,造成孩子误解咋个办?
专家:no!有误解不一定是坏事
四川新闻网记者发现,虽然“漫画爸爸”的成语漫画得到不少网友点赞,但也有网友持质疑态度,“欸-你有神经病诶”便认为,虽然很有新意能让小朋友记住,但是不是曲解了成语的意思呢。“dreams艺依”也评论,成语主要是它的寓意,而不是你能背出多少。
对此,香港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杨炀说:“漫画是不能将成语背后的寓意全部表达出来的,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解,但有误解不一定就是坏事,有误解就说明你就开始思考了。一旦孩子有误解,有认知冲突了,他就会去问,去思考,孩子有了探索的兴趣,而兴趣对孩子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并且他认为这些误导并不会定形,他赞成孩子先记住成语,在他们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相关情景便会唤起认知,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孩子的认知,还能激发孩子学习成语的兴趣。
正如上文所说,简单的漫画的确不能完整的将成语的深厚底蕴表现出来,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成语漫画,对此,成都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蒋生文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漫画爸爸”在用漫画帮助孩子记忆的同时,除了要对漫画内容的精准性、表现的审美性有要求而外,可以用必要的文字对成语的出处、内涵、应用等进行批注或补充,以便帮助孩子完整的掌握成语。二是可以积极的创设成语应用的情景,在特定的情景中帮助孩子学习。这样不仅保证了孩子学习成语的兴趣,也可以让孩子更加深刻的了解成语背后的深厚底蕴。
网友:孩子照猫画虎滥用成语咋个办?
家长日记:目前滥用情况较少 有的孩子用的还不错
“漫画爸爸”成网红后,很多网友也担心万一孩子照猫画虎、生搬硬套成语怎么办,这样不仅误导孩子对成语本意的理解,有可能还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实,有关网友的这些疑问,学生家长日记里早就给出了答案。
据了解,西南交大子弟小学2年级3班班主任周平昭老师从很早就开始收集班中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成语的情况, 让家长以日记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位叫小墨(化名)的学生在一天妈妈开车遇黄灯,本想冲过去,但还是踩了刹车时,她由于惯性撞到椅子上,她叹着气对妈妈说:“这就是你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结果呀!”这一幕被孩子家长记录了下来,并且成为班主任周妈妈案头上成语运用较好的例子。
通过了解“漫画爸爸”孩子班中学生使用成语的情况,记者发现,目前班中大部分学生对于成语的使用情况良好,并没有出现网友担心的滥用情况。
(记者 陈淋 实习生 蔡晓慧)
原标题:成都“漫画爸爸”网上炸开锅 网友专家来摆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