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 成都科技成果转化步入快车道

2016-07-26 07:32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史建婷

本报制图 曹劲松

科技成果转化,成都“制造”向“智造”转移,成都丰沛科研“资源”向“资产”转型的核心。在继成都深水区探索“三权”改革之后,今年,成都正式出台“成都新十条”,持续激发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活力,推进成都创新创业供给侧改革。

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成都围绕“12345”总体思路,通过促改革、搭平台、强主体、造环境等多管齐下,加快把成都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的“成都谋略”。记者了解到,通过持续提升全市科技成果转化承载能力,我市今年上半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9.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07个百分点,全市新登记户数和新增注册资本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排名第2。

关键词:促改革

设立2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率先实施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

据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丁小斌介绍,为持续释放科技成果转化源动力,我市持续深化科技成果产权改革,“市委市政府及市级部门密集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在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搭建转化平台、鼓励创新创业、强化创业融资支撑、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推动高校院所科研配套改革等方面,形成了7大类48项政策体系。”

为充分激发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在立体构建的7大类48项政策体系之中,今年,我市对“成都十条”进行调整完善和优化升级,出台了《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成都新十条”)。明确知识产权归属是成果转化的前提。在“成都新十条”中,在推动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的基础上,我市明确提出支持在蓉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鼓励高校院所与发明人或由发明人团队组成的公司之间,通过约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方式进行知识产权奖励,对既有职务科技成果进行分割确权;以共同申请知识产权的方式分割新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早分割、早确权、共享制”的改革思路。据悉,成都对职务科技成果的所有权进行改革,此举在全国城市中尚属首创。

人才,创新创业及成果转化的基因,我市“大手笔”投入持续优化人才引育用全链条生态。今年,我市制定出台“成都人才新政十条”,设立2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人才制度优势显著增强。探索“企业提需求+高校出编制+政府给支持”引才模式,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同时,我市启动创建“海外人才离岸基地”,推动解决海外人才在蓉创业“硬着陆”问题,并实施三项本土人才培养计划,着力激活本土人才资源。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要科技金融体系“给力”,我市通过建立财政引导、多方参与的成果转化投入机制,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气血丰盈”。据悉,探索“拨改投、拨改贷、拨改贴”的财政投入方式,我市设立2.3亿元的市级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共同设立9只天使投资基金,规模达9.08亿元,已投资中小微企业23家。同时,设立2.5亿元市科技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引导11家银行共建35.8亿债权融资资金池,财政杠杆放大15倍,累计为260余家企业提供信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6.4亿元,并开发规模1亿元青年大学生“创业贷”产品。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去年引导新增注册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52只,新增科技贷款466.05亿元,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后备企业库,加强企业上市培育辅导,全市A股上市公司6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24家,初步形成“创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

关键词:搭平台

优化布局“3+M+N”双创载体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承载能力

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着重双创载体建设,通过提质升级重点产业基地、优化布局“3+M+N”双创载体、推进建设创新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承载能力。目前,已建成总面积142万平方米孵化器群体和49个公共技术平台,同时共建成各类双创载体193家,总面积1503万平方米。

据了解,我市正积极推进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改革先行区和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成都科学城,联合知名高校院所共建协同创新基地和成果转化园区,加快建设西部创新第一城。并推进中韩、中法、中德、中古、新川等国际产业合作园区的建设。

在载体建设方面,我市布局优化了“3+M+N”双创载体。“‘转、改、建’结合,重点打造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天府新区‘天府菁蓉中心’,郫县‘菁蓉小镇’3个双创载体引领区,吸引了27家新型孵化器和926个创业项目入驻。其次,打造‘M’个双创载体集聚区,包括武侯区联合四川大学共建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等。并且,打造‘N’个双创特色区,建成蓉创茶馆等双创载体特色区。”丁小斌介绍道,全市共建成各类双创载体193家,总面积1503万平方米,其中21家众创空间纳入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

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则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各种“疑难杂症”。记者了解到,我市建成了“科创通”创新创业网上服务平台,目前已聚集科技企业上万家、科技服务机构569家、服务产品1750款。同时,构建银企校院“四方”对接服务平台。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99个,在重点产业领域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1个。2015年,全市输出技术合同成交236.33亿元,同比增长59.8%,吸纳技术合同成交170.36亿元,同比增长24.0%。

关键词:强主体

催生小微企业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提升企业科技成果吸纳转化能力

丁小斌介绍,为增强市场主体,催生小微企业,提升企业科技成果吸纳转化能力,我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活力。2015年,全市新增科技型企业11032家,全市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市场主体990户。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50318户,同比增长29.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07个百分点;注册资本累计达35184.87亿元,同比增长23.37%;新登记户数和新增注册资本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排名第2。

为支持企业吸纳转化科技成果,我市制定实施了《成都市技术交易补贴管理办法》。2015年企业法人输出技术、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180.73亿元、115.74亿元,占全市总额的76.5%和67.9%,企业已成为技术成果最大供求方。同时,还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促进创业企业与服务机构“精准对接”。据统计,2015年我市向近600家科技型企业发放创新券5270万元。

“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方面,我市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参与制定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创新产品,全面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丁小斌说,2015年,企业专利申请量53268件,占全社会申请总量68.7%,企业授权量33430件,占全社会授权总量74.5%。“十二五”期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7.6%;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53家;建成各级各类企业研发机构近1000家,累计支持研发战略性新兴产品和重点新产品600余个,创制国际、国家、行业等技术标准1498项。

关键词:造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环境保护 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

为营造成果转化良好生态,我市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打造了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记者了解到,我市深化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四川协作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基本形成了“两级法院、五个知识产权庭”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管辖格局,被欧洲通讯社评价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做得最好的城市”。7个区(市)县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县,高新区成为西部首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同时,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定期发布成都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201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77538件,发明专利申请量29791件,分别居同类城市第2、第3位;注册商标总量达14.7万件,继续领先中西部城市。

“同时,我市也打造了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化落实‘放管服’行政体制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完成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打造一流政务环境,荣获全国移动政务影响力‘十佳城市’。”丁小斌介绍,据悉,2015年,全市新增注册资本6545.93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4.8个百分点。

据了解,下一步,市科技局将重点推动落实“成都新十条”,支持在蓉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深化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着力提升“菁蓉汇”“创交会”两大双创品牌活动。聚焦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优化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和产学研协同机制。深化环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区和优化“3+M+N”双创载体建设,加快校地共建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升级“科创通”平台,着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创业导师队伍。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环境保护,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

【案例】

西南交大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

西南交大科技持续推进成果所有权制度改革“深水区”探索。今年1月,“西南交大九条”正式出台,改革方向与“成都新十条”一脉相承,核心之一就是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

“1月19日‘西南交大九条’出台,1月22日就有中低速磁悬浮二代技术成果的4项核心发明专利、可降解生物材料成果的4项核心发明专利办理了知识产权的校内分割手续。”西南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康凯宁分析,学校与职务发明人就专利权的归属确权,规定或约定按30%:70%的比例共享专利权。去年至今,西南交大已经有10多项科研专利进入“所有权”改革阶段,其中,约有7项专利已完成确权,科技成果确权,直接成果本地转化及产业化的销售收入超过了2个亿。

记者 缪琴 实习记者 缪梦羽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