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老人带孙 两代人带娃观念不同常引发家庭纠纷

2016-06-24 07:48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廖雅莉   责任编辑: 史建婷

天府早报今日“家有老人”关注的话题是:两代人带娃观念不同,如何调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对于生育二孩的职场妈妈们来说,一边是工作,一边是家庭,多数时候只能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家里的老人成了带娃的主力军,但因生活习惯、教育理念等不同,老人与子女产生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郑玉萍建议,在家庭生活中,大家应互相理解,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子女应该允许老人对孙子有适当的疼爱和说教,老人也应该理解子女对孩子的教育。”

老人的无奈

宝宝动不动哭闹,带得很累人

孩子的诞生对一个家庭来说,自然是件十分高兴的事,不过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带娃的任务交给谁?一些职场妈妈在辞职与不辞职之间摇摆,但多数情况是,带娃的重担还是得由家里的老人来承担。

天府早报记者日前随机询问了几位老年人,多数表示如果子女愿意,经济条件允许,还是支持“生二胎”,“有二胎,孩子多个伴,也挺好”。但当被问及是否会为子女带二胎时,一些老人犹豫地表示:不想再带了。

成都市民杨女士的女儿花花5个月了,生产前,杨女士曾坚定地表示“一定会生二胎”,但现在她动摇了。“我有腰痛的毛病,我希望自己带孩子,但没办法,对我来说,一个人带孩子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杨女士说,女儿花花是一个“高需求”的宝宝,“所谓‘高需求’,其实是宝宝的一种分类,大概占所有宝宝的20%,他们表现为需要大人时刻关注,哭闹较多,精神和身体都很敏感。比如母乳喂养难成规律,他们想吃就要吃,不吃就哭闹。”

上周,杨女士中午喂奶后去参加同事婚礼,离开的两个多小时里,花花一直狂哭不止,“她非常认生,原本应该在六个月才出现的分离焦虑,在她不到五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了,所以我妈带得也很烦躁,她说带花花一个娃相当于带了两三个,感到很累。”

老人的苦恼

一天围着外孙转,比上班还要忙

原本,老人该有自己的老年生活,却被娃娃“套牢”。“在我们家,我妈是那种比较焦虑型的,娃儿带得细,比较累,我爸就相对懒些,他们经常为这个吵架。”

市民乔女士告诉记者,“爷爷奶奶每周三过来带一天,周末我们自己带一天,也是为了让我妈腾出一点时间去办自己的事。她以前要去上老年大学,热衷参加同学会,还喜欢逛街。自从我有了孩子以后,她的生活就少了很多乐趣,带孩子、做饭、打扫卫生都特别辛苦,大多时候,我妈只能各种创造条件抽空往外跑,抓紧时间打来回,孩子确实拖累了她。”“我现在每天比上班还忙,恨不得多一双手来。”用赵阿姨的话说,如今她真是比上班还忙。赵阿姨说,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小外孙转,自己的生活都得慢半拍。比如早晨7点过起床,先给小外孙弄早饭,喂他吃完,小外孙玩玩具的时候,她才有时间坐下来吃早饭,饭后收拾屋子,打扫卫生,十点左右又带着小外孙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然后回家做午饭……“买菜路过公园,看到好多老人唱歌、跳舞,真羡慕呀,我现在连这点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赵阿姨说。

老人的不解

教育方法不一,带娃“吃力不讨好”

老人与子女共同带娃的家庭模式,引发不同教育理念产生的碰撞。李女士说,“外公外婆习惯对孩子处处迁就,我们批评一下孩子,她就放声哭,外公外婆就会上来拦住,说我们凶孩子。”

老人们也是怨言吃力不讨好:“带孩子累得腰酸背痛,还要看人脸色!”今年56岁的刘阿姨年轻时非常要强,工作上很努力,在家里是“一把手”。一年前,刘阿姨升级当了奶奶,原本微妙的婆媳关系发生了变化。“事实上,这些看起来不可调和的问题,都是些琐事,”刘阿姨回忆,“孙女刚满月就一直拉肚子,看了西医找不到原因,儿媳又不愿意孩子吃中药,现在孙女的腹泻一直不见好转,我好着急。”还有一次,刘阿姨回家发现小孙女在床上哭得厉害,而儿媳却在一旁不理不睬,她有些生气地质问儿媳“为何不抱一抱小孩”,而儿媳妇却说不能抱,“孩子一哭就抱,这会让她养成习惯,反而对孩子不好。”刘阿姨不解:“他们太教条,只相信书上、网上说的,为何对我们带娃娃的方法如 此 排斥?”

医生说

教育孩子还是应该以父母为主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郑玉萍回忆,曾经有一对30岁不到的年轻夫妻,跟男方的妈妈一起来到医院咨询。“儿媳觉得婆婆对小孩的教育插手太多,而婆婆坚持自己养孩子更有经验,双方经常发生争执,时间长了,夫妻关系也因此恶化。”“出现这种矛盾,其实还是因为大家没有明确自己的家庭角色,在处理事情时越了界。”郑玉萍说,每个人在家庭中都会身兼几种角色,要懂得适时变换角色,“比如儿媳在家庭中的角色,既是妻子,也是小孩的母亲,同时还是婆婆的半个女儿;婆婆在家中的角色,既是母亲,也是小孩的奶奶,还是儿媳的半个妈妈。”她认为,家庭中的每个人应该安于自己的本分角色,尊重他人的角色,在划清界限的同时互相理解、互相关爱。“子女应该允许老人对孙子有适当的疼爱和说教,老人也应该理解子女对孩子的教育,只要不越界即可。”

郑玉萍认为,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应该以父母为主,“父亲母亲在孩子的成长中都有各自不同的重要作用,比如孩子能从母亲的温情教育中获得安全感,从父亲那里则获得更多的社会认知。”

数据

根据 《2015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调查数据显示,70后家长已成为主体人群,占比63%,其孩子年龄集中在7-18岁阶段。80后家长占比29%,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已逐步承担养育儿女的责任。其孩子主要在0-6岁阶段。与上一代60后父母相比,80后父母由于受教育程度及成长环境不同等因素影响,有四成认为,在养育孩子上,最大问题就是 “与父母传统教育方式有摩擦”,而六成60后父母也承认自己和孩子思维模式不同,有代沟。

■支招

关于带娃如何与长辈沟通

聪明的父母会避开孩子,两代人单独商讨,以求在达到意见的统一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尽量不会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

沟通的形式很多:找一些育儿杂志或上网搜罗一些信息,有意无意给长辈看看;聊聊亲戚邻居家的好的教育方法。

沟通时态度要诚恳,不要嘲笑或直接否定老人的观点,听听他们有没有合理的意见补充。

天府早报记者段祯陈俊张福超

原标题:两代人带娃观念不同常引发家庭纠纷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