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着1600多人,今年首趟成都开往新疆的“采棉人专列”K4732次从成都火车北站出发,旅客当中的大多数目的地将是新疆。这是一趟空调车。
这是一次不小的人口迁徙,一年一度,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中,数万名普通的四川农民将成为采棉人,为生活增加一份收入,淘出小小的“一桶金”。
成都商报记者踏上列车,走进如同“候鸟”一般的采棉大军,探寻他们背后的故事。
采棉大军
在火车北站客运员钟武的印象中——
赴新疆的采棉人是自发形成的,最早可能是赶着改革开放外出务工,有些人在新疆,发现了有这样的工作机会,然后回乡之后就跟乡邻、亲戚朋友宣传,熟人带熟人。
“这样一拨人带一拨人,人就逐渐多起来了。”钟武说,大概在1997至1998年左右形成了比较成规模的采棉人群体。进入2000年之后,采棉人逐步达到高峰,2005年至2006年人数是最多的。采棉人来源则以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市州居多,比如安岳、乐至等地。
一趟专列
拉着采棉人的专列 一路向新疆
8月26日下午,记者登上今年首趟由成都开出的驶往新疆的采棉人专列。跟多年前的采棉大军不同,如果不是说自己是去新疆采棉,从外表和行李,已经很难分辨他们是普通旅行者,还是采棉人。
首趟列车从成都出发大约有1600多名旅客,其中近半数的最终目的地是乌鲁木齐,采棉人则占到这些以新疆为目的地旅客的绝大多数。
他们大多安静地坐在列车上,望着窗外,或者聊聊家常。有些采棉人还会买卧铺,习惯了长途火车的他们,上车很快就进入梦乡了。
李大姐带着同村的朋友和侄女赶上了这趟车,三人来自雅安天全县,她今年40多岁,已经去新疆采棉8年了,他们行李带得并不多,“有些日常做饭的东西,就放在阿克苏打工的农场,带去的有些衣服干完活就不要了。”李大姐说。
而她同村的朋友和侄女是第一次去新疆,也是第一次离家走这么远,话不多,眼神中满是对这趟旅程的期待与忐忑,“这段时间也是闲着,去新疆采棉赚点钱吧。”她说。
与往年情况类似,今年8月至9月初,成都铁路局在成都、重庆共计开行15趟采棉人专列,15趟专列计划发送近7.5万人,这些采棉人再抵达乌鲁木齐后,将通过火车或其他交通方式中转到石河子、和田、阿克苏和喀什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