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6首届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在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外大数据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全国各地大数据技术和产业主管部门、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的嘉宾和代表共计1500多名齐聚蓉城,聚焦“大数据与智能时代”,探讨大数据与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以及大数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成都大数据产业链
初具雏形
据市大数据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起点较高、发展较快,创新活跃,应用比较丰富,产业链初具雏形。
具体来看,研发上,创新研究比较活跃。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和成都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专门的大数据研究机构,探索大数据工程技术应用的方向与途径,研究成果已经或正在投入平台化应用。应用上,主要行业有一定基础。政府部门围绕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启动了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和人口信息综合分析、交通出行智能管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等大数据应用试点。产业上,产业链初具雏形。整体来看,在大数据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我市都有一批企业,而且发展热情较高,创新应用比较活跃,大数据产业链初具雏形。
下一步,我市将以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为重点,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加快构建全域覆盖、特色突出、差异发展、全国领先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全面推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和经济转型升级,争取到2020年,全面建成中国西部大数据中心和国内一流的数据强市。
成都大数据企业
主动抱团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成都作为首届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举办地,在大数据应用方面有自身的优势所在,其中,人才是成都最有竞争力的产业基础。作为一项基于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新产业,大数据产业发展主要靠人的“智”,所以其核心和关键问题是人才,成都有很多高校、优秀的学生,进一步发展就能形成更为明显的人才优势。此外,从市场的角度,成都的产业发展水平比较高,企业发展也比较好,特别在中西部地区具有很强的引领性,这是另一个突出的优势。
深化大数据应用机制、创建良好大数据产业生态环境,是本届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在昨日的应用大会上,由来自全市范围内优秀的致力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50余家“产、学、研、用”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成都大数据产业联盟正式启动。成都大数据产业联盟理事长周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联盟旨在根据战略部署和大数据自身产业发展规律,加强联盟成员间上下游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推动成员间协作,全力推进成都大数据产业应用与发展,“我们的核心价值就是彻底跨界、频繁交流、资源共享,抱团发展,致力构建各级政府、学术界、产业圈的‘桥梁’。”他表示,联盟首批会员预计将超过100家,包括重点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法律机构、风投机构等,涵盖政务、民生、工业、农业等多个行业。
本报记者 尹婷婷 杨彩华
原标题:成都争取到2020年 全面建成西部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