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监护人疏忽入刑的前提是未成年人犯罪或受伤害,未成年人身陷不同的困境之中,两种情况都值得呼吁。
——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傅艳
在法律评价标准里,负有法定职责的人出现疏忽失职,本质上是对自己责任的懈怠,这种疏忽失职是不可原谅的。法律应该要求监护人必须尽到监护职责,并不容忍“疏忽”情况的出现。
——四川广力律师事务所唐应欣律师
父母疏忽失职入刑,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实现,但从我国社会发展文明程度来说,要实现还有一定距离,更多的还是应该重视教育。
——北京大学教授刘继同
13岁少年小武为抢劫,将汽油泼向年轻女老师杨冬玲,造成严重后果。不少人认为小武父母应承担看管不严的责任,但根据我国刑法,小武父母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小武仅13岁,依法不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连日来,成都商报关注“歧途少年”系列报道揭示的未成年人犯罪及其背后的家庭教育问题,引起各方关注。昨日,热心未成年人保护的公益人士、检察官、律师通过成都商报联合发出呼吁: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父母疏忽失职问题,建议追究“疏忽失职”父母的刑事责任。
为何呼吁
未成年孩子犯罪 父母多失职
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傅艳,一直在为“监护人疏忽失职”入刑而努力。“我们正在收集整理更多资料,推荐给政协委员或是人大代表,从法律上进一步推动对未成年儿童的保护。”傅艳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倾向于认为孩子是家庭私有的“物件”,家长管不管、怎么管是别人家的私事。傅艳说,呼吁监护人疏忽入刑的前提是未成年人犯罪或受伤害,未成年人身陷不同的困境之中,两种情况都值得呼吁。她表示,家长的疏忽失职,导致严重后果,未成年人心理扭曲而犯罪,归根结底问题根源在于父母的照顾缺失。傅艳说,据相关机构统计,未成年人犯罪中,有40%是由受害人转换加害者的,其本身幼时遭受过虐待或长期伤害,“当他有能力对比自己更弱的人实施暴力的时候,他的手段一定会比他当年遭受的更残暴。”
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检察处检察官王亮表示,在多年办案过程中,确实存在一部分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或错误履行监护职责导致不良后果,其他教育手段又不能达到良好矫正的现象,这就需要刑法处罚的有力震慑,制裁这种行为。王亮说,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对虐待罪、遗弃罪是有相关法律规定的,但办案人员普遍感受力度还不够。部分犯罪的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原因在于父母不积极履行监护责任、遗弃虐待甚至本身就是侵害者,这就需要对监护人进行追责。
法律应要求监护人必须尽到监护职责
云公益法律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四川广力律师事务所唐应欣律师也支持“父母疏忽失职入刑”。她说,在不少国家,父母失职行为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表达的理念是:父母应当履行监护教养职责,如果未成年人子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与父母疏于或不当履行监护教养责任有关,那么法律将教他们怎样做父母。比如,美国规定疏于照顾孩子会丧失监护权;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儿童福利法》规定,未成年人在家庭中受到虐待,儿童保护会有权将儿童从家庭中领出来,通过法庭取得对儿童的临时监护权;中国香港地区,除《保护儿童和少年条例》外,还在《侵害人身罪条例》中专款规定,故意袭击、虐待、忽略、抛弃或遗弃16岁以下儿童,即属犯法。唐应欣说,一般认为,只要不是故意,疏忽失职就容易获得谅解。但在法律评价标准里,负有法定职责的人出现疏忽失职,本质上是对自己责任的懈怠,这种疏忽失职是不可原谅的。法律应该要求监护人必须尽到监护职责,并不容忍“疏忽”情况的出现。
疏忽照顾放任孩子 造成严重后果
傅艳说,跟随母亲生活的单亲家庭女孩,被继父或母亲男友性侵;父母看护孩子时出于侥幸心理让孩子独处发生意外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类案例,大家只会觉得倒霉,没人会指责这是父母的监护疏忽导致的。”她说,呼吁父母疏忽失职入刑,即使是较轻的判处,也能形成震慑。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有了对父母疏忽失职入刑的量化,根据父母监护能力和意识的高低,轻的暂时或永久地剥夺监护权,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父母哪些行为应被纳入刑事处罚范围?王亮解释,首先是直接侵害行为,比如对孩子身体伤害、虐待、性侵害、打骂等行为;其次是精神或心理方面的伤害,例如长年被忽略、感受不到父母关爱;最后,是家长的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例如长期酗酒、赌博、盗窃、吸毒等行为,给孩子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孩子的犯罪行为必须与父母行为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才能考虑纳入刑法范畴。”
| 另一种声音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重点还在教育
北京大学教授刘继同表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已属普遍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各级政府创造更多服务项目驱动,发展儿童社工、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来保证从源头上预防或者防止孩子走上犯罪道路。“因为基本生活需要没得到满足,没有足够的家庭关爱、教育等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犯罪),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构成的。”
刘继同认为,儿童教育,家长是第一责任,其次需要国家政策保证家庭能够履行职责,然后还需要社区、学校、社会和各方面社工来做好服务。他认为,父母疏忽失职入刑,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实现,但从我国社会发展文明程度来说,要实现还有一定距离,更多的还是应该重视教育,包括亲子关系、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以及如何培养孩子责任感和沟通表达能力等。
案例
儿进看守所 他每天骑车探望
一个父亲的改变: 从“武力教育”到“感动教育”
两年前,吴浩还整天将“义气”挂在嘴边,为了朋友两肋插刀。最开始,父亲老吴还管教一下他,试图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结果适得其反。14岁那年,吴浩打出了挑战父亲权威的第一拳,自此老吴对儿子的所作所为保持沉默。
吴浩最终越走越远,16岁时他为帮朋友出头持刀捅伤了人。此后,老吴开始尽力挽救儿子,他辞去工作,每天骑着摩托车去看守所看望儿子。提到走出看守所大门的一幕,吴浩说,坐上摩托车,他哭了,父亲就是骑着这辆摩托车去看他的。
讲义气帮朋友出头 “问题少年”捅伤人
“当时想的就是出来混靠义气,如果不讲义气谁跟你来往。”昨日,因为意外头部受伤的吴浩躺在病床上,笑了笑说,“还是有点滑稽。”2014年12月的一天晚上,他为帮哥们出头和一群人动了手。混战中,他抓起一把刀朝对方捅去……事后,他不敢回家,躲到了一个凉亭里。之后两天,他晚上都没法合眼,“当时就想把人捅死了怎么办?”最终,他自首了。
初一时,吴浩就因打架被学校处分过,“当时老师委婉劝我转学”。吴浩趁此游说父亲,称自己想早点出来帮家里卖包子,最后“成功”辍学。后来,他在火锅店当了两个月服务员,就开始了自己的“江湖人生”,帮朋友出头。
吴浩说,“小学五年级应该是自己人生的转折”。那一年,他迷上了网络游戏,放学回家就开始假装睡觉,半夜就翻墙离家去上网,早上7点时又翻墙回家。在教室里,吴浩频繁打瞌睡引起老师注意,老吴因此被约谈。一天晚上,老吴抓了儿子现行,关上门就是一阵乱打。
曾经,父亲的教育就是“武力制裁”
14岁那年,吴浩出去玩耍后凌晨回家喊家人开门,从屋里冲出来的父亲拿起笤帚就打,吴浩来抢夺笤帚,两人大打出手。此后,老吴知道儿子管不住了,开始保持沉默放任儿子。
笤帚、衣架、铲子、拖鞋,吴浩对这些东西“如数家珍”,“拿啥打啥!”他笑着说,父亲的教育就是“武力制裁”。“挨了好多打已经记不得了”。平时生病,父亲也不会关心,吴浩学着父亲的腔调说,“这些小毛病没啥好担心的”。在他眼中,和父亲的沟通无非就是吵架。
吴浩出事后,老吴也慌了,妻子日夜啼哭最后卧病在床。于是,他停了包子铺的生意,骑着摩托车前往郫县的看守所看望儿子,“每天去,生怕他在里面饿着冻着”。“有人关心还是多巴适的。”吴浩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当时看到其他人没有家人来探望,觉得自己很幸福,天冷的时候,父亲送来了一双棉拖鞋,“穿在脚上很暖和!”他说,那段时间父亲几乎每天都会来,送衣服、送吃的,这时他才感受到父亲温柔的一面。
父亲改了动手毛病 孩子走上正道
为帮教吴浩,锦江区检察院联合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为他提供了附条件帮扶教育,为他量身定制了心理疏导、社工服务、职业规划,帮助他重归社会。该组织心理咨询专家杨玲介绍,在对吴浩进行心理评估测试后,给他安排了与人沟通的任务。 “我不喜欢和陌生人交流。”吴浩说,但为了完成任务,他不得不选择和陌生人沟通,“发现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难受。”
“我就是个小学毕业,教娃儿这些东西也不懂。”昨日,老吴坦言,自己的教育方式确实有问题,不过这一切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他说,在吴浩之前,他还有一个孩子,因交通事故失去了生命,此后,他对吴浩严加管教,握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儿子犯错后,他也开始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有话好好说,不动手了”。每次在饭桌上,老吴都会和儿子边吃边聊,吴浩提到想学一门手艺。“学啥子,老汉都支持你!”老吴说,儿子懂事了不少,母亲节时给妈妈买了花,“父亲节的时候也给我买了一瓶酒”。吴浩也开始规划未来,“不可能打一辈子工,还是要创业,争取当老板”。
原标题:检察官、律师呼吁:未成年人犯罪 父母疏忽失职入刑_凤凰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