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市民运动健身热情高 体育消费潜能有待激发

2016-10-10 14:05   来源: 四川新闻网   编辑: 梁巍   责任编辑: 史建婷

今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成都市民健身及体育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四川新闻网记者获悉,调查显示,全民健身重视程度较高,城市及用人单位的集体健身运动组织较好;市民对健身投入的热情较高,近五成受访者每周健身2-3次;健身房及专业会馆收费偏高,免费公共健身设施数量不足;市民在体育锻炼及体育服装、器材、读物、赛事观看等方面的消费水平不高,市场消费潜力有待释放。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总体来看,市民具备一定的健身意识,近五成受访者每周健身2-3次,平均每天锻炼不足1小时。据调查,45.8%的人每周健身2-3次,23.4%的人每周健身4-5次;89.3%的人每次锻炼2小时以内,其中锻炼1小时以内的占47.2%、1-2小时的占42.1%;53.8%的人每周锻炼6小时以内,平均每天不足1小时。

其中56-60岁受访者每周健身时间最长。根据分析,从16岁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市民每周健身时间呈递增趋势,在56-60岁到达最大值。具体来说,16-25岁的平均每周健身1-3小时,26-35岁、36-45岁、46-55岁的平均每周健身3-6小时,56-60岁及60岁以上的平均每周健身6-9小时。可见,中青年的健身时间较短,可能与工作压力大挤占个人时间以及健身意识不足有关。

“子女已工作”及“子女上大学”的受访者健身时间最长。分析发现,市民的健身时间与子女情况有一定关系。子女处于工作及大学阶段的受访者,每周健身时间最长,平均达3-6小时;子女处于0-3岁及幼儿园至初中阶段的受访者,每周健身时间最短,平均为1-3小时;无子女的受访者,健身时间居中,平均3小时左右。可见,市民的健身行为可能受到照顾家庭、子女的影响。

调查报告显示,市民健身地点主要为免费场所,即“公路”、“小区”、“自己家中”及“公园”。在关于“健身主要地点”的六个选项中,公路、小区、自己家中及公园的选择频率最高;而健身房等专业会馆、学校操场选择频率最低。分城乡来看,城镇居民健身地点主要是“公园”、“公路”和“小区”,而农村居民健身地点主要是“公路”、“自己家中”和“小区”。可见,大多数市民的健身目前仍然依赖于免费公共场所。

而“提高健康程度”是市民健身的最主要原因。“提高健康程度”是绝大多数市民健身的最主要原因,其次为“瘦身和保持体形”和“兴趣爱好”,极少数人是“没有明确原因、受他人影响而锻炼”和“为了治理疾病而锻炼”。可见,市民对健身的认识较为到位,以预防性功效为主要目的。

此外,绝大多数市民靠“自发”参与健身。“自发”参与健身,是市民的绝大多数选择,“朋友邀约、推荐”次之,而“使用健身APP推荐”、“体育报刊杂志推荐”和“公众人物影响”占比极少。可见,目前市民健身多为自发主动参与,健身APP、媒体的影响作用仍然不足。

成都调查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议扶持健身房市场建设,培养大众体育消费热情。市民普遍反映,健身房及专业会馆收费偏高,这是选择健身房及专业会馆锻炼的市民占比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健身器材的高成本,使大部分市民在需要专业健身器材的运动面前望而却步;同时,市民在体育服装器材、读物、赛事观看等方面的消费能力较低。可见,当前体育市场尚不成熟,政府应规范健身市场的收费标准,给予大众健身房补贴,使消费更平民化、多元化,逐渐培养大众的体育消费热情,使更多的人参与科学健身,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此外市场方面建议,开发更多形式新颖、适合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健身活动。成都调查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市民健身时间偏少,一方面是自身观念不足,另一方面是受到照顾家庭成员或业余时间不足的限制。应创新更多形式新颖、适合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健身活动,通过健身APP、媒体宣传等形式普及,使更多的人有可能、有意愿参与到健身活动之中。

原标题:成都市民运动健身热情高 体育消费潜能有待激发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