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后年发射空间站核心舱

2016-09-16 13:32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 梁巍   责任编辑: 史建婷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9月15日22时04分发射。

发射前夕,本报记者就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及中国空间站建设等任务情况,采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

“天宫二号是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肩负着验证中国空间站建造重要技术的重任。”周建平说,按照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我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这个国人曾经需要使劲跳才可能够得着的梦想,如今触手可及。”他说。

对于中国载人航天来说,这是一步步圆梦的过程,更是一步步追梦的征途。

我们与周建平之间的对话,就围绕着梦想展开。

梦之图——

载人航天好戏连台,明年进入“空间站时间”

记者: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大幕已经开启,业内认为这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走”关键一环。如何解读天宫二号在其中的使命和价值?

周建平: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一部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接受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访问,考核验证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补加等空间站工程相关关键技术,并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试验,以及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技术验证试验。

记者:5年前,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媒体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太空有了“中国家”。如今,太空即将迎来新的“中国家”,请问,这个新“家”新在哪里?

周建平:天宫二号其实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备份产品,也就是说这个太空新“家”在大小和结构上没有什么变化。但这个新“家”的“里子”发生了很多变化。为了适应新的使命需求,科研人员对天宫二号的很多地方进行了改装和优化。比如,为满足推进剂补加验证试验需要,对天宫二号的推进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改造;为满足中期驻留需要,对载人宜居环境做了重大改善,具备支持2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

记者:“家”是中国人梦想中最动人的部分,太空“中国家”连着中国梦。这几年,从实现载人天地往返、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到掌握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太空家园的梦想正在紧锣密鼓的脚步声中一次次开花。

周建平:可以说是好戏连台。今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首飞。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10月,两名男航天员将乘坐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在天宫二号里面驻留30天。明年上半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将访问天宫二号,为其补加推进剂并验证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技术……空间站目前虽然还面临很多挑战,需要突破很多新的技术,但只要明年空间实验室任务一完成,我国就会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真正进入“空间站时代”。计划2018年,我国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

记者:可以预见,到那时,这个“家”将变得越来越大。

周建平:未来中国空间站总体构型是3个舱段,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每个舱都是20吨级,整体呈T字构型。从体量上看,要比国际空间站规模小一些,最多对接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但我们建造空间站有后发优势,信息技术、再生环保、新能源、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将综合体现在中国空间站上,不仅信息化程度更高,运行经济性也会更好,届时会大幅降低对地面运输的需求。

空间站建成后,设计额定容纳一个乘组3名航天员。由于空间站需要连续性驻人,将会采取乘组轮换制,因此空间站里最多能达到6名航天员。航天员驻留时间也会根据任务情况决定。此外,我们的空间站是可扩展的,将根据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的需要,在现在的构成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它的能力。

记者:有了空间站,载人航天的梦想会不会进一步延伸?国际上,科学家和航天工程师都有一个共识——火星是人类应该追求探索的重要目标。请您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周建平:火星探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虽然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已进入研制阶段,但就现阶段而言,载人登陆火星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载人登月才是离人类更近的目标。实现载人登月,将是登陆火星之前必须要走的途径。目前我国载人航天连战连捷,探月工程已实现了绕落目标,2017年嫦娥五号将进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当然,载人登月技术更复杂,规模也更大,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在技术上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需要更大运载能力的火箭、着陆月球并从其上返回的飞行器和新型飞船……但从技术上讲,中国航天具备了开展载人登月研发的基本能力。

记者:随着中国载人航天更富有想象力梦想的展开,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会不会接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为我国第二个载人航天发射场?

周建平:根据计划,中国空间站及货运飞船等,都将在新建成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这些飞行器在发射时是不载人的。如果实施载人登月工程,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从技术上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其地理纬度较低,但现在的载人航天发射还是选择在酒泉。

梦之力——

成功不代表成熟,创新力是最大推动力

记者:回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五次无人,五次载人,十战十捷。作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您怎么看待这个了不起的“成绩单”?

周建平:这份了不起的“成绩单”是几代航天人不懈奋斗的成果。此时此刻,我最想分享两句话。一句是“成功不代表成熟”,一句是“创新力是最大推力”。

记者:如何理解“成功不代表成熟”这句话?

周建平: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的神舟飞船虽然每一次都成功,但10余年来毕竟才只有10次飞天机会。而地面上跑的汽车,每年都要跑成千上万公里。虽然中国航天这些年迎来高密度发射时期,但对于载人航天的飞行器来说,仍然属于“小子样”试验。成功不代表成熟,意味着我们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积累,才能逐步发展到完善程度、进入到成熟状态。5年前我们发射天宫一号首创“1+N”模式,就是反复验证交会对接技术,这一次,通过天宫二号,我们将继续验证和巩固交会对接技术。

此外,成功不代表成熟。对于载人航天这个大系统来说,还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要有从零开始的意识,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都要像对待首飞一样精心工作,以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用问题导向的工作方式不断完善设计、生产和试验,这样才能确保成功,走向成熟。

记者:可不可以说,成熟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周建平:这句话说得非常好,这也是我第二句话要讲的意思。航天是一个国家高精尖科技的直接体现。曾几何时,新中国在世界上“一穷二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在世界航天大国发展几十年后,我国的航天才刚刚起步。从完成首次载人飞行、首次航天员太空行走到首次交会对接,每一次都是从“零”到“一”的突破,每一次都是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一次次“点火”,人们看到的是火箭释放的耀眼尾焰,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释放的巨大推力。

梦之队——

载人航天飞行常态化,人才接力是最大优势

记者:自2003年杨利伟首飞太空的13年间,我国先后有10名航天员进入太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当之无愧的“梦之队”。未来,随着空间站的建成,这支“梦之队”是否会继续壮大?

周建平:一定会的。中国空间站建成后,载人航天飞行将成为常态。一般来说,一年至少需要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这意味着航天员的飞行任务会越来越频繁。我们会选拔和培养更多的航天员,将来也会需要更多的航天员参加飞行,进入空间站。

记者:即将于10月发射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上,将搭乘2名男航天员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不会出现女航天员的身影。为什么?

周建平:我国目前有10多名航天员,每名航天员都希望有飞行机会,但航天飞行安排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周期。如果有更多的航天员能够参加任务并积累飞行经验,对我们提高航天员队伍的全面能力和素质有很大的好处。我国现有两名女航天员。其中,刘洋于2012年6月乘坐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2013年6月,王亚平乘神舟十号飞船进入太空。尽管她们这次没有飞行任务,但她们都在精心训练。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会有更多的女航天员参加太空飞行,这其中也将包括她们两位。

记者:除了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的人才队伍现状如何?

周建平: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时间长又复杂的过程,除了技术储备,人才储备也是关键。人们常常在媒体上看到航天战线上活跃着一批80后、90后面孔。这些面孔背后,折射出我们的最大优势,那便是我们形成了一支年轻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是国际航天领域公认的一个事实,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是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的重要支撑力量。

原标题: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后年发射空间站核心舱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