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全省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表彰第一轮省内对口援藏工作,对新形势下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会议并讲话。(2016年08月21日四川日报)
四川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四川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四川尽管是农村资源大省,但农村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在藏区彝区等民族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四川藏区彝区贫困地区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从根本解决农村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又离不开政府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大家的努力。
强村帮弱村,先富帮后富,是各地在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中形成的经验积累。一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去年8月19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凉山州主持召开座谈会,再次对大小凉山彝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部署,会议研究提出7个方面17条具体措施,着力解决制约大小凉山彝区科学发展和扶贫开发的突出问题,加快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时隔一年之后,在2016年8月21日,四川省在成都召开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笔者认为,对口帮扶对于合理调度、有效配置省内资源,切实发挥各地各方面积极性,确保藏区彝区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摘帽,具有重要意义。全省上下特别是帮扶地和受援地广大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创造性开展工作,努力取得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可以说,全省对口帮扶工作会议再次向决战贫困发出了总攻令,各地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帮扶地和受援地广大干部,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在全省范围形成脱贫攻坚“一盘棋”的整体谋划,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扎实推进对口帮扶工作。藏区彝区贫困群众既是对口帮扶的受益者,也是脱贫攻坚的主人翁。对口帮扶不仅关乎藏区彝区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乎藏区彝区贫困地区的稳定发展,关乎藏区彝区贫困地区能不能同步全面实现小康的问题,“对口帮扶”在藏区彝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助推作用。
既要摘穷帽,更要拔穷根。笔者建议,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帮扶地和受援地党委、政府要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把开展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要完善监督机制,把对口帮扶工作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充分借鉴四川在“4.20”芦山地震灾区后恢复重建中形成的省内对口援建的经验,把扶贫与扶智、扶志、扶治结合起来,创新帮扶思路,落实帮扶措施、加大支持力度,把政策用足、把资金用好、把资源用活,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发挥对口帮扶的最大效应。要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奋斗精神,通过感恩教育、技术推广、信息服务、能人示范等,助力贫困群众用艰苦创业和诚实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具体到工作中,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好贫困群众住房问题,确保各种帮扶资源、资金和力量优先用于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要精准施策,千方百计解决好贫困群众增收和就业问题,把就业扶持作为最重要的民工程,加大就业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加快补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各地要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以超常付出和超常努力,扎实对口帮扶,合力脱贫攻坚,确保藏区彝区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摘帽。
原标题:扎实对口帮扶需要强化责任担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