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事侨务办权威解读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2016年6月24日,在成都国际友城市长创新论坛会议上,文创产品陶瓷卡通熊猫让大家爱不释手。本报记者 张全能 摄
成都在今年4月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被明确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的功能进一步被强化。
“在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开放门户城市。这对于成都的对外开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说,推动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有利于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市外事侨务办将深刻领悟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要任务,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抓住机遇、主动作为,为加快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不懈奋斗。
贯彻向西向南发展战略
促成我市与欧亚多国交流合作
“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重大机遇,推动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有利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的合作机制,为成都贯彻向西向南发展战略提供了抓手,一方面可以乘势而上,争取国家在宏观政策、重大项目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家间的交流活动,积极主动开展城市宣传和项目推介。下一步,成都将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服务并借力国家总体外交,完善成都对外交往布局,切实做好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作。
谈及具体举措,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积极融入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的合作机制,贯彻向西向南发展战略,不断加强与中东欧、中亚、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交往,积极主动地开展城市宣传和项目推介。同时,以建设自贸区和实施“蓉欧+”战略为抓手,深化与波兰、俄罗斯、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务实合作,通过参加国家、城市间交流活动,促成我市与欧亚多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贸易、金融、投资、人文交流,推动形成高水平的对内对外双向开放。
构建全球城市网络
良性循环挖掘友城资源
成都如何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开放门户城市,在全球拓展成都的城市发展空间?在全球城市网络中找准坐标至关重要。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全球体系中找准坐标,重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二十国集团”中寻找匹配的交流城市,缔结一批经济、文化、科技实力较强且国际知名度较高的友城,通过构建全球城市网络,将形成友城交流的梯次配置和良性循环挖掘。“通过比较、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城市的经验,提升更大合作动力,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说。
“日前,我国与瑞士联邦经过友好协商,同意瑞士联邦在成都设立总领事馆。这是瑞士联邦在中国内地设立的第三家领事机构。同时,在不久前,波兰签证申请中心在成都举行开幕典礼。”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争取更多国家在蓉设立领事机构,更多国家签证中心入驻成都。同时推动成都与更多国际知名城市开通直飞航线,持续扩大国际合作半径,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紧密度和交往便利度。
增进与全球科技城市的互动,将有助于城市空间的拓展。“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美国硅谷城市群,以色列特拉维夫、海法,印度班加罗尔等科技城市的互动,拓展多渠道国际创新创业合作,加快形成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认为,要加快国际产业园区建设,助推中韩、中法、中德、中古、新川等重要园区建设,积极支持海外招商和项目合作,在对外交往中做好园区的宣传推介工作。
搭建“海外成都”工作平台
助推成都企业稳步“走出去”
支持成都企业、科研院所“走出去”,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也将推动成都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开放门户城市。“‘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近年来,成都企业加快了‘走出去’步伐,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在‘走出去’的进程中,为让成都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让合作项目真正‘走进去’落地生根,我们搭建了‘海外成都’工作站的平台。”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海外成都”工作站为纽带,为成都对外经贸交往牵线搭桥,提供国外产业状况、政策环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资源。
“打造‘海外成都’工作平台的主要目的是服务成都外向型经济,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助推成都国际化城市建设,同时,利用海外资源在国际前沿实地实时、生动真切地宣传成都,推广成都,演绎成都的国际城市形象,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和资源,服务成都企业走出去。” 同时,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继续推行APEC商旅卡签证便民计划等措施,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和拓展海外市场,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本报记者 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