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三年重建 我们与新家园一起成长

2016-07-19 09:25   来源: 四川在线   编辑: 唐欢   责任编辑: 史建婷

2014年1月28日,芦山地震后第一个春节临近,灾区冷暖牵动着全国。本报记者走进灾区,切身感受灾后恢复重建的热火朝天、民生保障的温暖人心。

2015年4月20日,新家园拔地而起,新生活重新启航。本报记者用文字、图像,记录灾区人民的感恩之情,更铭镌他们走上新起点的信心和决心。

2016年4月20日,震后三年,灾区的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设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报记者再次深入灾区,努力展现这张漂亮的“民生答卷”。

地震灾区百废待兴,最需要恢复的是民生。三年重建,灾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灾区人民正在走出灾难阴影,开始美好新生活。

天全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团支部书记高文平依然清晰记得,地震当天他骑着摩托车冲到单位参与救援的情景。而如今,三年重建给天全县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高文平骄傲不已。

汉源县双溪乡,农家乐“香约桃花缘”老板汪国华刚刚给儿子办了喜事,灾后利用当地新发展的水果产业,让汪国华赚了“花”钱再赚“果”钱。

芦山县飞仙关镇项目办主任罗煦洋也从当年刚出校园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一名业务熟练的基层干部了。眼下,重建项目的扫尾工作又将让他忙碌一阵子。

人往前走,灾难就会被甩在身后。2016年7月,震后三年再回雅安,冲淡人们脸上伤痛的除了时间,还有灾区干部群众用双手建造的美丽家园,还有在三年重建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乐观和自信。

人物名片

高文平

天全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团支部书记、城市建设部工作人员

重建感言

“五加二”“白加黑”是我们灾后重建工作的真实写照,但在短时间内看到县城面貌大幅度改变,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这些苦和累,于我而言是值得的,更是幸运的。

高文平一直清楚地记得,三年前那个地震后的早上,当他率先赶到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大楼前时,大楼已经被震得歪歪扭扭。他和随后赶来的同事一起,抬电脑、抢设备、搬文件,在县城一处未受损的公租房里搭建起了临时办公室,随即接手了地震发生后第一件任务——始阳镇片区危房排查。

此后的一个多月里,高文平和三个同事走遍了片区的每个角落,逐一勘察房屋受损情况,挨个劝离需要搬出危房的居民。“最远的地方要走一个多小时路,有时余震导致路边的电线晃晃悠悠,但一忙起来也就忘了害怕。”高文平说。

2013年底,随着危房排查结束和灾后重建拉开序幕,高文平又以项目现场代表的身份,“转战”各个施工项目现场,代表业主方督查施工进度。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凉水井大桥建设。凉水井大桥是连接天全老城区和沙坝新区的重要通道。“按施工进度,两天必须架一片梁。”2014年8月起,从建设局到凉水井大桥的5分钟路程,高文平一天要往返4趟。数百趟“丈量”下来,他硬是督促着施工方按时完成了进度要求。

7月13日上午,记者眼前的高文平,仍然淹没在浩繁的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书中——已进入灾后重建项目清算高峰期,而投资8个多亿的河道流域整治和城市形象打造工程也快要开始了。

人物名片

汪国华

汉源县双溪乡申沟村村民、“香约桃花缘”农家乐老板

重建感言

灾后重建,家里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前几天儿子又刚刚结婚,现在我和老伴儿就等着抱孙子了,日子真是比这满山的桃子还要红、还要甜!

7月18日,汉源县双溪乡申沟村里,汪国华一早就钻进了自家的2亩多桃林,仔仔细细地检查桃子的生长状况。几天前,他家刚迎来一桩大喜事:儿媳妇新进家门。

汉源过去有句老话,“有女不嫁申沟郎。”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灾后重建中,汉源大力整合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全力打造“百里果蔬长廊”,而申沟村正好处在这条长廊上。村里铺上了水泥路,建起了游客中心、旅游步道,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汉源大樱桃、桃子、苹果等水果。

2014年夏天,汪国华家的“香约桃花缘”正式开张,第一年就有10多万元纯利润。更让汪国华得意的是“一年要卖几道钱”。他向记者细数自己的“生意经”:春天一到桃花盛放,就有不少人来春游赏花;五月开始,大樱桃成熟了,又可以体验采摘、买大樱桃;七八月又是桃子成熟的季节;“从九月到过年,都可以卖苹果。”

今年初,两口子又张罗着在菜谱上新添了几道菜式,把二楼平台打造成一个小茶园,“我们这里夏天空气好,又凉快,冬天阳光好,暖和。我打算再把农家乐扩大些,现在好多客人来耍,还要先预订哦。”

眼看桃子成熟,儿子也决定不外出打工,留在家里帮父母打理农家乐。

人物名片

罗煦洋

芦山县飞仙关镇项目办主任

重建感言重建感言

灾后重建工作是一场磨炼,更是一场洗礼,我由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到能胜任交付给我的各项工作,3年参与飞仙关镇的灾后重建,对我来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7月14日中午,罗煦洋站在芦山县飞仙关镇通往雅安的318国道边,准备为即将来考察的德阳市重建办一行介绍情况。

罗煦洋今年刚满25岁。三年前,他通过了选调生考试,凭着一腔热血,毅然选择到灾区基层工作。2013年7月底,雅安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刚到飞仙关镇项目办工作一个月的罗煦洋,被分派负责芦山县飞仙关镇凤凰新村。

凤凰新村建设除了53户新建农房,还要配建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和1000多平方米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及污水管网、垃圾收集点等。

整个项目分成35个小项目,多个分项目交叉施工,最多的时候有9个单位同时施工——这意味着他每天需要和多个施工方同时打交道,“初出茅庐”的罗煦洋一时有点“吃不消”,“不同施工单位经常因场地、设备冲突闹得不可开交。”

罗煦洋到凤凰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工程管理专业书,现学现用。2014年1月,凤凰新村顺利建成。

眼下,罗煦洋又开始了灾后重建项目的“扫尾”工作——联系各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结算、审计。重建工作的有序推进和顺利完成,让这个当年的“新兵蛋”已经成长为飞仙关镇项目办同事眼中的“老班长”了。

原标题:三年重建 我们与新家园一起成长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