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众多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助推大学生创业就业 本报资料图片
3年前还在全国各地的轧钢厂、门厂辗转打工的徐怀祥当时肯定想象不到,返乡后的自己,在成都这片土地上不仅实现了创业梦,还成为了乡镇上的致富带头人,甚至解决了不少乡亲的就业难题。
3年前才刚刚迈入成都大学的罗梦欣当时肯定也想象不到,离毕业还有一年多,她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事业,随着团队创业项目的日趋成熟,同校的师兄妹们,也将纷纷加入,来壮大团队。
徐怀祥和罗梦欣的经历,并非偶然,更非个案。他们只是成都市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侧影。
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定义,无外乎安居乐业。安定生活、乐业创业,都离不开一个重要基石,就业。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的成都,给市民的“幸福感”,很大程度来源于就业的充分,以及充分就业带来的安居。
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成都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提升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今年,成都对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业人员全部纳入返乡创业政策扶持范畴,享受招商引资、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
而对于大学毕业生,成都不仅对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小微企业给予社保和岗位补贴,更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项目实施补贴,推动就业的同时鼓励创业。
无论对于返乡大潮中的农民工,还是最难就业年中的大学生,抑或各阶层各群体,就业优先,将贯穿始终。
农民工返乡创业
创办家庭农场 吸纳乡亲们就业
邛崃市桑园镇黑虎村的徐怀祥,在家乡的田间地头过了不到20年,就开始了全国各地的辗转。江苏、广东、甘肃;水工、电工,电焊工……他在不同的城市,尝试过不同的工种,却最终发现,机会其实在家乡。
农民工返乡的浪潮,卷着徐怀祥回到了邛崃。最初,他并没有想清楚自己回乡后究竟该做些什么。或许是另一股浪潮更加汹涌,慢慢地,徐怀祥的脑海中出现了创业的字眼,从小在田地里长大的他选择了创建家庭农场。
资金、场地、培训
政府部门为他提供扶持
启动资金是能否真正干起来的关键,也是徐怀祥能想到的最大的阻挠。然而难题的解决,出乎意料地顺利。得知他的创业意愿和具体情况后,黑虎村村委协助他租用了通泉村25亩土地种植西瓜、蔬菜,并提供了农业扶持资金2万元,帮助他在农商银行贷款6万元,建成了果蔬基地“祥凤家庭农场”。
“各级政府对我的帮助太大了”,徐怀祥感慨,若是没有家乡政府部门的扶持,创业哪能有这样顺利简单。当然,除了租地和贷款,更让“祥凤家庭农场”得以成功启动运转并蒸蒸日上的关键,是徐怀祥种植技术的迅速提高。从2015年9月农场正式建立,到如今刚好一年,徐怀祥先后到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机构进行了五六次的专业农业技术培训。而这些至关重要的培训,全部是邛崃当地政府部门为创业者们义务提供的帮扶。
成了致富带头人
探索创新经营的新模式
徐怀祥的“祥凤家庭农场”,主要种植果蔬。虽然才做了一年,他的农场已经取得了不菲的盈利。“技术是最重要的”,除了数次培训积累下来的专业知识外,徐怀祥在相关部门的帮扶下,与成都农林科学院等院所的农业专家建立了联系,平日里一遇到种植问题,他就随时向专家请教。
正因如此,他的果蔬不仅长得好、少生病,而且口感好。丰收的季节,他的产品通过批发、零售总能销售一空,还吸引了不少顾客上门采摘。
创业有了起色,徐怀祥带着一众乡亲进行农机公用、技术共享、资金互助,从漂泊十余年的返乡民工,成为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如今的徐怀祥,是当地的创业示范户,他的农场还吸纳了许多当地的农民就业。
随着农场做大,他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要给传统的农业赋予新的理念”。
他计划着,要利用互联网发展“订单农业”。在他看来,如今大家都想吃到健康安全的生态果蔬,但甚少有人能够实现亲自种植,而他刚好可以代为种植。“我们可以做一个线上服务,客户在我们这里下单,我们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种植。”目前,他的想法已经在筹划中了。
创业带动就业
去年以来成都1.29万农民工返乡创业
吸纳就业10万余人
徐怀祥的创业不是运气。在农民工返乡潮席卷的当下,成都一直在通过多种举措,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近就地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来吸引返乡农民工投身创业,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比如农民工数量较多的都江堰,集中打造了青城道茶文化产业园、茶溪谷观光产业园、青城乌龙茶观光产业园、龙门山十万亩猕猴桃产业基地等等,吸引近百名返乡农民工投身农业产业创业。
都江堰的农民工程洪福回乡创建了洪运猕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耕家庭农场,投资了206万元,带动起36人就业。都江堰市胥家镇的返乡农民工徐福荣,2015年返乡创办四川鲲鹏餐饮管理公司,专门从事食用鳄鱼养殖、鳄鱼产品深加工等业务,投资500万元,带动就业130人。
培训提升,也是对农民工实施创业就业帮扶的重要举措。例如在都江堰,当地就根据产业分布和各乡镇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计划。包括创业培训+农业职业经理人、旅游服务、农产品电商、重点项目服务等专项培训。
成都另一个农民工基数较大的县是金堂县。为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金堂在县城建立了泰康缤悦广场创业孵化基地、在双创小镇建立“人创中心”等孵化创新创业平台。同时,还在各孵化机构落实创业补贴、创业贷款、场地租赁等等扶持政策,不断吸引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的入驻。
根据成都市就业局的数据,2015年以来,成都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达1.29万人,创办企业7929个,实现产值16.46亿元,吸纳就业10.32万人。
大学生就业
6个在校生创业 入驻学校孵化平台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大三的罗梦欣,这几日刚刚结束了两场送教上门的任务。距离毕业还有一年多,但罗梦欣却已是个小有经验的创业者了。大二时,学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几名同学联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几名同学一起,合伙开启了他们的项目,并注册了公司,主要进行特殊教育服务和学前教育服务。
学校创业导师解惑
公司很快走上正轨
罗梦欣说,自己也曾担心过自己毕业时能否在众多应届生中寻觅到一份好工作。但很快这种想法有了转变,在就业时节尚未来临之前,她就与同学们决定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走上创业道路。
当然,这与学校对学生创业的帮扶鼓励,乃至成都市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政策密不可分。罗梦欣和小伙伴们想到了创业的点子后,最初也是不知从何做起。学校的创业导师、创业咨询师为他们解决了不少的疑惑,很快,公司走上了正轨。
罗梦欣告诉记者,他们的项目特色,是送教上门,以及特教、学前教育培训。通过上门服务义务对特殊教育儿童进行特殊教育帮助,盈利则主要进行对家长、教师进行专业的特殊教育培训和艺术培训等。他们正在规划进行APP的开发,计划做成线上点对点服务的模式。
入驻学校孵化平台
团队正在迅速壮大
项目正式做起来之后,他们入驻了成都大学的菁蓉(创业)学院进行孵化。与此同时,这几位大学生的功课也没落下。“我们本来就有实习和实践的安排,但是我们自己做创业项目,也就不用找实习单位了。”罗梦欣和小伙伴们的项目,本身就与专业相契合,做起来干劲十足,到目前,他们已为上百位特教儿童提供过服务了。
不仅如此,这个由学生们创建的公司正迅速壮大着,“目前6个人的团队,正在吸纳更多的相关专业的成员”。罗梦欣和一众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为这份共同奋斗的事业干劲十足。
大学生自主创业
可在创业地落户 还可获补贴或资助
罗梦欣团队所入驻的成都大学菁蓉学院,是成都大学去年专门为学生创业而创办的扶持、孵化机构和载体。同他们一样入驻其中的,一共有15个学生创业的项目。这是国家级的众创空间,不仅为创业学生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和创业孵化指导服务,还负责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罗梦欣团队创业的顺利,除了有学校的扶持,当然也离不开成都市对大学生创业就业大力扶持的政策环境。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成都市允许高校毕业生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对创办创业实体和孵化创业项目的给予每人1万元补贴;选拔培育大学生“创业新星”并给予20万元资助等等。
创业是带动就业的重要方式。但除了推动创业,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成都还有着一系列推动政策。例如,成都市综合运用金融、财税、补贴等政策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今年1-8月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1.5万户,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20%以上。成都还鼓励小微企业和基层乡镇、村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留用高校毕业生的单位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
此外,成都市还建立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动态数据库和网上服务平台,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目前,成都市本地生源有就业愿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记者 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