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出国第一铲 “挖坑专业户”率队到越南考古(2)

2016-10-27 08:43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唐欢   责任编辑: 史建婷

开国内考古先河

创立第一个考古探险中心

“四川盆地,就是藏宝盆嘛。”守着天府之国这片广袤的土地,挖土寻宝,高大伦言语中透着骄傲,“四川的文物不是最多的,但却是最多样的。”

为了寻宝,10年前,高大伦牵头成立了西部考古探险中心。以考古探险的名义专门成立一个机构,之前国内从来没有过,四川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勇者。

想法脱胎于一次探险经历。2005年7月,高大伦与多家学术机构联合,前往康巴地区,途经四川、青海、西藏三省区,沿途对文物、民风民俗等进行综合考察。一路艰险,海拔几乎都在3000米以上,许多地方没有路,也没有桥,越野车陷在河中的情况常常发生……高大伦认为,这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考古学田野调查,不固定区域的挖掘,邀请与学科相关的专家加入,能使考古更透彻。于是,成立考古探险中心“顺理成章地提出来”。

2006年初,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部考古探险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高大伦只任命了一个经验丰富的队长坐镇,中心主任兼办事员由一人包揽。高大伦还提出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活动。他认为,“创新不是一项需要专门投入人力物力的事,而是工作中自然而然发生的。”

此后十年,西部考古探险中心组织实施了走进凉山州木里县俄亚乡、大小金川古战场、五尺道考古探险考察等13项活动。其间,考察队员们遭遇了种种危险,恶劣多变的天气、近在咫尺的悬崖、令人生畏的高原反应、突然爆胎的车辆、压缩饼干加矿泉水充当的早餐、夜晚几乎被狂风暴雨掀翻的帐篷……

他们曾走进全省唯一不通公路、不通电、没有医院的山村。骑在马上,走在万丈悬崖边,高大伦的心里“一直不踏实”,生怕马哪一脚踩空。晚上,高大伦被野狗咬伤,等找到最近的诊所打狂犬疫苗,已经过去22个小时。

高大伦发现,参加活动的专家改变了对很多文物点的原有认识。年轻人参加两三次活动后,对四川古文化的整体面貌有了直观的了解,结合研究课题、考古发掘,很快就能进入角色。

考古足迹遍布全川,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高大伦回忆,“最险的一次莫过于俄亚探险。”当时,一行人走到木里县依吉乡,在一个必经渡口,发现没有渡船。村民在距离江面40米高的空中,架起两条200多米长的钢索,上面悬挂一个竹筐,就算是来往的交通工具。高大伦战战兢兢地坐进竹筐,岸上的人用力一拉,竹筐便开始摇动起来。他一低头,看见竹筐下面居然破了好大一个洞,赶紧抓住拴筐的绳子。尖叫了几分钟后,竹筐顺着钢索溜到了对岸。

直到现在,回忆起当时的这一幕,高大伦还心有余悸,“你说,要是从漏洞里掉下去,还有命么?”

率队到越南考古

挖下“走出国门的第一铲”

高大伦常常打趣说,考古人就要善于“挖坑”。在许多人看来,他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挖坑专业户”,不仅在国内挖,还要走出国门挖。

“从20世纪20年代后,中外考古界便开始合作,但都限于中国境内。”高大伦认为,这不应该,也不正常。僵局的打破,就在2006年。

“去越南考古,就是因为它。”说着,高大伦在纸上画出一把形似宝剑的玉牙璋。1998年,当他从越南学者那里看到图片时,惊呼起来,“跟三星堆的太像了!这种复杂的文物,能如此相近,一定在文化上有联系。”

2004年夏,高大伦在考察越南国家博物馆时,趁机向馆长提出到越南进行考古发掘。2006年秋天,他领着考古队,带着中国特有的考古工具洛阳铲,出发了。

在越南永福省义立遗址,高大伦十分诧异,“这儿的环境和四川太像了!”在一片水田旁,考古队持续三个月,挖了100多平米后,跟三星堆文物模样相似的陶罐、玉璋逐一出土。

“三星堆是我见过最神奇的遗址。我期待再发现三号坑、四号坑。”说着,高大伦打开电脑,放进一张光盘,播放起《神树的传说》。这是国内推出的首部3D考古动漫故事片,导演正是高大伦。片子的主角是三星堆宝物“青铜神树”。高大伦说,他的标准,“是好莱坞大片。”

58岁的高大伦对于动漫有种执拗的追求,他认为,这也是普及考古必备的方式之一。

华西都市报记者毛玉婷 摄影吴小川

原标题:“挖坑专业户”高大伦率队到越南考古 让考古发掘走出国门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