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电信诈骗成全球顽疾 中国人好骗?西方人更好骗

2016-09-01 07:41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史建婷

美国\

2015年美国人被骗超74亿美元

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其害。事实上,这类案件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全球其他地方。而其取证难、追赃难的特性,似乎成为一道世界性难题,各国也都在打击。从诈骗的特征来看,西方的手段更简易,受害者也更“好骗”。

全球最大认证移动手机社区Truecaller今年1月份发布的调查显示,在美国,电话诈骗问题同样非常严重。根据调查问卷,2015年美国有将近2700万移动用户受到电话诈骗,累计损失金额高达74亿美元。

受骗人数同比增长53%

据报道,该公司委托哈里斯民意调查机构于2015年对年龄在18岁以上的美国人进行了两次在线问卷调查,估算出了美国人在2015年因为电话诈骗而受损的累计总额,以及调查了他们在遭遇诈骗后采取了何种行动。据悉,这两次调查分别是在2015年11月12日至16日,以及11月17日至19日,第一次共有2023名美国成年人参加调查,其中134人被骗走钱财,第二次参与调查的人数则为2104名。

调查显示,2015年美国大约有2700万美国成年人因为电话诈骗而遭经济损失,相比2014年人数增长了53%。相比女性“千禧一代”,男性“千禧一代”更容易成为电话诈骗的受害者。受访者中大约有38%的男性报告称曾经被骗,而女性只有17%。

保守估计,2015年美国人电话诈骗的损失金额超过74亿美元,这相当于过去10年间美国“超级碗”比赛广告销售额的3.5倍。

美国人平均每月会收到15.8个诈骗电话(包括移动手机和固定电话),以及6.3个诈骗短信;平均每星期单是手机诈骗就会收到3.95个。

74%遭遇移动手机诈骗

电话诈骗,对受害者而言不仅仅是浪费时间和增加压力,它还改变了美国人使用手机沟通的方式。受访者中超过64%的美国成年人称,他们从不接听未知的电话号码,而只有25%的人称,他们会试图追踪电话的来源。

2015年,这些因为电话诈骗而遭经济损失的人中,有74%受到的是移动手机诈骗,有34%则是因为固定电话而遭骗。

在被骗走钱财后,美国人一般会怎么做呢?Truecaller的调查显示,39%的人选择到“国家谢绝来电登记”(National Do Not Call Registry)处登记;34%的人选择变更手机号码;32%的人使用“反向查找”或搜索电话号码试图找到打电话的人;30%的人取消信用卡或变更账号;27%的人申请信用保护或监控;25%的人联系手机网络运营商;24%的人向官方报告(警局、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联邦贸易委员会);21%的人检查手机费用单;20%的人下载骚扰电话拦截器,19%的人下载来电显示APP;9%的人什么也不做。

招数寻常

●找工作

一位叫做凯西·霍克曼的大学生,便是千禧一代中遭受电话诈骗的学生之一。霍克曼说,一位自称来自一家在线招聘网站的诈骗犯花费数周时间,劝她申请了一个保姆职位,并最终使她汇钱。“因为上当受骗,我付出1000美元的代价。”

●学费收税

不单单是这种工作诈骗,犯罪分子们还将目光投向学生们的学费。有不少受害者报告称,他们曾接到未知号码的电话,要求他们对大学学费报税,并威胁他们称若不立即缴费将对其实施逮捕。而事实上,美国政府从来不会对大学学费收税。

在部分情况中,犯罪分子们还会飞快说出你的详细个人信息,以增加其可信度。但实际上,这些数据只要在网络上稍加挖掘就可以找到。

●助学金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发布的信息称,“诈骗学生学费”还有另外一种形式。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普通家庭需要奖学金资助或其他形式的财政资助的心理,冒充公司或机构承诺向学生发放奖学金或助学金。实际上,他们要求学生先行支付一定费用,或要求学生先向其预交资金,并承诺过后返还,致使学生或家长受骗。

●虚假慈善……

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骗子们的骗术也越来越多。而在美国,最常见的诈骗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推销电话诈骗、虚假慈善诈骗、中奖骗局、威胁性骗局,比如亲属出车祸、吊销驾照等,联邦警察、国税局骗局,骗子还会假冒国税局给你打电话要求报税。

英国\

骗子制作“易骗名单”

有人每周收40封诈骗信

骗子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句话放在英国91岁的老太太伊芳·理查德斯身上十分合适。据英国媒体报道,自从她的名字被诈骗分子们列入“易骗名单”,被骗去了3.5万英镑之后,如今的她每周都会收到约40封左右的诈骗信。

这些信件都快堆成山了。里面无外乎是奇怪的银行声明或账单,六七封垃圾邮件,其中一封声称她中了2.5万英镑的彩票,另外一封则说她获得了一等奖。所有邮件都告诉她说,只要她支付小额的管理费或者从目录上买一些东西,就可以领奖。

伊芳称,自从她在一本杂志上购买了价值20英镑的榨汁机后,她便受到了垃圾邮件的“狂轰乱炸”,因为她的名字被列入所谓的“易骗名单”之内。这份名单里包括了容易上当受骗者的名字、住址和电话号码等信息。

名单上的人,每天都会收到数封试图劝服他们交出自己的积蓄以领取所谓奖金的信件。类似的诈骗信件,已经成为这位2008年就失去丈夫的老人的噩梦。她曾因此被骗去3.5万英镑积蓄。

在英国,和伊芳有同样遭遇的老人还有很多。伯恩茅斯大学的专家布朗教授称,英国有超过100万人在这些“易骗名单”上。许多是老年人、独立居住或曾经有过丧失亲人的遭遇。

布朗教授说,这些人的个人数据被地下交易,卖给出价最高的人,接着一些诈骗分子通过数据找到孤独生活的老人。“他们那代人是很相信别人的一代,但悲剧的是,我们必须告诉他们现在的人并非如此。”

这些受害者们经常因为尴尬而不愿意告诉他们的家人或朋友自己上当受骗的经历。布朗教授称他的母亲便是如此,她曾卷入一个维他命药片的骗局,8天内被骗走2500英镑。

新闻链接

清华老师被骗1760万

警方:凡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均是诈骗

8月30日,清华大学老师被冒充公检法人员电信诈骗1760万一事引发关注。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前日晚9时许,记者来到事发小区——海淀蓝旗营小区探访。小区内电子显示屏播放着警方的提示防电信诈骗信息。一名自称社区治安负责人的中年男性表示,受害者为该小区8号楼居民,系清华大学教师。据居民介绍,蓝旗营小区建成于1998年,住户以清华、北大的教师为主,平均年龄较大。

事实上,“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手法并不新鲜。警方介绍,2015年,全国电信诈骗发案59万余起,被骗222亿元,其中100多亿元被卷入台湾。台湾电信诈骗犯罪集团在世界各地设立了数百个诈骗话务窝点,以冒充国内公检法机关等方式,专门针对大陆群众实施诈骗。

警方介绍,此类电信诈骗案中,嫌疑人使用改号软件,将号码改成公检法机关官方登记号码实施诈骗。“还有一些骗子为让事主相信自己确实涉案,让其登录虚假的最高法、最高检等网站,并打开虚假的逮捕令”。警方提示,凡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凡让汇款到“安全账户”的、凡是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均是诈骗。(京华时报)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