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来古镇经营茶楼时,街道破败不堪,又乱又脏,房子也又老又旧。因游客稀少生意不景气,改做凉粉,竟一炮打响。”“伤心凉粉”创始人杨明自认为创业成功是抓住了古镇文化气质,踏对了洛带建设节拍。
洛带镇的发展得益于四川省委实施的“百镇建设行动”。像曾经的洛带一样,四川有2000多个小城镇,数量虽多,但规模小、承载力弱。从2013年开始,连续3年,四川每年选取100个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特色优势明显的小城镇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先行先试,优先发展壮大,使试点示范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产业特色、生态环境等得到明显提升和优化,在全省形成点上突破、面上带动的助推小城镇发展格局,夯实新型城镇化基础。
产城一体,激发小城镇内生发展活力。“四川打造特色小城镇,核心之举在强化产业支撑。”在四川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副处长李南希看来,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四川不少小城镇发展条件相对较差,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必须扬长避短,以特色产业兴镇。
经过3年探索实践,四川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的原则,依托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名山名景、特色矿产、优势农产品发展产业,初步形成了工业园区、旅游观光、商贸物流等6种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其中127个试点镇的抽样调查,发现试点镇的经济增长动能强劲,地区生产总值平均达16.26亿元,已成为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
“百镇示范引领,带动千镇发展。”试点小城镇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摈弃“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示范放大效应明显。通过探索市场融资方式解决了“钱”从哪里来,通过“扩权强镇”“一站式服务”破解城镇怎样“管”,通过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完善社保转移接续办法打破了农村人口市民化的门槛。截至2015年底,300个试点示范镇共整合省级财政资金21.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321亿元,带动全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5亿元,就地就近转移农业人口123万人。
(据《人民日报》2016年5月23日第04版)
原标题:“百镇建设行动”强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