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痛点”、挖“病根”,成都正建立精准扶贫体系,力求一户一策——在成都,“贫困”与“扶贫”两个词汇的定义,正不断被颠覆。
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2012年人均纯收入4800元,远高于国、省贫困线标准,但在2013年,它被成都市戴上了“贫困村”的帽子。因为当年,成都划定贫困线:人均纯收入7000元。在此轮扶贫“收官”、2016年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之时,这条线还被上调为10000元。
不过,即便是比照调整后的“高线”,五星村也已经把“贫困村”的帽子“丢掉”:2014年,五星村人均收入增加到12000多元,首次突破1万元大关。
从“图温饱”到“图发展”,从“消除绝对贫困”到“减少相对贫困”,当前,成都市扶贫开发进入攻城拔寨、高位求进的新阶段,呈现出一系列带有转折性、趋势性的深刻变化。站在从“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跨越的战略高度,2015年8月,成都市委通过了《关于坚持高标准推进城乡扶贫开发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到2017年全市减少农村相对贫困、缩减城市相对贫困、对口支援甘孜州及区域合作的目标任务,吹响了全市高标准推进城乡扶贫开发的冲锋号。
精准扶贫 对症下药
一条仅两米宽的泥泞机耕道,变身为路面宽18米的高等级乡村公路——这就是五星村梦开始的地方。
五星村的落后,交通不便是最重要的原因。精准扶贫,就是要找准贫困的类型和原因,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做到贫困的“痛点”在哪里,扶贫开发的重点就跟进到哪里。
2013年6月,五星村道路建设工程正式启动,两条高等级乡村公路笔直伸向远方。
与此同时,促进产业腾飞也被提上日程。“很多村的落后,不在于资源匮乏,而在于自身没有厘清思路,没有找准方向。”成都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具体到五星村,过去主要以种植传统粮油作物为主,缺乏主导产业支撑,产值不高,种植模式单一。
规划先行,仅仅两年,五星村就成功引进了“盘古”和“柏萃”两个农业项目,流转当地上千亩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同时成立了“五星土地股份合作社”,以优质粮油为主要产业,大力发展认养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创意农业,并成功打造“五星品牌”这一特色农产品品牌。“‘精准’还体现在对‘人’的精准识别。”成都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成都市正在建立一套“精准识别—建档—开方—捡药”的扶贫体系,把真正有需要的人找出来,并针对其具体致贫原因,做到一户一策。
蒲江县大塘镇八角井村,同为上一轮扶贫开发中的贫困村。其中的26户,被列为“重点中的难点”。“他们是全村最困难、也是最有望能脱贫致富的居民。”大塘镇副镇长黎万华说。八角井村村主任仲际忠为26户村民送去了猕猴桃种苗、将土专家带到田间地头,为大家手把手示范猕猴桃的种植技术。
第三轮第二批农村扶贫开发中,成都确定100个相对贫困村和8512户相对贫困户2.66万人为扶持对象。瞄准城乡低保对象,实行动态跟踪、低保兜底扶贫,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着力缩减城市相对贫困。确定20个区(市)县两两组团分别对口支援甘孜州10个县,深度开展与甘孜、阿坝等地的合作。
务求治本 唤醒自身动力
大邑县斜源镇江源村困难户杨文田夫妇,年过六旬且都长期患病。家中没有青壮劳动力、没有固定收入来源。但他们就地进行林业种植和生猪养殖,为自己撑起一片蓝天。
听说了这个暖心的故事,成都市主要领导立即指示,要赶紧把村里的林业中药材产业园区搞起来,为更多的杨文田带来希望。“扶贫不扶懒”,是成都坚持的导向。光除病灶,不挖病根,贫困就会像“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只有把贫困群众这一主体的发展能力提高了,发展意愿增强了,扶贫开发才有不竭的动力。
着力构建以就业与产业发展为主的脱贫增收体系,成都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管理和分类帮扶,实施城乡劳动者就业培训和“春风行动”。2015年,落实6374人灵活就业社保补贴3327.15万元,提供工作岗位8.3万个,培训城乡劳动者8万人。“春风行动”吸纳3.61万农村劳动者就业。
促进农村相对贫困村产业发展,2015年市级财政安排5000万元资金扶持相对贫困村产业发展,组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203个,发展优势主导产业578个。相对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453元,比2012年底翻了近一番,同比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而要从源头上拔掉“穷根”,不仅需要唤起扶贫对象的自身动力,也要循着问题的脉络追根溯源,往深处发力。
在新一轮的扶贫开发中,成都提出:“把贫困村作为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重点,率先创新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利用机制,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体制机制障碍被打破,脱贫致富的活力将全面涌流。
成都还着力做好“双五一”帮扶措施:针对相对贫困村,做好一个扶贫开发规划、发展一个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一个发展带动主体、建设一个幸福美丽新村、健全一套基层治理机制。针对相对贫困户,选准一个发展方向、制定一个扶持对策、确定一个帮扶对子、落实一个增收项目、健全一套脱贫机制。
多元推进构建大扶贫机制
扶贫开发,是一场需要齐心协力唱好的“大合唱”。
成都市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财政兜底制度体系。建立市县两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同步增长机制,实施扶贫项目资金县级统筹,整合投放各类财政资金、对口援助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金。2013—2015年市县财政安排专项农村扶贫资金2亿元。
同时,在全国率先实行低保标准按圈层城乡统筹、区域同步合理增长的机制。2015年全市低保标准平均为497.62元,与2011年相比,城市和农村分别提高85.0 %和223.9%。充分发挥低保兜底作用,2015年城乡低保实际支出5.5亿元。
城乡医疗保险救助政策、对残疾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和救助制度,则体现了城市的温情。成都全面实施城乡统筹门诊救助、参保救助、一般住院救助、大病住院救助、补充医疗救助和住院救助费用“一站式”结算的“5+1”医疗救助制度。2015年全市医疗救助43.29万人次,支出1.65亿元。
此外,成都还着力构建多元参与的社会关爱援助体系。落实市级领导挂点督查以及市县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定点帮扶任务。2015年,全市共有40位市级领导、251个市县部门、100家农业龙头企业参与第三轮第一批农村扶贫开发定点帮扶。
成都还构建起一个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机制。构建政府主导、部门主帮、市场主力、行业主抓、社会主动、群众主体的大扶贫格局。综合实施就业扶贫、助学扶贫、医疗救助扶贫、低保兜底扶贫、灾后重建扶贫,探索整合使用扶贫资金。2013—2015年全社会投入扶贫资金超过13亿元,汇聚了较强的扶贫合力。
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2016年,成都市农委(市扶贫办)不断强化财政扶贫资金监管,认真开展正风肃纪,着力为高标准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同时,积极推进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增强资金使用针对性和实效性。
原标题:成都:精准扶贫 高位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