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成都通过“中考”

2016-06-03 08:30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史建婷

评估组:取得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6月2日,记者从成都市商务委获悉,近期,成都市顺利通过了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的中期评估。

评估组认为,成都市在推进试点工作过程中,大胆探索、锐意创新,试点任务整体进展顺利,部分试点项目取得了良好进展和阶段性成效,城乡流通效率明显提高,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渠道进一步打通。“特别是在创新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的综合行政执法机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这也标志着,在这项由国务院于2015年7月29日批准、全国共9个城市参与的改革试点的“期中考试”中,成都成绩优异,距离“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这一试点要求更近了一步。

“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体制改革,因此要率先去啃体制上的‘硬骨头’。”成都市商务委主任郭启舟“审题”清晰。

补市场“缺位”

6月2日上午8点,在位于成都市光华东二路98号的益民菜市中铁西城店,一个年轻小伙子选完菜,掏出手机,用微信“买了单”,“看,多方便。还能网上下单,两个小时内就能送到家。”他说。

这样的益民菜市,在成都共有35个,它们与另外85个社区便民菜店一起,为近百万成都市民提供生鲜菜篮子服务。

这也是成都探索建设的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是成都在强化城乡一体流通设施制度供给上,所作出的重要探索。

郭启舟以菜市场举例,“以前不少成都市民就面临买菜难,私人投资的菜市场买菜环境脏乱差等状况。”为此,成都以公益性菜市场为切入点启动建设,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发挥公益性菜市场保供应、稳物价、促消费、惠民生的作用,进而探索构建公益性基础设施投建管机制。

在此理念下,成都将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纳入公建配套,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并重点将公益性菜市场建设纳入全市为民办实事目标,优先供地。

为了避免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益民菜市由政府投资、建设部门统筹修建、国有平台公司管理、市场主体自主经营,形成了投建管“三分离”,管理、经营“两分开”的模式。

流通基础设施还被纳入了成都市的城市小街区规制体系。在成都计划打造的9个“小街区规制”示范区中,按照“增供给、惠民生”的思路,流通设施也将纳入社区综合体。

破“九龙治水”困局

近日,彭州市一酒类经销商向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举报彭州当地一家餐馆涉嫌卖假酒。接到举报,该局执法三大队大队长王瑞当即带着工商、食药监的执法人员一起出动,不到半小时,执法人员就查封、扣押了涉嫌假酒,并开具停止违法通知书。“内贸流通管理是典型的‘九龙治水’,‘执法交叉’与‘监管空白’并存。”成都市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分析,“表面上大家都在管,但一旦出了问题,难免推诿扯皮。”

2015年9月1日,彭州市整合该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商务在内的25个行政部门(公安除外)行政执法职能和原17支行政执法队伍,组建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实行统一受理、统一执法,构建“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机制,为破解这个“九龙治水”困局启动探索。“综合执法要求相关执法人员一起出动,解决了相互推诿的问题,提高了执法效率,也避免了多头执法带来的执法扰民。”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吴勇介绍。

在改善城乡一体内贸流通治理机制,增强城乡治理能力上,成都还实施了“三局合一”“三级贯通”管理模式:在区市县一级,将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整合,统一组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在乡镇(街道)一级,整合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组建市场监督管理所,在村(社区)配备市场监管协管员,履行辅助市场监管职责。

 

原标题: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成都通过“中考”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