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必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
今天的中国正在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飞速发展着,全国600多个城市也以现代化、国际化为目标,做着不同程度的努力。城市空间与结构作为城镇化的基本载体,更是衡量一座城市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的空间转型究竟该如何进行?成都又该如何在兼顾国际视角与本土实际的前提下构建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本报邀请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吴必虎,请他从城市空间转型的内涵和实质、城市多中心发展的必然性与优越性等视角,阐释成都的城市空间转型升级。
记者:城市空间是城市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必须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升城市工作的全局性。您认为城市空间转型提升的内涵和实质是什么?
吴必虎:空间的转型升级,实际上概念核心一个是转一个是升。转型实际上是转变发展类型,空间转型升级应该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产业本身的一个变化和提升;第二层含义是人的就业,这样的一种类型的变化,比如我们大家原先都种地后来进工厂,现在工厂也不进了,可能是在家里编程序,这就是人就业机会的改变。第三层含义才落在土地用地上,但是我们往往比较看得见的是地面上的转型升级,像成都,由老城区现在向南发展,所以天府新区就出来了。我们讲城市的空间转型升级,它本质内涵是产业和人的就业变化。
记者: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建设“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您可否以成都为例,说一下多中心发展的必然性和它的好处?
吴必虎:这个多中心发展,我的理解应该是差别化、多中心的发展,也就是说有一些功能集中在某一个中心,另外一些功能集中在其他某一个中心,把若干的中心进行定位差别化以后,能够形成不同的城区,中心城区的一种服务功能进行了差别化发展。
第二个是未来的多中心,可以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网上支付功能的提升,越来越改变过去单极中心的情况。你任意按一个手机按键就可以下一个手机购物单,几分钟后物流体系就可以送货上门。城市的多中心会越来越变成现实。
记者:在成都的空间转型升级规划中,不论是中心城区,还是天府新区、卫星城,它们都有各自清晰的定位和合作,您认为城区如何在空间上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
吴必虎:我觉得是这样的,城镇体系或者城镇之间,如何合作分工,交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我又想从另外一个相反的方面来考虑,我们在未来建设规划过程当中,要尽量减少交通需求,这是另外一种思路。就是说因为中国的很多城市再怎么修路也赶不上人流的增长,为什么人流不断地增长,因为它没考虑到减少人流这个方面,怎么减少?就是说内部体系的功能比如说有吃、有喝、有睡,然后有上班的地方,有购物的地方,就没有必要统统跑到某个地方去,这个在移动终端互联网经济时代,现代物流体系等情况下是有可能实现的。过去都强调每个县每个区的不同,然后互相协调分工,但是我有一个观点,可能未来的城市生活,在一个城市比如说有四个主城,其中三个主城是一模一样的,生活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什么都可以自给自足。在未来的信息化时代,在物流体系时代,在互联网时代是可以实现这种均等的同质性的两个城市街区不互相依存的。
记者: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既要具备国际视野,又要脚踏实地。成都需在兼顾国际视野与本土实际的前提下构建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您对成都下一步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呢?
吴必虎:我跟成都的关系还是比较近的,因为成都这个城市旅游的发展计划书是我和团队编制的,我们几乎调研过所有的区县、每座景区、每一个公园,所以对成都非常有感情。我对于成都的期待,就像张艺谋说的,一座来了不想走的城市。如果说要结合成都本土实际的话,我的建议就是,成都是中国人的休闲之都,我在很多场合向大家推荐,成都是一个都市型度假目的地,所以我对成都的期待,不仅成都人很舒适,而且全世界或者是全中国的人都喜欢、愿意到成都去度假。
成都应该是代表未来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象征,那么我想成都应该是一个真正以休闲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国家中心城市,任何城市不能替代,这个是它的主要竞争力所在。
本报记者 陈仕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